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香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广大师生进行课程学习或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各高校图书馆都努力改进或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为此,需要分析问题、周密调研;同时,要重视整体质量原则,实施整体质量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优质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整体质量原则;整体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3-0185-02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正在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目前的高校图书馆,正处在一个传统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并存的时代。时至今日,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进入到一个多样化、个性化、高效化的跨时空的阶段。
当技术配备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后,图书馆工作实质上就已经转入了一种不断深化的细节服务。“要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不能只重视投入,忽视管理尤其是以重视细节为特征的精细化管理。”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宗旨,是检验图书馆办馆效益的唯一标准,也是评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做到优质服务或充分服务,应当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所追求达到的目标。什么是充分服务呢?“充分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充分服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所有阅读要求,充分发挥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职能。”高校图书馆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师生的阅读需求,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为高校师生的学业和科研工作提供最佳的服务。
一、分析调研
高校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或改进服务质量的前提,是找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那么,分析调研工作尤其必要。首先,在因改进而需的质量管理制度实行之前,应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做出图书馆的决策。分析时,应考虑到图书馆的内部环境问题(即可能支持或影响到计划实施的图书馆的强项或弱项)和外部环境问题(即图书馆外在的机会或机遇等)。这些分析具体包括:
(1)图书馆的强势或积极性因素,即有哪些可刺激图书馆发展的积极性因素。
(2)图书馆的弱势,即可能会影响到图书馆工作的一些弱项。
(3)机会或机遇,即一些有利的外部环境因素。
(4)威胁,指与机会相反的、可能给图书馆带来不利因素的一些威胁。
具体说来,应对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分析,包括如下内容:是否开通网上图书外借和续借手续?是否有馆际交流与互借?读者登记、图书证发放、读者预约、印刷、扫描、复印等服务措施如何?服务措施是否先进、是否多样化?是否依读者的需求而增加馆藏?图书馆员的培训是否到位?是否经常参与国内或国际的相关会议?是否与其他图书馆建立互惠互利的友好馆际关系?对于图书馆的服务,读者了解多少?读者对什么类别的信息最感兴趣?他们期待什么?图书馆里面的学习氛围如何?有展示或图片来显示图书馆的各部门信息吗?图书资源如何开发?是否借鉴其他兄弟院校图书馆的管理或服务经验?
对上列问题回答好了,即可找到改进或改善图书馆环境或服务的良策。在当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图书馆工作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认真仔细的分析调研,是做好图书馆细化管理或提高整体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另外,通过采取与员工或读者座谈的方式,或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也可完成此类分析调研的任务。欲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除了分析问题、周密调研之外,还要重视整体质量原则,才能取得最佳的服务质量效果。
二、整体质量原则
当今,质量或服务质量被认为是教育和文化的工具。此一视角有利于我们理解服务质量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教育过程的程度。
(2)既定目标的实现度。
(3)读者对信息查询的满意度。
(4)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
就高校图书馆而言,对读者提供的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满足读者需求和期待的程度。在保证和提高服务质量的过程中,高校师生的利益和图书馆本身的利益,均应予以充分考虑。这里,我们提出整体质量的概念。作为一个概念,整体质量应予以充分考虑,以保证高校图书馆各种良好的功能性。当然,整体质量的概念,还包括高校图书馆内各个部门领导的职责,他们应该不分阶层、进行有效的合作。整体质量原则,代表着全球策略之下的一套方法,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为目标。“图书馆的细节服务工作需要服务过程中所有部门、所有环节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让读者满意是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欲令读者满意,离不开整体质量原则。整体质量与充分服务密不可分,欲保证整体质量,离不开充分服务;只有充分服务,才能保证整体质量。
三、整体质量管理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质量的提高,可以通过应用整体质量管理的概念而得以实施。可以说,如果高校图书馆熟悉整体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其实施措施,则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种更高质量的服务。
整体质量管理代表着一种长期的策略,是一种组织管理体系;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技术,包括数据的或数学的技术,以达到如下目标:
(1)满足或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需求。
(2)建立一个涉及图书馆管理人员和所有职员的与质量相关的管理体系。
(3)将读者和读者的需求放在图书馆关心的重点。
整体质量管理是个复杂的过程,通过可得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来采取一系列旨在保证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措施。即便整体质量管理的概念不被广泛采纳,也可通过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为读者改善服务的设施、提高服务的质量。作为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的场所,高校图书馆在对全体员工实施整体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牢记以下观念:
(1)质量代表着所有图书馆活动的起点。
(2)只有通过员工的集体合作,服务质量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3)整体质量和整体质量管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作为一种哲学理念,整体质量代表着工作的未来目标;而整体质量管理,作为保证或提高服务质量的一种策略,意味着其实施的具体过程。
(4)图书馆的整体质量管理效果,重在长期,所以就必须努力满足读者的各种信息需求,发挥每位员工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
“如果说,一个世纪前,我们图书馆是以馆藏多少为荣的话,今天,图书馆馆藏的多少和馆舍的大小已不再是形成竞争的优势,只有出色的服务才是各图书馆的区别所在。”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重在细节。“例如随书光盘的管理,开始由于数量少,就暂时放一个地方保存,随着数量的增加,这种管理方式就不适合了,所以就将光盘放在电子阅览室单独存放,并进行标引和排序上架,索盘号原索书号统一,这样就方便了读者检索利用,可以充分发挥光盘应有的作用。”因此说,提高图书馆的细节服务,是永无止境的。整体质量原则,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指导思想;而整体质量管理,则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
结语
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员,在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应时刻想着创新的方法。在每个图书馆员的心里,都应该时刻装着两项原则,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的合作精神。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即意味着在一座图书馆之内通力合作,馆员和各部门主任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图书馆的优质服务。
总之,为了达到优秀服务的水平,高校图书馆应当竭尽全力。优秀服务代表着图书管理目标的理想状态,需要具有服务的竞争意识。只有与其他兄弟院校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相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取长补短,在服务水平上达到理想的最佳状态。
(责任编辑:陈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