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虹,刘 佳,王晓宁
肩袖损伤是中老年常见的肩关节疾病,随着肩关节镜技术的进步,从过去的开放、微创到全关节镜下修复,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肩关节镜通过直视下观察和处理肩关节内的病变,可明确诊断,继而确立合适的手术方式,避免盲目切开探查造成的创伤[1]。牵引重量是肩关节镜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选择适当的牵引重量既可以满足手术需要,又可以避免由于过度牵引造成的损伤,达到早日康复的治疗效果。
1.1 临床资料 对2011年9月—2013年6月肩关节镜手术病人进行分组前筛选,筛选出肩袖损伤关节镜下修补病人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26岁~68岁(50.40岁±10.42岁),病程0.4年~5年(2.45年±1.48年)。均采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手术时间(81.25±20.75)min,术后均按常规进行康复训练,并给予随访。
1.2 方法
1.2.1 分组前筛选 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在分组前对两组对象进行了分组前筛选,所有对象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手术,均为肩袖损伤病例(撕裂破口 >5cm),体重指数 (BMI)18.5kg/m2~2 2.9 kg/m2,均无高血压病史。
1.2.2 分组与干预方法 80例病人均采用全身麻醉及气管插管,根据手术要求正确放置90°侧卧位,调节手术床,背板抬起使上身倾斜30°~40°,床上1/3与中1/3形成夹角,手术床的腿板向下移20°左右,使床中1/3与下1/3形成夹角,正确放置牵引装置以牵引盂肱关节,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2]。将80例病人随机分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床尾悬吊牵引重量为3kg,对照组床尾悬吊牵引重量为6kg。
1.2.3 评价工具 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t Los Angeles Shouldercores,UCLA)[3]对两组病人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进行评估,该标准根据肩关节的疼痛、功能、主动向前上举的角度、肌力及病人的主观满意度进行评分,最高分为35分,优34分~35分,良28分~33分,中21分~27分,差≤20分。
表1 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UCLA评分比较 分
3.1 合理放置手术体位 手术体位的合理放置对于全身麻醉状态下的病人相当重要,90°侧卧位时健侧上肢放置搁手板,外展<90°,腋下垫一软枕,利于呼吸并防止腋窝神经和血管受压;骨盆前后应采用髋关节髂托分别固定耻骨联合与骶尾部,不宜过紧,不摇晃即可[4]。男性病人应避免压迫外生殖器;两腿之间垫斜坡垫,下腿屈曲,上腿伸直,踝关节处垫软垫,正确的体位既可防止压疮,又可确保牵引重量的准确性。3.2 切实做好保暖工作 术中密切监测病人体温,由于使用大量灌注液易引起体温降低,应注意病人保暖,避免由于体温下降所造成的并发症,从而确保手术效果。
3.3 正确使用牵引装置 正确的牵引盂肱关节,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牵引不当会造成短暂或永久的神经损伤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损伤。因此,术前应充分熟悉牵引装置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在术中采取合适的牵引重量,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牵引重量以能清晰暴露手术野为宜,也应根据病人个人情况进行调节,不可盲目增加重量而不考虑病人个人情况。根据手术需要调整牵引装置的最佳高度和角度,使患肢固定在前屈30°、外展45°,通常外展不能超过60°。术中可通过调节牵引方向来改善肩关节不同位置的显露[5],以避免单纯通过增加牵引重量来增加关节间隙的牵开程度,避免由于过度牵引导致的神经损伤并发症。PauLosle等[6]报道30%的病人肩关节镜手术后发生一过性患肢感觉障碍,也有报道显示,牵引重量5kg~8kg术后会出现关节囊周围肿胀[7]。
通过对80例病人手术前后UCLA评分系统的评估及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中3kg的牵引重量既可以清晰显露手术野,又避免了由于过度牵引造成的各种并发症,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1] 薛庆云,黄公怡.肩关节镜对肩部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1998,18(4):20.
[2] 吴艳.肩关节镜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9):820.
[3] Dodson CC,Kitay A,Verma NN,etal.The longterm outcome of recurrent defects after rotator cuff repair[J].Am J Sports Med,2010,38(1):35-39.
[4] 许明娴.肩关节镜的手术配合[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5):26.
[5] Chillemi C,EI Boustany S,Giudici L D,etal.Artrh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with augmentation:The vsied technique[J].Orthop Surg,2012,4(2):109–113.
[6] PauLosle.Arthroscopic shoulder decompressio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a five year experience[J].Am J Sportsmed,1990,18(3):235-244.
[7] 孙材江,滕学仁.关节镜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