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嘉琦++姜梦冉
摘要文章分析了2011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关于顿号、连接号、省略号、括号、引号的用法规定和标点符号占位宽度的规定,认为有些规则不尽合理:或易导致语句歧义;或弹性过大,等于没有规则;或规定过于死板,以致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执行;或与该国标本身、其他国标存在矛盾。根据语言实践和出版工作的实际情况,文章对相应规则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则修订建议
2011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代替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并规定从2012年6月1日起实施。
与1995年版相比,2011年版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新版国标”)的篇幅大大增加。除了增加关于分隔号(/)的用法说明外,对各种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说明得比较细致,示例也比较丰富,还专门增加了两个附录,并在前言中说明:“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主要说明标点符号不能怎样使用和对标点符号用法加以补充说明,以解决目前使用混乱或争议较大的问题。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对功能有交叉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做了区分,并对标点符号误用高发环境下的规范用法做了说明。”
书面语的具体语境多种多样,常常涉及如何妥善使用标点符号的问题。新版国标在“细化”上做得相当不错,对以往容易引起分歧的地方往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正因为语言实践的情况比较复杂,新版国标难免还存在一些不当之处。本文拟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与标准的修订者商榷,与语言文字界的专家、学者讨论。
一、关于顿号
新版国标正文4.5.3.5 规定:“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笔者认为,这项规定不够妥当。
首先,标有引号的词语之间,既可能是并列关系,也可能不是并列关系。譬如,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作品(尤其是学术性的作品)中引用他人观点、材料的情况。如果他人作品中表述相应内容的原有文字比较长,引用者一般是采用间接引用的方式,即仅摘要引用其中的某些关键性词语,并给它们加上引号。这时,加有引号的词语究竟是并列成分,还是存在其他关系的句子成分,就靠是否有顿号来判别。如果按照新版国标的规定,不在具有并列关系的成分之间加顿号,就难以向读者明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致造成歧义。如:
【例1】作者认为,“出版”“传播”“文化成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范围”。
该句子就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说作者认为这三个词的含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范围”;一种是说作者认为“出版传播文化成果”这种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范围”。因此,为了避免歧义,在表达前一种意思时,就需要在相应的三个词语之间加上顿号,改成:
作者认为,“出版”、“传播”、“文化成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范围”。
再如:
【例2】从书中可以看出,“条目”“参见系统”的构建,需要从“学科或专业知识系统的特点”上统筹考虑。
这个句子同样有歧义。一义是“条目”与“参见系统”有并列关系,涉及“条目”的构建和“参见系统”的构建;另一义则是“条目”与“参见系统”有偏正关系,讲的是“条目”的“参见系统”的构建,以有别于索引中的参见系统。解决歧义的方法,显然也是要在具有并列关系的成分之间加上顿号。
其次,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宜简明,尽量减少例外,以方便人们掌握使用。新版国标已对顿号下了“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的定义。那么,按照这个定义,就宜在各种并列成分之间,尤其是较短的并列成分之间(并列词语比较长时,也可使用逗号)统一使用顿号,没有必要再规定例外的用法,增加人们学习、掌握标点符号用法的难度。否则,相同性质的词语之间,有时要加顿号,有时不能加顿号,不仅显得不统一,容易导致读者产生疑惑,而且也不方便对规则的记忆。
因此,建议新版国标删去这项规定。
二、关于连接号
1995年版的国家标准规定连接号有四种形式——一字线、二字线、半字线和一字浪纹线。对此,林穗芳先生(2000)在《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一书中已经指出,连接号实际上还有一种形式——三分线()。新版国标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规定连接号的形式有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三种。这一修改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二字线容易与破折号相混,而半字线容易与数学中的负号(减号)相混。
然而,新版国标关于连接号用法的规定尚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新版国标正文的4.13.3.2规定,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和“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有时也可用浪纹线”。在1995年版的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中,曾经规定:“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该国标的2011年版修订本中,将此规定改成“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可采用浪纹式连接号‘~或一字线连接号‘—”。这样,虽然两个国标的规定保持了一致,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语句发生歧义。如:
【例3】那个小区中建有顺次排列的15幢楼房,其中的4—5幢安装了这种型号的电梯。
【例4】这部词典的篇幅适中,如果抓紧启动,作者撰稿的时间为6—8月,就可按计划准时出版。
例3中,“安装了这种型号的电梯”的楼房究竟有几幢?是从第4幢至第5幢共2幢,还是大约有四五幢?两种理解都可,显然有歧义。例4中的“6—8月”,是说从6月份到8月份共3个月时间,还是说需要半年多。同样也不够明确。
标点符号的使用若导致语句有歧义,那就应该修改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定,以保证语句意思明确。其实,1995年版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提出的规则,近年来在我国新闻出版界已经得到广泛执行,从而保证了出版物的表意准确。现在将之取消,改成容易产生歧义的规则,可说是国家标准制订中的“倒退”。
当然,1995年版的两个国家标准,在连接号的用法上确实说得不够清楚。其实,完全有可能用十分简洁的语言将这两种连接号的用法区分清楚:
一字浪纹线形式的连接号,用于连接可以用“多少”或“大小”来衡量的概念,通常是基数词表示的数值范围。
一字直线形式的连接号,用于连接可以用“先后”或“上下”来区分的概念,通常是用序数词表示的序次范围,以及用地理名称表示的地域、空间起止范围。
按照上述规则,“4—5幢”就表示排在第4、第5位的2幢楼房,而“4~5幢”表示楼房的数量有四五幢;“6—8月”就表示从6月份到8月份的3个月,而“6~8月”表示7个月左右。
此外,新版国标对短横线使用范围的规定,是采用列举的方式说明。除了说明“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外,还说明用于标示“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的编号”,门牌号码、电话号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年月日等“号码”,“产品的名称和型号”,“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的分合”,比较琐碎。实际上,需要用到连接号的化合物名称、汉语拼音、外来语,原本也就是复合词,而作为产品型号、各种编号的字符串,也是在整体上表示某种意义,同样具有复合词的性质。因此,关于短横线的使用规则,可以先概括为“用于复合词(或具有复合词性质的字符串)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以弥补可能列举未尽的缺陷,然后再具体举例,以方便人们理解。
这样,用三条比较简明的规则就可以将三种形式的连接号的用法说明清楚,十分方便人们记忆,在语言实践中就不大会发生错误。
当然,一字直线容易与汉字“一”相混,尤其是在使用黑体、等线体、圆体等字体时。所以,在用汉字表示序数词时,建议改用汉字“至、到”等连接前后两个部分,或者在序数词前加上“第”字,以免读者误解。如“五至八课”或“第五—第八课”。
三、关于省略号
1995年版国标《标点符号用法》中关于省略号使用规则的说明比较简单,并且没有涉及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符号用法。新版国标不仅增加了标示重复词语的省略、标示语意未尽、标示说话中的沉默不语和标示特定成分的虚缺等几种用法,而且还在附录A的A.9中专门说明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什么的”等词同时使用,在附录B的B.2.4中列出“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用法”条款。修订者的这些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关于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用法,新版国标的规定似不太妥当。
新版国标规定:“省略号之前通常不用点号。以下两种情况例外:省略号前的句子表示强烈语气、句末使用问号或叹号时;省略号前不用点号就无法标示停顿或表明结构关系时。省略号之后通常也不用点号,但当句末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时,可在省略号后用问号或叹号;当省略号后还有别的话、省略的文字和后面的话不连续且有停顿时,应在省略号后用点号;当表示特定格式的成分虚缺时,省略号后可用点号。”列出的示例有:
【例5】想起这些,我就觉得一辈子都对不起你。你对梁家的好,我感激不尽!……
【例6】他进来了,……一身军装,一张朴实的脸,站在我们面前显得很高大,很年轻。
【例7】这,这是……?
【例8】动物界的规矩比人类还多,野骆驼、野猪、黄羊……,直至塔里木兔、跳鼠,都是各行其路,决不混淆。
【例9】大火被渐渐扑灭,但一片片油污又旋即出现在遇难船旁……。清污船迅速赶来,并施放围栏以控制油污。
【例10】如果……,那么……。
这条规则的弹性颇大。因为“不用点号就无法标示停顿或表明结构关系”和“省略号后还有别的话、省略的文字和后面的话不连续且有停顿”的情况,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大的,不同的人对此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在语言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这就会使写作者和新闻出版业的编辑、校对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陷入尴尬,难以判定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用得正确与否,只能在省略号的前面和后面有时加标点、有时不加标点,造成混乱。
从文字与标点符号的关系来看,前者作为词语的书面形式,是处于主要地位的,能够表达一定的信息内容,而后者是附属性的,仅是标示语流中在相应词语之后是否要有停顿,或者标示词语的语气、性质、在句子中的作用等。可以说,文字脱离标点符号仍能起到传递信息内容的作用(虽然有时存在难以准确判读的弊端,就如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字作品那样),而标点符号脱离文字就毫无价值,一堆单纯的标点符号不能传递任何信息。因此,在书面语言中,省略号的作用主要是标示语句中文字的省略,而作为文字附属物的标点符号,应该随同文字同样处理。根据这一认识,笔者建议将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用法改成如下两条:
其一,省略号之前的部分,均保留原样,不论这些文字的末尾是否有标点。
其二,省略号之后,按语句内容结构分别处理:除了问号、叹号外的其他点号均不保留;标示词语性质的引号、括号、书名号、连接号等标号和兼起标号作用的问号、叹号,如其所标示的词语仅部分省略,予以保留,已全部省略的则不保留,但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时,仍保留后引号。
这是因为:省略号之前若有标点,则该标点附属于其前不列入省略范围的文字,自然不应省略;点号主要表示在其附属的某个词语后应有停顿,如所附属的文字已被省略,则其就不能独立存在,自然也应该同时省略;具有特定语气、性质的文字仅有部分被省略,主体部分尚存在并仍需要表示其语气、性质,附属于其的标号就理当存在。
按上述规则,则例5—例7中的标点使用合理,而例8—例9中省略号后的点号就宜删除。至于例10,则是专门用于表示句型结构的,其中的省略号并不表示这里省略了什么文字,而是说明在语言实践中可以用相应的合适文字取代省略号部分。所以,在语言实际中不会出现这样的语句,可以作为一种例外,不列入上述规则的适用范围。
此外,省略号后保留标号的情况还有:
【例11】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例12】《文汇报》曾发表一篇文章《如果“闰土”有知……》,说的是……
【例13】她介绍时用了一连串比喻(有的状如树枝,有的貌似星海……),非常形象。
笔者以为,上述规则比较简单明确,在语言实践中容易把握运用,有利于省略号使用的统一规范化。
四、关于括号
新版国标列出的括号形式有圆括号“( )”、方括号“[ ]”、六角括号“〔 〕”和方头括号“【 】”四种,与1995年版相同。实际上,括号的形式应该还有空心方头括号“ ”、尖括号“〈 〉”和花括号“{ }”(又称“大括号”或“总括号”)。其中,尖括号易与单书名号混淆,且通常仅用作辞书中的标记符号,而花括号一般仅见于各种数学式或挂线表格(把分列数行的文字统括为一组),在一般文本中极少见。国家标准不列出这两种括号形式,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遗漏空心方头括号,则是不妥当的。这种括号形式还是有一定使用频率的,只不过稍亚于实心的方头括号“【 】”。因此,建议新版国际修订时补上。
括号的主要形式是圆括号,使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新版国标正文4.9.3.1那样,要求标示注释内容、补充说明、订正文字、补加文字、序次语、引语出处、汉语拼音注音“均用圆括号”,则是规定得过于死板,不利于实际应用。
首先,括号的用途有许多种,而有时在同一篇作品内,为了区分括号所标示内容的性质,需要使用不同形式的括号。譬如,在创作翻译作品时,有时译者需要对其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注释。这时,为了避免与原文中本来就有的注释相区别,就需要采用不同形式的括号。再如,在引用古籍时,有时需要既对原文中的某些文字进行解释,又要补加文字使前后文义贯通。这时也宜使用不同形式的括号。林穗芳先生(2000)的《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一书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例14】《论语·公冶长》:“〔子贡〕对曰:‘赐(子贡)也,何敢望回(颜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其次,对序次语和汉语拼音的标示,也不一定就应该“均用圆括号”,使用其他形式的括号应该也是可以的。譬如,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T 7714—2005)就规定,参考文献表中“各篇文献序号可用方括号”。国家语文规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说明”中,也有如下用例:
【例15】……3.方言土音(如“归里包堆〔zuī〕”、“告送〔song〕”);……5.音变现象(如“胡里八涂〔tū〕”、“毛毛腾腾〔tēngtēng〕”);……
况且,序次语和汉语拼音都可以不用括号标示。
第三,在文字作品中,包括括号在内的各种符号的使用需遵循一定的体例层次原则,即处于同一层次、起相同作用的符号应该使用相同的形式。人们大多习惯在第一层次使用圆括号,遇到在括号中还需套用括号时,再灵活使用其他形式的括号。新版国标比较刚性地规定前述几种情况“均用圆括号”,就会导致在需要套用括号时,因处于第二层次的括号只能用圆括号,作品中其他各处的第一层次括号就必须改成其他形式。一旦第一层次使用的括号按新版国标规定也是要用圆括号的,写作者或编辑、校对人员就面临着要么容许括号的使用与新版国标的规定不符,要么容许作品体例不统一的两难困境,无法解决。
考虑到语言实践中的这些情况,建议新版国标修改圆括号的使用规则,将“均用”改成“可用”,就如新版国标中关于方括号、六角括号、方头括号的使用规则说明那样,作为推荐性的规则。这样,既可以让人们在一般情况下统一遵循,使标点符号的使用体现基本规范,又可以让人们在个别的具体情况下灵活处理,以保证语言文字交流的准确性,而体例也有相对的完整性、一致性。
另外,新版国标对括号如何套叠使用没有具体的说明。这容易导致人们在语言实践中各行其是,显得不够规范、统一。为此,笔者建议:考虑到作品中广泛采用圆括号作为第一层次的括号,可规定在其中还需套用括号时宜采用六角括号;在套叠层次多于两层时,可仿照书名号、引号的套用规则,交替使用圆括号和六角括号。这是因为:人们已经对数学式中括号的高低等第(依次为花括号→方括号→圆括号)十分熟悉,不宜更改;方头括号的形体明显“重”于圆括号,也不宜将其置于圆括号之下;在可选择的括号只有两种形式时(如书名号、引号那样),容许交替使用这两种括号可以使规则简单明了,便于掌握,也不大会造成阅读者的困难,毕竟需套用三层以上括号的情况,在语言实践中是比较罕见的。
五、关于引号
新版国标附录A的A.7“引号用法补充规则”规定:“‘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名,宜用引号标引。”也就是说,对丛书总名称的标示宜用引号。相应的示例有:
【例16】“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例17】“中国哲学典籍文库”
【例18】“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
笔者以为,这一规则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丛书是多部独立作品的集合体,而不是单独的一部作品(丛书不属于汇编作品),不宜用专门用于标示作品名称的书名号。然而,新版国标在对丛书名称做这样规定的同时,在正文4.15.3.2中说明应该用书名号标示的对象时,却在“示例”中又列入“《社会广角镜》(栏目名)”。这就有些自相矛盾了。因为栏目的名称与丛书的名称具有相同属性,都是指称包含若干独立作品的某种作品集合体,而不是指称一部单独的作品。所以,笔者建议,对栏目名称也应该使用引号标示。
新版国标正文4.8.3.6规定:“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根据这项规定,各种带月和日的事件、节日名称等,都要给词语中的“月、日”部分加上引号。然而,在语言实践中,这类词语有时是不需加引号的,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的4.2.3和5.1.6下,就有不加引号的示例,如:
【例19】五四运动 五一国际劳动节
可见,新版国标的这一规定表述不够明确。笔者建议:既然新版国标正文4.14.3.5已经说明“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用汉字数字表示时,只在一、十一和十二月后用间隔号;当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月、日之间均用间隔号(半角字符)”,再参照《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中的规定和示例,新版国标的这项规定就可改为“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对用了间隔号的月、日部分应该加引号;如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节日本身,也可连同事件、节日一起标引”。这样,就可以明确:对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名称,如果月和日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或者月和日用汉字数字表示且涉及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的,都应该在数字前后加上引号;必要时也可将表示事件或节日的部分一起置于引号内;在其他情况下,可以不加引号。
六、关于标点符号的占位宽度
新版国标对各种标点符号的占位宽度做了规定,但其中有些规则与示例自相矛盾,令人无所适从。
前引新版国标正文4.14.3.5的规则中,称“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月、日之间均用间隔号(半角字符)”,而正文5.1.7更是明确规定:“间隔号标在需要隔开的项目之间,占半个字位置,上下居中,不出现在一行之首。”但是,该国标无论是在说明间隔号的形式时,还是在展示其用法的示例中,列出的间隔号都明显是占了一个汉字的位置,如下面的版面扫描图所示:
从以往的出版工作实践来看,间隔号一直是用全角形式的(即占一个汉字的宽度),用半角形式会导致文字之间的距离过小,且易与脚点“·”混淆。所以,新版国标增加这条规则是不合适的。
新版国标规定,连接号中的“短横线比汉字‘一略短,占半个字位置”。实际上,短横线就是林穗芳先生说的“三分线”(出版印刷行业中有时又称“三开线”),并没有这么长。林穗芳先生的著作中已经很明确地说明,“长度为字的全身的三分之一,相当于西文的连字符”。新版国标列出的示例中,短横线的长度也是如此,如下面的版面扫描图所示:
不难看出,这些示例中阿拉伯数字的宽度相当于半个汉字,而短横线连接号比阿拉伯数字还要窄,只有一个汉字的三分之一。这种形式是出版印刷行业已经约定俗成的,各种计算机字库中也采用这种形式。可见,新版国标的规定不妥,容易导致人们将短横线误作半字线,造成混乱。因此,笔者建议改成“短横线的宽度相当于一个汉字的三分之一”。
新版国标正文5.1规定“浪纹线占一个字位置”,是有必要的,因为编辑出版工作实践中经常发现有误用半字形式的,并且往往由于计算机字库的兼容性不到位,浪纹连接号不是上下居中,而是居于上部。规定两个问号或叹号(或一个问号和一个叹号)连用时,共同占一个字的位置,也是比较妥帖的。不然,标点符号之间的空距会显得过大,字行因此而显得过于稀疏,不大美观。然而,规定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单独使用的问号,叹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后两个部分,都应该占一个字位置,就有些不妥了。
在编辑出版工作中有个称为“开明制”的标点符号排版传统规则,其要点是:句末点号用全角,句内点号及标号用半角,连续的两个标点符号都用半角。新版国标本身实际上也采用了这个规则,如下面的版面扫描图所示:
新版国标所制订的规则,自己都难以执行。况且,这种情况并不限于上面列出的个别例子,而是通篇如此,也难以用新版国标正文5.1.11关于“在实际编辑出版工作中,为排版美观、方便阅读等需要,或为避免某一小节最后一个汉字转行或出现在另外一页开头等情况(浪费版面及视觉效果差),可适当压缩标点符号所占用的空间”的说明来解释。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些规则不大切合实际。
从现在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种软件所带字库中,句内标点的占位宽度不尽一致,有的是半角,有的是全角,甚至在同一种文字处理软件中,也因所用输入法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状况。如果要求统一执行新版国标的规则,那么,不少软件的字库都要修改,而相应的软件都已经有许多用户,很难都进行十分到位的修改。考虑到标点符号的占位宽度并不会影响信息的准确交流,而且在编辑出版工作实践中,有时还需要通过调整标点符号的所占空间来进行缩行、伸行等处理,笔者建议,国标中对这些标点符号的占位宽度可以不做比较刚性的规定,而改成“一般可占一个字的位置,也可仅占半个字位置,但在同一部作品中,宜尽量统一”。
本文主要是对新版国标中的一些规则进行商榷,笔者的建议不一定正确或不尽妥当,还望学界人士共同讨论。除了本文中提出的问题外,从标准类出版物质量要求的角度来分析,新版国标还存在不少瑕疵,甚至是较为严重的错失。因这类问题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笔者当另文分析[1]。
附注
[1]因这类问题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笔者当另文分析(见《国家标准的起草和编辑出版应审慎——2011年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指瑕》,《科技与出版》2014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林穗芳.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戚雨村,董达武,许以理等.语言学百科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3.袁晖主编.标点符号词典.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李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