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楠 黄亚忠
摘 要:由于中西文化、思维和认知模式的差异,英汉句子结构在逻辑关联和语序排列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英汉句子互译不仅是句子意义层面的转换,还涉及到句子逻辑关联方式的重构和语序的重新排列。分析比较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可以提高翻译的质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关键还在于可以挖掘和提升翻译过程中的美学和文化内涵,深化翻译教学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英汉句子 结构 差异 翻译 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144-03
由于中西文化、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的差异,英汉句子结构在以下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是句子逻辑连贯的方式不同,汉语句子重意合,英语句子重形合。还有就是中英句子在语序排列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英汉句子互译的过程不仅是句子在意义层面的转换,更要注意逻辑连贯方式的重构,还有语序的变化。在通顺达意的基础上,英汉句子的翻译要求译出的句子尽量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思维特征、认知模式和阅读习惯,使译文更容易为人所接受,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1 “葡萄”与“竹竿”:形合与意合
关于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有一个著名的“葡萄”与“竹竿”的比喻。汉语句子的结构像“竹竿”,是一节接一节的;而英语句子像“葡萄”,主干很短,“挂”在上面的附加成分则很多。对于翻译而言,汉译英的过程,就是一个由“竹竿”转换为“葡萄”的过程,而反过来说,英译汉则需要变“葡萄”为“竹竿”。
例1: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行为主义者认为,如果儿童的成长环境里有许多刺激因素,这些因素又有利于其适当反应能力的发展,那么儿童的智力就会发展到较高的水平。[1]
原文句子结构繁复,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译文的句子變短,层层推进,形散而神聚,成功地将挂靠在主干上的串串“葡萄”变成了一节一节的“竹竿”。
西方哲学注重分析,强调个体,形成英语文化特有的细节分析认知模式,所以英语句子具有重“形合”的特征,即通过明显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句子内部逻辑关系,英语句子内部逻辑关系的“外化”是英语句子具有结构紧凑,逻辑严密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就是英语句子的主谓机制突出,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主干结构简短而位置醒目(句首),句子的其他成分是通过各种手法层层搭建在主干上,“呈现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空间图式”(毕继万,1994:243-244),形如累累果实挂靠在树干上。
而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崇尚群体意识,强调同一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与自然看成浑然一体,形成了汉民族的整体思维特征和汉语文化的综合领悟的认知模式。因此,汉语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在外部形式上没有明显的形态标志,而是注重隐性连贯,具有重“意合”的特征。汉语句子多借助动词,按动作发生的顺序或按逻辑顺序,一个动作之后接着下一个动作,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的,逐层铺开,一一交代,恰如流水般舒缓连绵,无限扩展。汉语句子在结构上显得松散随意,洒脱自如,句子的信息容量以“意尽为界”,可以不受语法形式的限制,富有弹性,易于联想,呈“线性地流动、转折,追求流动的韵律、节奏,不滞于形”(申小龙,1988:59)。
例2:接着,他继续设想,鸡又生鸡,用鸡卖钱,钱买母牛,母牛繁殖,卖牛得钱,用钱放债,这么一连串的发财计划,当然也不能算是生产的计划。
He went on indulging in wishful thinking. Chickens would breed more chickens. Selling them would bring him money. With this he could buy cows.The cows would breed too and selling oxen would make more money for him.With the money, he could become a money lender. Such a succession of steps for getting rich, of course, had nothing to do with production.[4]
中文是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如连珠炮般一口气叙述了一系列的事情,句中主语不断变换,虽无连接词,但依时间发展顺序,合乎情理逻辑,语义表达酣畅淋漓,饱满而畅快。而译文用了7个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轴心,结构完整,逻辑连贯,语义清晰。
所谓翻译过程中“葡萄”与“竹竿”的互换,其实质是对句子的逻辑连贯方式的一种重构。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犹存,更有类同,以类同求关联,使译文通顺练达,圆润通融,是翻译应该不断追求的最高境界。例如:
译文1巧用汉语的关联词“如果”“又”“那么”,使得语义的衔接更加合理,很好地再现了原文固有的逻辑关联,且与汉语的“意合”传统并不违和,是神来之笔。
译文2通过词汇的复现来实现语义的衔接,和原文保持完全一致。整体上看,译文的句子结构简单,但起承转合,衔接自然,而且语言精练,节奏紧凑,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短句相连所营造出来的那种浮想联翩、一气呵成的氛围,令人叫绝。
2 “由近及远”与“由远及近”
世界电影史上著名的一个以长镜头开场的电影是奥森·威尔斯的《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 1958年)。它始于一个手握定时炸弹的特写,随之炸弹被放置到一辆轿车的后备箱中,然后镜头随着桥车缓缓地行驶巧妙而繁复地移动着,最后结束于炸弹的砰然爆炸,就这样,故事发生的背景在由一颗炸弹引起的令人焦虑不安的情境气氛中变得渐渐清晰起来。
无独有偶,中国电影也有用长镜头做开场的,那就是中国香港导演杜琪峰的作品《大事件》。画面一开始是一段全景,镜头徐徐下移,远处的高楼和近处的旧屋形成鲜明对比,大街上人来车往,展现了现场的空间环境,为后面即将发生的激烈枪战做铺垫。随后,线索人物一一出场,由此拉开了故事发展的序幕。
在电影史上,师从《历劫佳人》中这个被誉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天才长镜头的电影有很多,《大事件》也不例外,但具有东方文化成长背景的导演贡献给我们的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叙述故事的方式,顺序迥异,精彩程度却毫不逊色。
中英语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描述有着不同的表达顺序,这种差异明显体现在上述长镜头的运用中,也广泛存在于在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里。在观察和描述事物时,受综合领悟认知模式的影响,中国人习惯从整体发散,由远及近,慢慢收拢;而英语的细节分析认知模式则是以客体思维为主导,从部分到整体,由近及远,小中见大。
例3:Alaskas 2 A.M. sunset is still hours away and empty beer bottles full of soggy cigarettes butts are rolling across the floor of a van carrying members of Blues Traveler through the spectacular wilderness.[5]
凌晨2点是阿拉斯加的日落时分,距此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在苍茫辽阔的荒野上,一辆面包车穿行而过,“蓝调旅者”乐队的歌手们就在车上。车厢内,空啤酒瓶在地板上到处滚动,里面塞满了湿烟头。
另外,认知模式的不同,使得英汉句子逻辑推理的手段各异,叙事和结论的顺序也是正好相反。英语语篇往往是先表态后叙事,开宗明义,点明主题,然后再做演绎推理。在主观表态的基础之上,具体描述客观情况或经过,可以保持思维逻辑的严密性。汉语语篇则是先叙事后表态,先陈述事情缘由,再归纳总结,最后破题,这样一来在表达个人的态度或观点时则更显合情。
还有,汉语句子对认知世界时空临摹的顺序一般是从已知到未知,英语句子则是从未知到已知,与汉语正好相反。英语通常是把重要信息放在句首,以示强调,而汉语则是采用句尾焦点(end-focus)的方式来加深印象。
例4: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cancel the visit which I intended to pay to Australia this year.
我原来打算在今年去一趟澳大利亚的,后来不得不取消行程,这使我非常失望。
从语序上划分,原文是这样的:首先表达了失望之情,然后说明失望的原因是取消行程安排,最后说明这趟出行在原来是定在今年的。译文则首先说明了今年有出行的安排,然后说行程取消,最后是表达失望之情。译文和原文的顺序完全相反。
译文完整传达了原文的语义信息,但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改变了原文信息排列的顺序,调整语序之后的译文读起来通顺自然,没有丝毫翻译的痕迹。
例5:There is nothing more disappointing to a hostess who has gone to a lot of trouble or expense than to have her guest so interested in talking politics or business with her husband that he hails to notice the flavor of the coffee, the lightness of the cake, or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house, which may be her chief interest and pride.[6]
客人对女主人费心费力准备并引以为自豪的那些东西,比如香醇的咖啡、松软的糕点、陈设考究的房间等视若无睹,只是饶有兴味地与她的丈夫谈政治、談生意,对她而言,简直没有什么事情是比这更令人失望的了。
最后,在英汉句子翻译的过程中,状语和定语的顺序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的。其中,对于英语句子,时间和地点状语的排列,其顺序是先小后大;具有多重状语的句子,不同状语的排列顺序为“方式→地点→时间”。这两条都是和汉语正好相反。
例6:他一九六五年四月十八日早晨六点三十分诞生在湖北的一个小县城。
He was born in a small town of Hubei province at six-thirty on the morning of April 18, 1965.
例7:秋季运动会将于下月在新校址盛大开幕。
The Autumn Sports Meeting will begin ceremoniously in new campus next month.
对于含有多项定语的英语句子,其基本词序是从小到大,从次要到重要,由弱到强,由一般到专有。意思越具体,物质性越强,越靠近中心词。汉语句子则一般将所有定语都放在所修饰名词的前面。
例8:山东邹城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里。
Zoucheng, Shandong province, is the birth place of Mencius, a well-renowned ancient Chinese thinker and teacher.
综上所述,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语序排列的差异,在翻译时调整原文的句子结构,可以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和阅读习惯,语言表达显得自然通顺,减少翻译的痕迹。
3 结语
上述“葡萄”和“竹竿”之喻以及“远”“近”之异形象地说明了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从句子的层面来分析、对比和鉴赏中西文化、思维和认知模式的差异,通过探讨各种各样句子翻译的方法和策略,不仅可以提高翻译的质量,更是为了挖掘和提升翻译过程中的美学和文化内涵,深化翻译教学的教育意义。
英汉句子的互译既是我们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提升人们对母语文化认知的难得的机会,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良好的审美品味。
参考文献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4fc35a0100cn5k.html,2012.
[2] 毕继万.汉英句子结构与思维方式刍议[M]//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 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 http://wenku.baidu.com/view/1f58681014791711cc791755.html, 2012.
[5] http://wenku.baidu.com/view/5bc91ff8700abb68a982fbca.html, 2011.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612/20/2809361_126490855.shtml,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