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侧重于安全知识、安全责任的教育,却忽视了安全技能、安全对策的教育,其中的自卫防身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要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内容要实用,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手段要多样,并与警校合作教学及研究,充实师资力量和提高研究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 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C-0066-03
2014年以来,全国多地发生了多起针对普通群众的暴恐案件、校园砍杀师生以及性侵后杀害女大学生的案件,这些案件引起了全社会极大震动和关注。据统计分析,导致大多数伤害案件发生的原因是:被害人遭遇突发事件时严重缺乏自我防卫的意识、防卫的知识和自卫防身的技能,失去了自救或者他救的最佳良机,从而导致悲剧发生。大学生群体社会阅历不足、生活经验少,在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的知识和能力上都明显不足,如果未经过正规的教学和训练,他们将难以通过自学来系统掌握自卫防身的本领,在遭遇歹徒的侵害时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自我防护的知识、防卫意识,掌握一些易学易练易掌握的自卫防身技能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目前,校园安全防范及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教育问题已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我国高校安全教育过多地侧重于安全知识、安全责任的教育,却忽视了安全技能、安全对策的教育,其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在消防、交通、食物安全、运动安全以及遇险的紧急自救等研究领域,自卫防身教育作为其中一部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育内容和体系的研究不足也在初步的研究和教学中凸显。
一、高校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课程实施现状
在我国的高校中,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门专业或学科进行系统规划的并不多,也没有将安全教育课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安全教育没有统一的课程设计,部分已经开展教学的院校也仅仅将其列为选修课或者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内容,大部分院校并未将安全教育相关课程计入学分,安全教育课仍处于边缘化。其中,自卫防身课程主要在体育院校有所开设,北京大学和郑州大学设置自卫防身课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上述院校也仅仅将该课程作为选修课开展教学。因此,我国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课程的开展现状存在着下述主要问题。
(一)课程缺乏系统规划,没有统一教材。在我国,安全教育虽然有统一规划的系列教材,但是其主要是针对突发重大灾难事故等应对和处置方法概述,其中对人身安全方面少有涉及,而自卫防身方面根本没有统一规划的教材,且正规的相关教材也仅有两本,也鲜为人知。
2005年,北京大学体育学院的张锐教授引进美国大学的自卫防身课程,编著了《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一书,该书借鉴了美国大学自卫防身教育的经验和体系,从理论、技术及战术多方面进行编排,其内容包括遇险的紧急自救和救护、了解自卫防身、事先防范、临场脱身、自卫防身格斗技术、学习与应用等六个章节的内容,其中自卫防身格斗技术包括了远战、近战、解脱、擒拿、摔技、地面战(对刀、对枪)及特殊格斗等技巧的教学。该书主要引进美国的技术和课程设计,将14项自卫能力的45类攻击方式编程动作套路教授给学生,没有对防卫技巧和攻防策略进行总结和设计,学习和记忆相对复杂。
2013年6月,中国武术协会也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编写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自卫防身术》。该书包含了武术自卫防身的各类技法,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体例,将踢、打、摔、拿、靠5类格斗技法,依次与武术段位的逐渐晋升相对应,既是晋升段位的考试标准,又是一本传承攻防技术体系并面向大众进行推广普及的自卫防身术教材。该教材编写传承了中国武术的套路传统,不仅对各种手势、姿态及起势等细节要求严格,且套路复杂、动作技法繁多,普通人很难掌握。
(二)教学内容不统一,缺乏实践论证。许多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虽然开展有自卫防身课程,但是他们大部分教练都是在自己修习的拳法基础上教授学生相关技巧,这就造成所教授的防身术技巧受到了相关拳术的限制,例如,散打练习拿法、摔跤禁用打法、跆拳道只有踢法、柔道只是在使用摔跌法中增添和突出了拿摔相结合的摔法,造成学生所学防身技巧不够全面。而在我国武校则开展有专业的搏击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力量练习、基本拳法练习、基本腿法练习、擒拿技巧练习、对抗演练等。由于修习的学生均为专业学生,练习和学习难度和强度均很大,很难在普通院校学生中开展。
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的自卫防身教师培训和认证机构,也没有该课程标准化、系统化的统一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教师在课程中教学内容常常很随意,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机教授时下流行的自卫防身术或各类武术中的技战动作,其中很多动作较难掌握,也容易对别人或自己造成伤害,学生能学习和掌握的自卫防身技巧有限,难以应用于实战。可见,目前我国自卫防身教学内容主要还是以各类拳术为基础进行拳法和技法的教授,而这些策略和技能并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其实用性有待商榷。
(三)理论研究落后,缺乏实验性研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自卫防身术的开展越来越蓬勃,但是,相关理论研究却不能跟上发展的节奏,目前自卫防身术的技术实践研究性文章不多、不专,且许多正在研究和教授的自卫策略和技术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论证,实用性、针对性不强。
美国开展自卫防身课程已有30多年的历史,美国加州圣何塞大学体育系的陈工教授是第一个对该课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该研究项目自1997年开展至今,为自卫防身课程内容及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2002年北京大学张锐教授将该课程引入我国,2010年陈工教授将自己在美国对自卫防身技巧的防身能力实验研究结果在我国发表。该研究对14项自卫能力的45类攻击方式的防御技巧进行实验研究,并对相关技术的防卫能力进行了评价。
虽然该研究的数据为我们对各项防卫技术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依据,对防身课程内容和设置提供了数据基础,也为我们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和理论指导。但是,该研究是针对美国街面常见暴力行为和进攻方式进行的设计,不能完全照搬和直接引用。因此,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研究自卫防身术的成功经验,开展相关教学内容和技术的实验性研究。
(四)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无法保障。我国大部分院校或机构开展自卫防身教育,授课人员均是学习某种搏击术出身或从事其他体育项目教学的老师,授课内容往往受到任课老师的研究水平和教育背景所限制。且由于教学内容可按自己的安排自由授课,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差异很大,如各位老师更倾向于教授自己擅长的格斗技术;有的专业出身则重视对抗而忽视防范理念;不会拳术的教师便倾向教授学生如何提高体能、理念和意识等,学生实际上只学习了九牛一毛。再则,由于这些老师均有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研究任务,因此,他们在自卫防身课程的研究以及授课水平上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五)自卫防身课程练习难度大,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自卫防身技术中的摔技、特殊格斗及地面战等技术的学习难度高,要掌握这类技术不仅需要强健的身体素质,还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这些都要进行大量的身体力量、灵敏度、柔韧性等练习,武术专业学生都要经过长期、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普通学生想要把握其中要领都难,“稳、准、狠、快”对于专业学生也都难以达到,更何况是普通学生。因此,目前我国自卫防身课程设计的很多内容练习难度大,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自卫防身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推广、应用和可操作性。
自卫防身的格斗技术具有对抗性强、强度大、攻击猛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掌握力度和控制动作,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事故。自卫防身的基础技术要求狠、准、稳,以达到一招制敌,即让对手在最短时间内失去伤害能力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练习者不仅需要经过大量的基础练习,也需要进行真打、实战的对抗,这同时也容易在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例如,在进行拳法和腿法的打靶或打沙袋学习训练时,学生常常会因用力不当或技术不正确而伤到手腕或脚踝,在进行摔法练习时因倒地保护不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对抗练习时更是常常由于一些意外造成受伤的情况。
二、高校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自身安全的需求,对自卫防身课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越来越高,这需要相关教育者对自卫防身术进行系统研究,并建立起相应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要系统,课程内容要实用。美国是第一个把自卫防身作为一门课程体系来教学的,其教授的内容主要包括:增强意识与观念;在不同地点的预防措施;犯罪现场脱身与格斗技术;身体及自信心训练;自卫防身的法律问题;终身学习各种拳术。我们在教学课程的设计时,也可以根据需要把上述内容进行系统的编配。所涉及的防范技巧应该根据我国街面上犯罪分子常用的袭击、拦劫、侵害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不同的环境、身体条件和携带物件等情况,设计出机智灵活、以巧制蛮、以小胜大、以弱克强的技击技术。这类技击技术对于习练者来说应该易学易练易掌握,练习危险性低、运动强度适当,适于各类身体素质条件人群的掌握和应用。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手段要多样。自卫防身术的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鼓励问题教学法。其中案例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融入模拟案例中,让学生体验案例角色,通过讨论、演练等方法学习和扩充防身技能。相关研究证明,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喜爱课程及课外自主学习的程度,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力,更能增强面对侵害案件时的心理适应性。鼓励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去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引发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并能举一反三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最后对所提出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与警校合作教学及研究,充实师资力量和提高研究水平。警校依托公安实战经验和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对各类违法暴力事件的发现、预防、控制及处置应对等都已形成成熟、稳定及实用的应对战术策略和技巧,对相关知识的课程设置及教学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系统。自卫防身本身是武术格斗与犯罪研究结合而成的一门学科,其中包括不同的犯罪心理及防卫策略、不同环境及条件下的战术应用、不同防卫对象的技术技巧运用、法律适用的防卫尺度、防卫击打部位的选择等,这些都是警方一直在研究的领域,且警察院校警察体育训练中的徒手攻防、器械使用、防范安全理念等课程已经相当成熟,可作为自卫防身课程的设计参考。因此,普通院校可采取与警校进行合作研究、合作教学的方式,以充实本校自卫防身课程的师资力量,让学校老师回归本职专业,投入更多精力于专业的教学和研究。
自卫防身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应用的条件要合法,防卫的尺度要得当,使用的武力要合理。这些在目前的自卫防身教材和市面流行的自卫防身术书籍中都没有涉及研究,因此,自卫防身课程的设计可利用警察战术中的战术理念、武力等级、规范化执法程序等成熟的训练方法、理念和课程体系,将警察院校的警务技战术针对社会需求的系列内容进行提炼和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剥离,以适应法律支撑下普通人群人身安全防范措施的要求,并能够满足高校学生群体基本的自我防卫需要。
因此,高校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课程可以在警体课程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改革,以构建适用于高校学生人身安全防范需要的自卫防身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杨耀,张峰.高校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探索——以四川高校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4)
[2]陈卫峰.高校现代女子自卫防身术教学方法之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07(4)
[3]陈工.美国女大学生自卫防身能力的实验室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1)
[4]段冰,王东路.高等学校自卫防身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当代体育科技,2014(4)
[5]饶日忠.案例教学法在自卫防身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
[6]孙永武.关于构建女子防身术课程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5)
【作者简介】袁晓春,男,广西灵川人,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警体训练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警务实战技能与战术研究。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