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
未来的某一天,你的名字将遨游太空,最后停留在满是砂石的火星荒原之上,头顶灿烂星海,等待后世的人们登陆火星时发现你的名字。这样的浪漫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现实。现在,美国宇航局、欧洲宇航局和日本宇航局提供了送个人的名字去太空的机会——把名字放在航天器上,它就能去太空转一圈了。这和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再装入瓶中扔向浩瀚无垠的大海有点像,只不过这次“漂流瓶”是在太空中游荡。
领取太空“登机牌”
各国航天局给公众提供这种有趣的机会,初衷是想给人们提供低门槛的参与太空探索的机会,同时借此博取公众的关注和支持。
太空探索花费巨大,动不动就上百亿。完成这种耗费巨大的航天任务,各国宇航局就需要争取更多的公众支持。现在,宇航局可以将众多纳税人的名字集中写入一小块闪存上,然后他们就与某次航天任务相关了。宇航局通过这种方式,对所有对航天任务有过帮助的人表达感谢之情。
这种“太空漂流瓶”一出现,就受到了地球人的热烈欢迎。一般来说,搭载着“太空漂流瓶”的太空探测器大都与探索太阳系的行星有关,因为公众觉得,这些和地球离得很近的天体比其他天体更贴近自己的生活。宇航局还提供了多任务旅行,比如,让你的名字搭载探测器去猎户座来一个“处女航”,那么,回来后,你的名字还会被拉到近地轨道外的目的地(比如火星)旁边去溜达一圈。这样的话,你的名字就与行星扯上关系了,甚至在地球上的你还能得到一个“登机牌”,以证明你的名字的确“登机”了,你也可能会得到一个像模像样的“票根”。
目前,有大约30项航天任务提供了“名字上太空”的机会,国外许多人参与了这样的活动。现在,相当多的人名已被放在距离地球遥远的“太空漂流瓶”中。
只要愿意,所有的地球人都有往太空“扔瓶子”的机会。当然,美国宇航局对送上太空的名字的长度是有限制的,信息量不能太多,一般在12个字节以内。在有一次的太空任务中,他们还把含有更多信息量的人类照片送上了太空。迄今为止,人类发射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行星探测器“卡西尼·惠更斯号”,不仅搭载了50多万人的电子签名,还带去了一些宠物的爪印。
非同寻常的纪念品
搭载人名的“太空漂流瓶”并不仅仅是宇航局的噱头,它还反映了今天的科技时代和科技文化上的一些变化。
以往在探险时,探险者会随身带上很多东西,但大部分都是一些必备品。偶尔,探险者也会带很轻但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比如国旗。如此火爆的“太空漂流瓶”和那些探险纪念品不一样,虽然它提供不了什么有用的信息,甚至连纪念物也算不上,充其量只是表明“我的心与你同在”之类的愿望,但是“太空漂流瓶”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是属于那些没去过“探险地”的人的东西。随着信息存储设备能力的增强,向太空投一些有个性的电子物品是可行的。我们可以在体积超小、重量超轻的芯片上存下更多的信息。
电子名字与星际任务绑在一起
另外,“太空漂流瓶”的出现,也显示了人类身份文化的一种改变。
被现代科技文化熏陶的我们,已经非常认同电子身份和在线身份这样的事物,我们认同几个简单的符号就可以完全代表自己的文化。比起中年人和老年人,年轻人更加认同自己的“电子身份”,甚至还可能会因为自己被几个符号代表而变得兴奋。各国宇航局将电子名字与星际任务捆绑在一起,算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创新。
最近,美国宇航局的“猎户座”探测任务打出了“叫上你的朋友一起来”的标语,鼓动公众把自己的名字和朋友们的名字一起放到探测器上,然后送上天。“新视野号”是由美国宇航局发射、派往执行探测冥王星任务的机器人探测器,它是第一艘飞越和研究冥王星及其卫星的空间探测器。现在,美国宇航局正酝酿着利用“新视野号”1%的存储量——大约100兆字节来更新航天器上与人类相关的信息,包括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当然也会包括上千个人名。
把你和朋友们的名字塞进“太空漂流瓶”里去旅行,你准备好了吗?
给外星人扔“漂流瓶”
人类向太空“扔东西”其实有年头了。显然,送人类的名字去太空的创意与1977年随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被发射到太空的唱片有些类似。当时的唱片里收录了用以描述地球上各种文化和生命的声音以及图像,人们希望它会被宇宙中的外星高智慧生命发现。另外,唱片的封套上还有一块高纯度的铀238,发现它的外星生命可以据此推算出探测器的发射日期。在金唱片遨游太空之前的1972年和1973年,飞向太空的“先驱者号”探测器也携带了细小的镀金铝板,上面刻画了一些信息,以说明探测器的发射时间和发射地点,便于在不久的将来,发现它们的外星人能辨识这些信息,并找到地球。
“旅行者号”上的唱片的信息量大概相当于1千兆字节的电子数据。不过,这不是个人信息,而是我们整个人类的重要信息,是我们人类为寻找“同伴”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