赵灵敏
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曾任《南风窗》执行主编,美国国务院领导力项目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1924年,英国著名作家爱德华·福斯特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为背景,创作了小说《印度之行》,以女主角阿德拉小姐的视角表现殖民地印度与宗主国英国之间的沟通障碍,1984年被改编成电影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近一百年后的今天,印度已经独立,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议会民主制国家,其外在形象和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印度固有的那些让阿德拉小姐既着迷又疑惑的思想观念、心理结构、日常生活方式等,因为不曾经历过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冲击,一直稳定地延续下来,并对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发挥着顽强的文化阻滞力。
印度文化具有强烈的对精神生活特别是遁世、苦行的热衷。印度总理莫迪就是一个禁欲主义者,和妻子结婚45年只一起生活了3个月。最近,印度“塑料大王”都什抛弃所有产业,出家成为耆那教的一名弟子。这些在中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从圣雄甘地到德兰修女,从泰戈尔到阿马蒂亚·森,印度在精神层面对人类贡献良多。这种对于精神和超验世界的追求,使得世俗生活的成功被降至次要的地位,人们的生活态度没那么积极,对不幸容易逆来顺受,没有强烈的改变命运的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公然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种姓制度能在印度延续上千年的原因,也是印度人对那么多触目惊心的不公、腐败、效率低下、停电、假冒商品盛行安之若素、不思改变的原因。
2012年7月底,印度曾连续3天发生大停电,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12亿人在40℃的高温中陷入黑暗。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停电事故。印度全国交通一片混乱。在新德里的一处火葬场,工作人员不得不用木柴火化了3具遗体。事实上,印度基础设施不佳是一个老问题了。印度总人口和中国相差无几,但发电规模只是中国的1/3。即使在首都新德里,一天停电七八次也是家常便饭。印度政府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于2007年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未来5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将占全年GDP的9%,总计5000亿美元……但好几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腐败也是印度的顽疾。2010年,印度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腐败丑闻。电信部长将大量2G手机运营牌照以低价批给不合资格的企业,涉案金额达310亿美元。而时任总理辛格为了保持执政联盟的稳定,在拖延了11个月后才加以处理,更是犯了众怒。1980年代末的军火采购丑闻,更使得拉奥总理成为印度第一个面临刑事指控的总理。近年来,印度多次发生部长在索贿时被记者偷拍的情况。2015年5月,印度政府委托国家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所做的行贿成本的调查出炉,该调查显示,行贿已经成了印度人的生活方式,不仅商人要向官员行贿以获得合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需要贿赂作为润滑剂。比如当一个人到警察局报警时,如果不向警察行贿,那么他的案件很可能就不被受理。寡妇得不到她丈夫的死亡证明以便获得微薄的津贴,是因为她承担不起得到证明应交的贿赂。
对于精神生活的高度重视,一方面使得印度人漠视世俗的成功和不幸,另一方面又使得他们在面对宗教问题时非常偏执不宽容。在奥斯卡获奖影片《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中,身为穆斯林的男主人公贾马尔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罗摩神手中握的是什么?罗摩神是印度教的神祗,贾马尔本来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他母亲被印度教徒杀害的场景,帮助他选择了正确答案。片中印度教徒手持长刀和火把砍向穆斯林的惨烈场景,是印度绵延不绝的宗教冲突的真实写照。印度的宗教矛盾历来十分突出,其中以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尤为尖锐,历史上他们之间爆发过无数次流血冲突,死伤人数和毁坏财物之多,已超越巴以冲突,被称为二战以来和平时期最大的悲剧。
而伴随着印度放宽对华签证申请,以及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带来的双边经济关系的升温,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这块神奇之地。对一个外来者来说,印度不仅仅是泰姬陵或有2亿中产阶级的潜在市场,它还是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社会,新旧参半,落后与进步并存,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还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