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伶俐
摘 要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作为一种翻译评价标准在翻译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议,本文拟从翻译效用观和二元主体性两方面积极探究“读者反应论”在翻译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一方面是对“读者反应论”的推动和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们走出对该理论认识和应用的误区。
关键词 “读者反应论” 翻译效用 二元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3.062
New Study on the Meaning of "Reader Response Theory"
ZHANG Ling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 Enshi, Hubei 445000)
Abstract Nida's "reader-response theory" as a translation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the translation industry caused a fierce debate and controversy,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reader-response theory" from concept and binary translation utility subjectivity bot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n the one hand is the "reader-response theory" to promote and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also help people out of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errors.
Key words Reader Response Theory; translation utility concept; dualistic subjectivity
0 引言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作为“动态对等”的解释被提出后,备受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的分歧和争议。从这些争议中不难发现,其矛盾和分歧的源头在于:人们对其理解和应用仅局限于“能否作为一种翻译标准而存在?”这一主题。这种对理论理解和认识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不仅不利于该理论的发展,而且也将人们带入了一种分歧不断、争论不休的误区。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探究“读者反应论”在翻译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一方面,结合经济学、哲学中的效用理论,提出了翻译效用观,分析了翻译标准和翻译效用间的区别和联系。另一方面,翻译的主体性问题在翻译研究中也一直是众说纷纭、争论不断的话题,本文将“读者反应论”和翻译主体性结合起来,拓展了对”读者反应论”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对翻译主体性也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讨论。
1 “读者反应论”的翻译效用观
1.1 翻译效用
在经济学中,“所谓效用,描述性地定义就是决策者对于决策后果(损益值)的一种感受、反应或倾向,是决策者的价值观和偏好在决策活动中的综合反映”。①在哲学领域,“早期的效用主义理论家用快乐与幸福作为效用概念;后来倾向于用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福利作为效用概念;而到了现在,实践的多数情况中还依旧以经济利益、福利、价值(钱)作为效用概念,而理论中则倾向于用‘偏好、需要、欲望等(人的目的性)在行为上的实现作为效用概念”。②笔者将其引入翻译研究中,即翻译效用,意指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在从事某一作品的翻译工作时,已经对译作面向的读者和译作将要产生的意义和作用有了预设,其翻译动机也充分介入了译者的主观愿望和想法。
1.2 “读者反应论”的翻译效用观
奈达在“读者反应论”强调,如果我们在评价译文时从接受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译文的语言形式,那我们将引出另一观点,即译文的可读性,这种可读性不是指评价译文时,要从语言是否易于理解、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而是考虑译文给读者产生的总体影响。③由此可见,“读者反应论”在奈达笔下强调的是译文对读者产生的影响。
翻译活动和译文文本给读者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其核心在于强调翻译文本本身对读者带来的意义和作用,这与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无关,这是翻译效用和翻译标准的根本区别所在(翻译标准的讨论始终脱离不了译文与原文之间的比较)。当然,这里讨论的翻译效用和翻译标准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辜正坤曾经提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认为具体的翻译标准不能只有一个,而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具体的翻译标准。杨晓荣也曾说过“在翻译标准的探讨上,人们反对一个标准一统天下的做法。因为它行不通,许多情况下,一些被奉为圭臬的标准无法实行”。④由此可知,翻译标准不是唯一的,也不可能是唯一的,翻译效用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被视为一翻译标准。也正是翻译效用弥补了翻译标准中的一席空白和尴尬地带,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
把“读者反应论”笼统地看作一翻译标准的确有些不妥,但如果把它看作是一种翻译效用,也即“读者反应论”体现的是翻译活动或者翻译文本带给读者的影响和作用,这似乎更合理,这也与翻译效用的旨意不谋而合。“读者反应论”的翻译效用观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理据。对于特定时期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文本,翻译标准难免显得尴尬难为。如:林纾的翻译,在翻译标准看来,他似乎算不上是一位称职的翻译家,然而,林纾以及同时代的翻译者们,很多译作(下转第148页)(上接第118页)的翻译动机皆来自其爱国情怀,他们的翻译活动、翻译文本给当时的读者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从这一角度来说,他们又是伟大的翻译家,这种看似彼此矛盾的结合体,翻译标准就显得爱莫能助、无能为力了。而翻译效用却可以解释这种情况,林纾及同时代的译者们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已经对译作将要产生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预设,也即是对读者产生的影响正是他们翻译的目的和动机。其实,对于某些特殊的翻译,译作对读者产生的这种效用就是其翻译的目的,那么对于译作的评价标准也就不言而喻了。翻译效用区别于笼统的翻译标准的同时,也弥补了、完善了翻译标准存在的空白和不足。
2 “读者反应论”的二元主体性
2.1 翻译主体性
翻译的主体性研究兴起于上世纪末,对于谁是翻译的主体,也引起了不少的分歧和争论。“对‘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大致有四种答案: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主体”。⑤把译者看作是翻译的主体,当然无可厚非,但仅把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似乎割裂了翻译活动的关联性和完整性,将对话的双方分割开来;把原作者与译者等同于翻译的主体,凸显原作者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实际上削弱了译者这一真正的翻译主体;然而把原作者、译者与读者统统归于翻译的主体,这种看似完整的多元主体研究,实则无异于无主体研究。
2.2 “读者反应论”的二元主体性
“‘主体,本是西方哲学的理念,其根本在于与客体的对立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⑥根据这一表述,似乎原作者、译者与读者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翻译活动的主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首先,从翻译活动的产生来看,它出现于原作之后,原作只不过是为翻译活动提供了翻译的对象和作品,对于翻译活动而言,此时的原作者与其作品是完全统一的,原作的产生,也就意味着原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此结束。所以,原作者事实上并未真正参与到翻译这一活动中来。我们甚至可以说,原作以及原作者此时都是作为翻译的客体而存在。诚然,译者的主体性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主体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原作的解读以及对译文的建构,这都需要译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努力挖掘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原作者之意。正如许钧所说:“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这种意识的存在与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即译文的价值”。⑦
在译者的主体性方面,提到了译者人格意识以及创造意识的发挥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最终结果,也就是译文的价值。其价值的体现就来源于读者,读者对译文的好与坏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决定性的解释权。试想如果一部译作无法得到读者的接受和青睐,即使是圭臬,那也只能被束之高阁。这样的翻译还有意义吗?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主体意识努力挖掘原作之意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读者的审美需要,因为读者的欣赏和反应才能使翻译活动得以完整。也就是说,完整的翻译活动离不开读者的参与与评价,读者在阅读译本时积极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产生阅读情感共鸣和作品意义共鸣,译作的价值才得以实现。可见,在翻译过程中,读者以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译者主体意识的发挥,换言之,读者和译者共同参与了翻译的全过程,成为翻译的二元主体。
3 结语
“读者反应论”,自引入翻译研究后,就引起了不少的争论,争论可以加深人们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但我们也不可仅仅停留在对这一理论是与非的争议上,应多视角、多维度地认识、应用该理论,这样不仅有利于该理论的发展,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纷争。
注释
① 马费成,靖继鹏.信息经济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② 马婷婷.效用主义的争论与现状[D].浙江: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系,2008.
③ Nida, E. A. & Taber. 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69:22.
④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2005:154.
⑤⑦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24(1):8-13.
⑥ 张艳丰.翻译主体性的界定问题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7.35(4):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