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雯婷(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电视节目与意识形态的精神导向互动分析
方雯婷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频道整体的“品牌突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节目的品牌化。优秀的电视节目应该具有精神导向,此类电视节目的制作离不开社会现实。因此电视艺术的电视节目也必须依托于真实的生活进行制作。电视艺术本身具有现实性,主体性与审美性。一部优秀的电视节目应该具有一定的精神导向性与意识引导性。一部优秀的电视节目中存在着浓郁的精神文化意识,其意识引导和精神共鸣可以通过不同的外在形式进行传播。本文将以电视节目为视角来分析其与精神导向的互动分析。
电视节目;意识形态;精神导向;互动
(一)文艺作品——纪录片的精神导向
如何在历史已过去的今天看到历史?纪录片。2012年央视热播的文艺历史纪录片《大鲁艺》空前激发了电视观众对中国抗战时期文化艺术的认同。《大鲁艺》这部大型的纪录片记载的是一段特殊时期大批艺术工作者艰苦卓绝的文化创作,也是我们中国革命的文化精神史诗。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从1935年到1953年近8年间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历史斗争中鲁迅艺术文学院的发展的辉煌历史。究其创作原因,无非是此时的中国真正处于消费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电视观众难以专心观摩一部优秀的电视作品,也难以进行更好的精神导向和文化传播。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物质的参照指数明显上升,而人们的精神世界与精神取向却遭受了强烈的冲击,现实境遇急转直下,如何去传递精神取向和文化价值观,如何正确的坚守革命精神,如何强化人们对中国革命的集体有意识的记忆,如何增强人们对革命时期的艺术与文化进行历史文化认同。因此这部纪录片应运而生,以电视的艺术形式承载精神导向。
(二)纪实作品——社会视角的全息投影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遵守的生活和行为准则规范。因此电视艺术也在其自身领域不断完善自身的这一价值。作为中央电视台第一个系统、全面、深入报道中国道德生态的电视栏目《道德观察》,深刻的表现了再现现实与表现看法的融合。节目的构成完整地表现了电视节目艺术的统一性。节目每期都有不同的道德视点直击观众内心。这档节目是以一名观察记者的身份为视角来调查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并值得我们关注的涉及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的事件和人物。作为一档法治纪实类等多种类杂糅的电视节目,每天上演着关于爱恨情仇恩责义的人间悲喜剧。节目的的目的与宗旨就是关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关注我们心灵的环境,共同筑造我们良好的道德风尚。观察了别人,也就发现了自己。这档节目在播出时让更多的受众体会到“我们不能狭隘,我们更不能恶毒、尖酸。”
(一)精神的史诗——电视栏目的食粮
一部优秀的电视节目能为法治的警示与道德的传递搭建平台,而具有正能量的人物、事件同样能为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提供精良素材,作为电视节目播出的强有力的现实依据。《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传统年度播出精神品牌栏目,近年来《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许多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是《感动中国》这一栏目为他们的优秀感人事迹提供了创作平台,同样也是这样的一群为社会贡献力量、创造价值的人支撑着这档栏目的生长与成长!这档节目的价值不仅是制作团队的精心制作,而且赢得了受众的关注与满意,受到了全国电视观众的欢迎与赞赏。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电视节目应该‘标新立异’,准确而言应该是为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这说明,电视节目创新主体追求创新的价值取向必须在“以我为主”和“以受众为主”之间寻找动态平衡。这是一档雅俗共赏的电视栏目,一年一度的精神史诗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恰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所有伟大的艺术都是既“高级又通俗”。其实并非只有陌生化的效果可以产生吸引力,往往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可重复的体验来获得受众的认可。无论是为国家贡献毕生心血的科学家、宇航员还是生活扎根在社会最底层的乡村教师;无论是无私无畏捐献器官的勇敢少年还是甘心从外交官高位走向山村校长的政府官员,他们代表了一种精神导向,也正是这些人的真实优秀事迹才支撑《感动中国》继续更好的发展。
(二)主流意识——电视发展的方针
在党的十八大中曾提到关于文化强国的内容:“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中国的电视系统正是按照这一方针政策进行艺术创新艺术发展。从发扬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到《远方的家》系列,都在从不同侧面反映中国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跨文化的传播受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认同。
电视节目具有教育功能,它在塑造人类生活的社会化进程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的艺术形式。当然,电视艺术的政治功能是文化意识形态的典型代表,可以为政治服务。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说过:“文艺腰围政治服务,要为工农兵服务”。究其原因为何要在电视发展过程中加强教化功能。源于中国观众和中国群体的信仰危机!信仰危机的缺失和流失,不仅破坏了个人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它损害了公众利益,忽视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念。丹尼尔·贝尔曾经说过所:“信仰危机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是城邦意识的丧失。”这种意识一旦消失,个人利益与个人欲望极端膨胀进而破坏我们所在的生命生态。中国电视的使命任重道远,它不仅仅是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娱乐受众,消费观看,更为主要的是有一定的精神导向和意识引导。在电视节目中对人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引入深度思考,多角度的去对公众利益进行关心,在创作和选题时增添人文关怀。改变对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冷漠态度进而增添亲近之感,提高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热爱之情。在不断完善自身不断创造新作品之际,重新构建一张“社会契约”。
[1]郑伟.纪录片与中国文化之发展[J].中国电视:记录,2012(3).
[2]蒋建国.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建构[J].探索,2005(4).
[3]蒋建国.消费主义文化传播、仪式缺失与社会信仰危机[J].现代传播,2012(4).
[4]杨洪涛.延安讲话与电视的新姿态——写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J].当代电视,2012(5).
[5]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TN948.13
A
1007-0125(2015)03-0161-02
方雯婷(1988-),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大学2014级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