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文化及其对高校物理教育的启示

2015-05-12 00:56卓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启示

卓嘎

摘要:从文化的定义出发,围绕物理文化概念的提出,认为高校物理教育必须立足教育培养人的终极意义,突破传统知识观,重新审视物理文化对于人才的培养给予的影响。

关键词:物理文化;高校物理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3-0018-02

一、文化及其意义

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关于它的确切定义历来众说纷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关文化的界定已不下三百余种。有学者通过这些定义,对文化界定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予以分类,并提出不同学科研究者关于文化的定义可以大致从以下七个方面归类,即现象描述、社会反推、价值认定、结构分析、行为取义、历史探源、主题立意。分析文化定义出现如此繁杂现象的原因,其一与人类文化这一复杂、多样性的因素有关;其二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研究领域不同,立场不同,导致观点不同,由于个人研究目的的不同,也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三,时代原因,由于不同的学者所处的时期不同、出发点不同、所从事的文化实践和分析的文化事实不同,界定也就不同。不过,对研究者所研究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文化定义进行梳理,文化概念始终无法脱离四种基本特征,即人类共有,后天习得和创造,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享,复杂的整合体等。根据逻辑学“定性释义”的原则,基于文化的上述特征,便出现了广义的文化概念及狭义的文化概念,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的最大区别是剔除了“物”的成分,把文化更多的看成是一个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符号系统。从本质上说,人类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基础上形成的。基于此,文化的类别也无外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几个方面,物理文化也不例外。

二、物理文化概念

物理文化,是近几十年来国内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很多学者如解世雄先生、厚宇德先生等都对其进行了界定。解世雄先生将物理文化定义为:“物理文化是由物质设备、观念形态、知识体系、语言符号四大要素构成,是世界历代物理学家在创建物理学理论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厚宇德先生认为物理文化应该具备广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以物理学工作者为中心、为创造者、为实践者而向人类社会辐射的一种文化,它集中体现为物理学家的思想及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习惯、价值标准、工作方法等等。也有学者将物理文化界定为:物理文化是由物理科学家群体在认识物理世界和相互交往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社会意义网络。处在这个意义网络中的有物理科学研究者、物理科学语言符号、物理学的科学方法、价值观念及其共享群体等。分析当前影响较大的上述定义,不难看出定义一和定义二,基本是从文化这一上位概念出发,以罗列整合的方式界定了物理文化这一亚概念,属于综合式的文化定义。定义三则是借用社会学“群体”以及“意义网络”两个基本概念,推出物理文化概念。从文化学的意义而言,上述关于物理文化的定义实则表达了两个信息,其一物理文化是人类在物理活动中产生、并为特定人群、社会共有、共享,具有人化的特征;其二,物理文化是伴随近代物理学科发展衍生,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物理文化概念的提出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与物理学发展的产物,是物理学作为科学所具有的属性与人类终极关怀相融合的必然结果。科学产生于人类的动机,科学是由人类创造、更新以及发展的。它的规律、结构以及表达,不仅取决于它所发现的现实的性质,而且取决于完成这些发现的人类本性的性质。

因此,当我们以事实人去理解物理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明确物理文化概指整个物理世界中的“人”的存在,它指代人的智慧、人的发现、人的创造、人的理想、人的情感、人的审美倾向及人的生命形态等,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的普适性和开放性。同时,笔者认为,作为客观事实存在的物理文化,研究物理文化是什么以及如何界定物理文化,它有无一个公认的、标准的、确切的定义,这一点不重要,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视物理文化的客观存在,在我们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中体现其既存价值,而不是将其忽略、忽视,丢了西瓜捡芝麻,模糊物理教育的真实内涵,失却终极意义的人的培养。

三、物理文化与高校物理教育

高校物理教育以课堂教师的讲解和提问为主,学习过程基本属于被动式的接受与反复性练习,并将其作为巩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的知识掌握是通过反复练习获取的,其目的又是便于熟练解答与考试内容相似的问题。因此,总体而言,高校物理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对受教者系统的灌输与训练的教育活动,而非文化性的活动。可以说,我国物理教育结果的“高分低能”现象其因主要也是由这种被动、结构式的学习方式造成的,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那么,是什么致使我们的教育出现这种产出式、因循师长为尊的模式,有学者从现代文化心理学的视角进行了分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物理文化的引入不单单是对科学性的弘扬,更重要的是对人文精神的发掘。诚如费曼在其《物理学讲义》的结束时曾说过的那样:“我讲授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你们参加考试做准备——甚至不是为你们服务于工业或军事做准备,我最想做的是给出对于这个奇妙世界的一些欣赏,以及物理学家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相信这是当代文化的主要部分,也许你们将不仅对这种文化有欣赏,甚至也可能会加入到人类理智已经开始的这场伟大的探险中去。”费曼的话语直接道出了学校教育目的的多维性,不仅仅是培养本行业的专门人才,除了知识的获取及技能培养外,还应当关注作为人的基本素养。这便也引发了物理教育与物理文化的关系问题。物理教育并不等同于物理文化,物理教育内容包括物理知识、物理价值规范、物理美学,属于物理文化的核心精神层面,物理文化的精神层面就是以物理教育所包括的三种形式得以实现的。而物理知识、物理价值规范、物理美学作为物理文化形式,也即是物理教育所应体现的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其理论基础相对应的又为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从人类心理的内在表现来看,对物理世界真的认识与理智相连,对物理世界善的认识即伦理与意志相连,而对物理世界美的认识、审美则与情感相连。相对人的内心世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获得离不开智力开发知识的获取,伦理观与善恶观的获得离不开行为价值观的塑造,审美的培养离不开对美的事物的审视。由此可见,物理教育是物理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从物理文化学的角度,从培养终极意义上的人,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大学物理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功利性和狭隘性,突破拘于课堂教学、依赖课本的传统单一性,要充分认识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讲授物理知识,传授方法,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行为取向的道德感和感受物理世界的魅力的审美能力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达成物理教育与物理世界的全面交叉、碰撞。同时,笔者认为,在物理文化逐步走向高校物理教育的过程中,作为高校物理教育工作者,还要认识到以下几点。首先,物理教育不是简单地知识传授、方法掌握或者思维的锻炼,它更是一种文化的复杂交流过程,其养成需要交织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授课、实验操作,物理教育中必须彰显物理文化,物理教学传递物理文化的过程中不能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其次,对于物理文化的认识不能仅停留于编几本有关物理文化的教材、开设几堂物理文化讲座就想当然地认为物理教育文化化,要充分认识物理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再次,每一个学科都有它成长的背景,了解这些背景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意义。而认识这些,对于更好地理解物理、掌握物理、更好地促进物理教育的合理发展、更大程度上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都将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动力。不过,知识丰硕、智力发达却欠缺人文素养的人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学生仅仅获得知识是不够的,他们还应成为“完整人”,这种“完整人”的教育便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包括对精神的培养;这种教育是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结合,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教育,是整个人的教育,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即教育者肩负的培养终极目标的人才不仅仅是掌握现代知识的人才,更关切的是心智发达、敢于开拓、富于挑战精神、闪烁人性光芒的人才。

(责任编辑:朱岚)

猜你喜欢
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