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世纪中后期,在市场扩张的带动下,北欧的区域性贸易模式由补充型远程贸易发展为大宗转运贸易。与之同步的是北欧区域性贸易网络的拓展:集市与城市的兴起组成了网络中的“基本点”;专业化生产下的区域分工构成了贸易网络的“面”; 汉萨同盟掌控下的海、陆商路则以“线”的形式将“点”和“面”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北欧贸易区。汉萨同盟也依此在14、15世纪里垄断了北欧贸易区,直至荷兰和英格兰崛起。
关键词:远程贸易;大宗转运贸易;北欧贸易区;汉萨同盟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号:
12世纪北欧的经济水平相较过去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意大利商人完善了商业组织模式并进一步扩大商业规模。席卷欧洲的十字军运动将地中海东岸,阿拉伯地区的商品、文化和价值观带到欧洲,刺激着整个欧洲城市经济的进步和商业思维的变化。此时欧洲社会在市场需求和消费观念上的提升推动了市场的持续扩张,促使着补充性商品交换向以城市为主的商业经营过渡。而物质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人口基数的增长刺激着社会的总体需求,因而当13、14世纪大城市群出现、地域性生产分工最后确立时,建立在国际性集市和城市经济基础之上的区域性大宗转运贸易出现了。在北欧,大宗转运贸易的运营主要以汉萨同盟为载体。
一、远程贸易向大宗转运贸易的过渡
在西欧商业复兴之前,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从未中断过。最初的远程贸易只是各地区因资源差异而产生的、对自然经济的一种有限补充而已。此类贸易相对于庄园经济而言,基本是可有可无的交换行为,因此将之称为初级远程贸易或远程贸易的原始形式较为适宜。即便是占远程贸易极大比例的奢侈品交易也只限于法国各地的上层贵族,而在德意志贵族中,奢侈品极为罕见。总之,直到13世纪初北海-波罗的海的海上贸易一直体现着远程贸易的初级形式:行商独立从事、商品结构单一、商品数量小额、贸易对象随机、对自然经济进行补充等。但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远程贸易逐步转向了追求市场利润的交换形式,北欧大宗贸易正孕育于此。
大宗转运贸易,顾名思义,大宗是指商品数量之巨,货物往来依靠的是载运量大的海船或河船;转运则是指贸易从事者是脱离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职业商人,他们拥有独立的商业组织,活跃于各地从事商品运输销售。大宗转运贸易的兴起基于北欧区域贸易网络的形成,后者则与12、13世纪欧洲国际性集市的繁荣以及城市经济中心的确立紧密相关。
(一)集市。集市是一种具有固定位置、固定时间的旅行市场。来自欧洲各地的商人在此进行真实的国际交换。这些大型集市一般一年举行一次,每次长达数周,场面非常壮观。12世纪以后,在西欧的主要地区几乎都设立了集市,而且有的地方同时建起几个集市,如著名的法国香槟、德意志法兰克福、佛兰德的伊普尔等。大型集市的存在对于远程贸易的持续扩张意义显著,它们“以开放性和国际性的姿态出现于中世纪的土壤,它们虽然是由国王特准某一地区的伯爵或修道院等机构设立,但它们面向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商人”。[1]177这不仅实践了跨区域贸易组织和商业制度上的创新,加强了分散的西欧各地间的联系,而且还将地中海和北海-波罗的海两大贸易区联系起来,初步形成了覆盖西欧的贸易网络。因此分布广泛的集市推动了更大范围的地区性贸易的出现,这就为区域性大宗转运贸易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但集市过分依赖于封建领主的保护,它长久以来都无法摆脱封建体制的束缚,况且城市内部日益扩大的商品需求也不是集市这种定期的流动贸易所能满足了的。因此随着大城市群的出现,以城市辐射乡村的经济模式诞生了,并在13世纪以后在地区性贸易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各地集市则沦为正在形成的区域性贸易网络在乡村的一种补充。正如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在中世纪晚期,国际市集被更为复杂的、永久性的城市贸易体系取代后,市集就成为运输那些已经进入远程贸易范围的高价奢侈品的中转枢纽与联结乡村与欧洲分层城镇体系复杂市场网络的至关重要的节点,这构成了近代早期欧洲经济的主体框架。
(二)城市经济。农业经济的复兴为新兴城镇的涌现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人口的增殖对涉及生产、生活的原料和商品需求的增多则成为城市升为本地经济中心的重要因素。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农村有着完全不同的法律地位、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城市的经济结构为西欧社会开拓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庄园制的新的经济模式。以城市经济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发达的交换经济形式,并率先在意大利和佛兰德繁荣起来:意大利商人重新打开了同东方的贸易,在西欧与拜占庭和阿拉伯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通商的桥梁;而佛兰德则是波罗的海沿岸同西欧各地之间贸易的中转站。正是在这两个地区,城市最早复兴,并迅速繁荣。在意大利,以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为代表的商业城市成为最为繁荣的国际性都市,它们吸引了来自东西方的商人;在佛兰德,布鲁日、根特、伊普尔、里尔等成为欧洲货物集散的十字路口,来自法国、英格兰、德意志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商人常驻于此。
11世纪远程贸易的复兴刺激着手工业的复兴。以纺织业为例,11世纪以后在西欧所有的新兴城市里,纺织业都占有重要地位,纺织业是城市里最大的生产部门,纺织品是城市市场上需求最大的商品。[2]310纺织品在突破地区市场后很快也成为大宗贸易的主要商品。因而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就在各城市中确立下来,并迅速扩张到整个欧洲。到13世纪末,西欧已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城市网络。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种类增多,交易形式多样,交易量和交易范围大为扩展。因而城市产品的输出和原材料的进口就不能仅依赖于附属于它的周边乡村了。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贸易就成为城市经济依赖的重要形式。
城市及广大的集市如同繁星般分布在欧洲各地,被海陆商路连接起来以后就发展成为完整的北欧贸易网络。随着物质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继续扩大,地域性的专业化生产和分工现象出现了,这为大宗转运贸易模式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大宗转运贸易的兴起
中世纪盛期以来,西欧进入了由社会需求拉动的“斯密式”经济增长时期,开启了市场经济的大门。此时除了物质生产持续提高外,人口基数增大、社会结构变化(个体自由身份的获得)及消费欲望提升都大大推动了市场扩张,此时远程贸易模式出现了变革,大宗转运贸易兴起。特别是区域性生产分工和汉萨同盟出现之后,北欧大宗贸易走向繁荣。
(一)地域性大分工
13世纪西欧的拓殖垦荒运动达到高潮,这造成了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得自贸易的利益依赖于新垦殖区不同的自然禀赋,因此每一地区都尽力开发利用对它有利的资源。也正是在此时欧洲开始展现出根据比较优势或比较利益实行的专业化和地区性的劳动分工。各地区间相互依赖的自然禀赋促成了西北欧工业区、北欧工业原料区和东欧产粮区的历史性分野。这种生产专业化和区域经济体的确立就成为13、14世纪北欧大宗转运贸易兴起的基础。
西欧各地人口的快速增殖首先对粮食生产及供应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城市,食品是否充裕关乎城市的生存安危。中世纪的粮食贸易内容有限,主要包括谷物、鱼类、畜肉、奶制品和水果等,其中谷物在远程贸易中的比例最大。即使是曾一度将谷物出口国外的英格兰,也被是否能够生产足够的粮食以供应全国人口而困扰。除英格兰外,日益繁荣的佛兰德城市群、农业产出较低的斯堪的纳维亚都是谷物需求最为迫切的地区。这些地区成为商人们往来贸易的重要市场,大宗谷物的进出口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佛兰德城市群是13世纪北欧最为繁荣的工商业中心。以布鲁日、根特、伊普尔和列日等城市构成的北欧贸易中心可与北意大利贸易区相媲美。作为北欧贸易网络的中心,佛兰德城市群既是著名的工业品输出地,又是大宗生活、生产原料的进口地。这就使它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吸引着各国商人和商品。它的呢绒早已享有声誉,由本地商人贩卖到香槟集市后,再出售给意大利商人。其著名的纺织品——佛兰德布(Flemish Cloth)成为北海-波罗的海上大宗贸易的重要商品。汉萨商人正是为此在布鲁日设立汉萨商栈,极力垄断波罗的海区域内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他们将佛兰德的布匹以及其他工艺品输往诺夫哥罗德、里加、但泽和卑尔根等地,然后再从这些地区购进佛兰德工业生产亟需的原材料,如金属矿产、蜂蜡、柏油、琥珀、毛皮和林产品等。因而相对落后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就成为生产原料的供应区和工艺品消费区。另一个提供生产原料的重要地区是英格兰,它盛产的羊毛几乎左右了佛兰德纺织工业的命运,羊毛的大宗出口和工艺品、葡萄酒的大宗进口就成为英格兰与大陆贸易的重要内容。
佛兰德城市群日益膨胀的人口加深了对海外食品的依赖,低地地区的农业生产已满足不了各城市对谷物的消耗。自12世纪起,来自法兰西北部的谷物已经大规模向佛兰德出口。如阿图瓦地区在12世纪时利用肥沃土壤和集约生产大幅提高了谷物产量,并借助南北流向的河流将剩余谷物输运到佛兰德和布拉邦特的城市,平均每年出口150万升,可以养活40万人。但即使如此仍难以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因而14世纪之后,来自易北河以东的谷物开始供应佛兰德市场。直至近代,易北河以东的波兰、普鲁士等地都是重要的产粮区和出口区。
在以佛兰德城市群为中心的北欧贸易网络中,食品贸易的其他内容,如鱼类、畜肉和乳制品也占据一席之地。中世纪欧洲人对鱼类,特别是对青鱼(又称鲱鱼)和鳕鱼的需求极大。“无论富人和穷人都要消费大量鱼类——装成桶的熏鱼、腌鱼或鱼干,”作为生活必需品,“他们对鱼类的消耗量和作为宗教信念的消耗量一样多 。”[3]366 青鱼可以在寒冷的波罗的海、北海和英吉利海峡东部四季捕捞。瑞典南部的斯堪尼亚、挪威的卑尔根沿岸都是重要的渔场和鱼市,每年要向其他国家出口大概120 000吨鱼。大量的腌鱼和鱼干就从这些地方流入大宗转运贸易的网络当中,销往欧洲各地。
酒类贸易则是北欧大宗贸易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海上航运业的主要业务之一。13世纪里西欧出现了一些大的酿酒中心,最为出名的有南法的普瓦图、加斯科涅和波尔多。仅1308-1309年,波尔多一地就出口葡萄酒10万余桶。另外,勃艮第、莱茵河流域、摩泽尔河流域那时也发展成白葡萄酒、啤酒等酒类的生产中心。酒类是这些地区参与大宗贸易的主要出口产品。
因而到14世纪时,一个以佛兰德城市群为中心、以北海-波罗的海为横轴,将各大专业化产区相联接的北欧贸易区基本成型。在该贸易区的东方和北方,有陆路和海路与斯堪的纳维亚、北德意志和波罗的海沿岸城市相联;在其西南,则与法兰西和西班牙的城市汇通;其西北则与英格兰东南五港隔海相望;向南翻过阿尔卑斯山口与北意大利城市保持联系。因为北欧贸易区中的主要商品都是为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和日用品,其价格低廉、物品大宗的特点就对转运贸易的商业组织形式提出要求,也正是在此时,职业化的商人集团——德意志汉萨同盟应运而生。
(二)德意志汉萨同盟
将各专业化生产区串联进北海-波罗的海贸易网络的正是德意志北部的商人、城市联合组织——汉萨同盟。它是北欧大宗转运贸易的主要组织者和实践者,这与汉萨同盟所拥有的一系列优势紧密相关:其地处北海、波罗的海陆上连接处的区位优势,地缘政治变动的历史契机、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优势等,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汉萨同盟在制度建设上的优势。在大宗贸易兴起时,出现了“康曼达式”的合伙形式,这是远程贸易中较为固定的商业合作模式。汉萨同盟的最初形式——哥特兰商人同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在其组织下,汉萨商人内部的凝聚力得到加强并产生新的分工:以往那种原始的海上贸易形式,即生产者或从生产者那里直接购货的商人亲自备船进行商品转运的制度衰落了,[4]48这是大宗贸易取代远程贸易的必然。13世纪末,哥特兰的汉萨商人同盟逐渐被以吕贝克为首的城市同盟所取代。汉萨同盟通过加强内部的制度建设以最大化牟取财富:对外通过掌控贸易运输路线和渠道,建立起移民城市,巩固海外商栈,对竞争城市采取贸易禁运、联合封锁甚至是军事威胁等手段来维系其垄断优势。对内则建立代表性决策结构——汉萨同盟议会(Diet),颁布《汉萨海上法则》,制定同盟规章细则,以阻止成员城市、领导商人从事海外贸易、攫取经济和政治特权,以贸易利益和特权构建起垄断整个北海-波罗的海贸易的制度体系。
汉萨同盟在13、14世纪里承担了北欧大宗转运贸易的绝大多数份额,其商人活跃在欧洲各地,转运着诸如谷物、盐、腌鱼、呢绒、毛皮、亚麻、大麻、铁、铜、木材、钾碱、琥珀、柏油、羊毛、毛绒、布匹和各种器具等北欧贸易网络中主要的大宗商品。他们依靠一种近乎三角贸易的“经济纽带”把整个北欧链接起来, 到13世纪末,波罗的海沿岸25公里,北海沿岸25~50公里内的所有城市都已经被连结到该网络当中。[2]308正是在其运营之下,大宗贸易迎来繁荣,北欧国际性贸易区也就此成型。
三、结语
12、13世纪西欧国际性集市和城市的涌现,成为区域性贸易网络中的基本“点”。14世纪的西欧危机推动着欧洲经济结构的继续变动,商品经济得以加速,刺激着专业化产区的广布,从而构成北欧区域性贸易中的“面”。以汉萨商人为代表的北欧商人组织开拓和掌控着的海陆贸易商路,将这些“点”和“面”串连起来后形成了完整的北欧贸易区。但随着尼德兰和英格兰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在生产领域缺乏竞争力的汉萨同盟最终也走向了衰落,它所依赖并掌控的大宗转运贸易也随之终结,代之而起的是以国民经济为支撑的大港口集散地贸易。17世纪以后,北欧贸易区的霸权地位分别转移到尼德兰和英格兰手中。
参考文献:
[1]赵立行.商人阶层的形成与西欧社会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Nicholas,D.The Norhern Land——Germnic Europe,C.1270-1500[M], Wiley-Blackwell, 2009.
[3](意)卡洛·齐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一卷)[M].徐漩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Daenell,E.The Policy of the German Hanseatic League Respecting the Merchantile Marine[J].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15,No.1, Oct,1909:48
作者简介:刘程(1986-),男,山东乳山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欧洲中世纪史。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