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
■ 文/ Leslie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至远古闽越族文化。周秦以后,特别是西晋和唐朝年间,中原汉族大规模南渡入闽,中原文化开始在泉州大地扎根、衍化,土著文化日渐式微,尤其是唐代,泉州港口经济崛起,逐渐成为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泉州的海上交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早在唐代已经成为中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于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启锚地,与泉州通商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中原文化蔚为主流,泉州成了“朱子过化之区”。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纷拥泉州,使它成为一座具有世界性宗教文化特征的城市。
泉州有一座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位于涂门街上。清真寺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回历400年。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由伊朗艾哈默德重修。寺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形式建筑的。
泉州也是一个著名的侨乡,坐落于清源山南麓的华侨历史博物馆展示了自唐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泉州籍华侨移民海外的原因、类型、方式、过程及其影响。
http://blog.163.com/aguai_leslie/blog/static/7811855420110223562129/
■ 文/卞洪登
无论法显和尚还是玄奘高僧,都是通过南方丝绸之路把印度佛教引入中国的。
印度佛教产生并流传于古印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前5世纪。创始人为悉达多(公元前565~前485),母系族姓为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兴起的时候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当时印度次大陆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进入奴隶社会,但有的地方还保持着氏族公社的残余;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生产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手工业已经从农业中分化出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批批以城镇为主的奴隶制国家开始建立起来。当时各国之间相互征伐,雅利安人等外来的部族和土著民族矛盾重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在佛教兴起前,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思潮占统治地位。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但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发展,这种思潮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兴的刹帝利贵族的统治需要,于是,出现了自由思想家提倡的沙门思潮。据佛经说这些思潮有“六师”和“九十六种外见”,其中主要的有顺世论、奢那教和生活派(又称邪命外道)等等,佛教也是其中的主要一派。在当时的奴隶制国家中,摩揭陀国和侨萨罗国都是佛教流行较早的地区。
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开始,佛教就开始不断向古印度境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则由于公元8到9世纪以后印度教的兴盛,加上佛教内部派系的纷争和僧侣的腐败,以及外族频繁的入侵,特别是伊斯兰教徒的武力征服,不少僧侣被杀戮,很多重要的寺庙和文物遭到破坏,因此印度佛教徒开始外逃避难,其中大多数僧侣开始沿着丝绸之路到达中国和日本。而在印度本国则开始衰微,到13世纪初趋于消亡,直到19世纪后才稍有复兴。
http://blog.10jqka.com.cn/145836040/11208209.shtml
■ 文/ 清茗茶社
“茶马古道”起于何时?史书上早有记载:秦汉时,蜀地和雅安地区的商人就与大渡河以西当时称为牦牛羌、牦牛夷等的部族进行过骡马、牦牛等物交往;量少稀有、只为药用的茶叶,也是一项流通货物。这条从蜀地到达康定的新都桥、塔公草原和木雅藏族聚居区域等地方的道路,是最早的民间通商交往之路,人称“牦牛道”或“马道”。
宋朝时,因北方边疆战事不断,辽、金、西夏等游牧政权常来侵扰,战事和运输需要大量的马匹,宋王朝便把“茶马互市”的重点从西北转移到西南。从内地通往康藏地区的交通要道就是四川的黎州、雅州,两地便成了“茶马互市”的重要市场。
到了元朝,由于军马是自给,不需要茶马交易,官方对茶叶的控制,完全在于以税收充实财政。明朝时,北方战乱又起,朝廷迫切需要军马,以茶易马的旧制恢复,施行以茶马司的“茶引制度”,严禁私人贩运茶叶到少数民族地区,也严禁把茶种引过二郎山,违者会处以凌迟死刑。
到了清代,边茶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政府于打箭炉(康定)设官,监督茶叶等贸易,这时康定更加成为了藏汉贸易中心。清朝前中期位于藏汉交通要冲的康定,就必然成为汉藏贸易的重要集散地,边茶业的发展走向极盛时期。那时的炉城(康定)在清史书中被形容为“全市基础建于商业,市民十之八九为商贾”。
历代王朝对边茶的政策是“以茶治边”,用茶叶控制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重征茶税和茶叶官卖的垄断茶叶贸易的一整套政策,希望达到以茶治边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
从唐以来的“茶马互市”以及发展到后来的“茶土交流”都把内地汉族和边疆少数民族联系起来,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始于唐代的边茶业在客观上成为藏汉民族团结交往的重要纽带,对国家统一和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774960100ktwv.html
■ 文/ 端 木
河西走廊东临华岳、西望哈密、北朝大漠、南靠祁连,作为交通枢纽,自古承担着东西文化交流之重任。佛教即由此传入中国中原。由吐鲁番向东可到达敦煌,著名的流沙山时有隆隆之声。由祁连山顶积雪融化而来的甘泉曾经养育了多少绿洲政权,一并生发、兴隆、衰败与消失。早在汉朝时期,丝绸之路已作为中原与外域交往的重要商途,享受了人口、物质、文化的繁盛。沿线驿站联结、食肆不断、石窟成群。
传说乐尊和尚云游至敦煌三微山,目睹夕阳西下、一时间金光万丈、隐约呈现无数佛像,便认为是佛迹之所,决心修建莫高窟。从北朝至隋,陆续开凿了千余窟,尤以唐代为盛。壁画层层叠加,精美异常,两千余身彩塑栩栩如生,一切都恍若西方极乐世界。
然而唐以后,因为河流消失、商路改道、人口迁徙,丝绸之路逐渐没落。房屋渐渐被大漠吞噬、消化、寂灭。有着精美雕塑、壁画的石窟被遗弃,连敦煌也渐渐隐没在祖父们伤痛的记忆里,仿佛果真幻化入了西方极乐之地。
直到清朝末年,王道士行至敦煌,发现了残破不堪却美轮美奂的石窟、庙宇,敦煌才又一次闯入人们的视野。佛教的圣地被一个假道人重新发现,不能不说有点讽刺。敦煌的再生甚至可以用生不逢时形容。清末之战乱,给它带来迅速扩展的名望、各种肤色的朝圣者或猎奇者般的探险家,也带来了掠夺与破坏。一切就如那个时代一般,古老的秩序与信仰被摧毁,而新的却仍在襁褓中啼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9f9df010009k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