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最强大脑” 更要“最强人生”

2015-05-12 01:37蒋建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最强大脑童真大脑

蒋建华

江苏卫视有一档“最强大脑”节目很有特色,节目里许多“天才”“奇才”纷纷亮相,出现了一个个令人震撼的场面。但是,在为“最强大脑”们点赞之余,也有一些问题发人深思。例如,参加对阵的中国少年李云龙与意大利少年安德烈,安德烈平时有轻松的周末,可以去享受足球的快乐;而小云龙的日子则是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在精确到每分每秒的训练与比赛中度过的。有网友评论:“李云龙虽然赢了比赛,但丢了快乐和童真。”

联想我国的教育现状,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往往无视教育方针与教育法规,教育方向、培养目标与价值追求出了问题,师生苦不堪言。如何引导青少年从“最强大脑”走向“最强人生”?如何优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这是摆在各级行政官员、教育工作者、家长面前的严肃话题与共同责任。

“最强人生”需要进行价值引领。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应当把培养优秀的人性、培养有质量的生命作为第一目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以核心价值观引领,要注重从以下方面培育学生的创新人格品质:一是高成就动机与价值观;二是敢创天下先的胆识;三是高度的责任感与勇于担当的精神;四是勤奋的态度与非凡的意志力;五是文理互补的知识结构;六是动手实践能力。

“最强人生”需要自由成长环境。“放松定律”告诉我们:放松是开发潜能的关键。王元院士认为,自由生长方能育精英。的确,宽松自由的环境往往激发创造的灵感与活力。试想如果牛顿没有闲暇时间坐在苹果树下也许不可能发现万有引力;如果达尔文没有业余时间捉玩昆虫也许难以创立进化论;如果爱因斯坦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也许难以产生相对论。全社会都要积极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负责任的生态环境,学校、家庭不应干预学生的自由选择,学校有责任为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提供沃土。

“最强人生”需要培育健康情趣。好奇心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兴趣,而教育的专制主义限制人的自由发展与个性发展,不让学习者“任性”选择。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有其独特的生命气质,教育应当适合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和发掘孩子的兴趣和特质,呵护孩子的天性。

“最强人生”需要增强创新意识。要从引导青少年“好奇”开始培养其创造意识,应试教育所摧毁的恰恰是青少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使命感。为什么高分考生考上北大、清华后却难以成长为一流的人才?黄全愈认为,高分考生的特点是寻找已知标准答案的能力很强,而这只是一种“应试能力”,并非创造能力。一流的学生应当是智慧的学生,探索未知的能力强,这就需要培养丰富的洞察力、质疑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最强人生”需要提升“幸福指数”。青少年时期应充满着童真与快乐,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更有质量。学生在家庭幸福不幸福取决于家长,而在学校幸福不幸福关键取决于教育的“舵手”们——各级领导、教育专家和校长。“教育民生”急需改善,学生的“学习幸福感”急待增强,而“快乐、有趣”应成为幸福感的核心要素。

当然,提升学习“幸福指数”并非一味地追求轻松而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关键是要让学习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有意境,让学生生活有滋、有味、有趣。

(作者系江苏省泰州中学党委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最强大脑童真大脑
华丽追梦者
萌趣圣诞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回归童真季
“最强大脑”哪家强
童心童乐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