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克,李 莉
贸易发展是促成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最直接、最基础的推动力。历史上,无论是近代的英国、美国,还是现代的日本,这些国家其货币的国际化在初期都是从国际贸易交易货币萌发的。国际交易货币的主要功能包含定价货币、支付货币、结算货币和计价货币。
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贸易进出口商的汇率风险管理研究蔚然成风。在这个大背景下,学术界围绕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的选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经验看,国际贸易和计价货币选择模式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Grassman(1973)根据1968年瑞典和丹麦贸易计价货币的使用情况,研究并得出了Grassman规律——即国际贸易中存在使用出口国货币支付的“基本对称”现象。究其原因,他认为出口商有更强大的讨价还价能力。Magee(1973)则认为出口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强大反映了出口商品专业化程度要比进口商品高。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微观市场主体在国际计价结算货币选择上存在一定的惯性。至于原因,Krugman(1984)认为贸易对手的相对规模可能更加重要。Bacchetta和 Van Wincoop(2005)认为,出口商如果在出口目标市场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或出口产品的差异程度越高,出口商越倾向于使用本国货币计价。
除了使用出口商所在地货币外,Krugman(1987)和 Dornbusch(1987)识别了国际贸易中使用销售市场的当地货币结算的情形(进口商所在地货币)。Friberg Richard(1998)在计价货币选择理论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他的结论认为,当出口国汇率波动较大、出口所占市场份额较小,或进口国是一个工业化的贸易大国且具备发达的金融市场时,进口国的货币更倾向于被选择作为计价结算货币。为了从微观视角更好地展开分析,Goldberg和Tille(2008)构建了“三个国家+三种货币”的局部均衡模型。他们的研究认为,当需求富有弹性或者出口目标市场存在竞争性替代品时,出口商将选择使用与竞争对手相同的货币定价,以此来限制由于竞争对手商品价格变化而引起的市场波动。
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贸易计价货币主要依仗美元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解释这个问题,McKinnon(1979)从产业特征的角度研究了产品差异化对于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他的结论认为,生产差异化产品的出口行业有能力施加更大的市场力量,因此必然会通过选择对自身更加有利的结算货币来转移汇率风险。相反,生产同质产品(例如,初级产品)的出口行业通常会选择单一的、低交易成本的货币来完成结算。Rauch(1999)进一步区分界定了“有组织的交易所交易的商品”和“参考定价的商品”两大类同质产品。按照 Mckinnon(1979),Rauch(1999),Ito 和 Chinn(2013)等的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产品结构和行业特点决定了其计价货币模式偏倚于美元或其他主要的国际媒介货币。
国内一些学者更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贸易发展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例如,赵星文(2010)认为,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区域结构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客观条件,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和升级,既增强了贸易竞争力,也巩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贸易基础。
普遍的观点认为,贸易发展推动货币国际化,反过来,货币国际化会促进贸易发展。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贸易发展促进货币国际化走得更远还是货币国际化促进贸易发展,要从中寻求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可能是徒劳的。这两种进程相互依存并自我强化,才是更合理的解释。
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4年进出口贸易额达1.1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9年进出口贸易额达2.2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体。2013年,货物进出口贸易额达4.16万亿美元,货物贸易金额占世界比重的12%,成为货物进出口贸易第一大国。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30万亿美元。从贸易差额看,自1994年以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货物贸易基本保持顺差的常态。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差额 (顺差)累计达3825亿美元。
我国的贸易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自2009年试点以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来自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总额6.55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结算金额5.9万亿元①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币银行官网,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http://www.pbc.gov.cn/publish/goutongjiaoliu/524/2015/20150115091411484569100/20150115091411484569100_.htm l。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中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占全部跨境收支的比重已接近25%,货物贸易进出口的人民币结算比重则超过15%,与我国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达到174个。
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跨境人民币结算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
第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以贸易结算为主,直接投资结算为辅。数据显示,2014年,银行累计办理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中跨境贸易结算占86.2%,直接投资占13.8%(见图1)。其中,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以货物贸易结算为主,服务贸易结算为辅。
图1 2014年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结构
第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额小于实付额。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比(实收额:实付额)从2010年的1:5.5逐年下降,实收额和实付额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到2013年达 1:1.46。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为6.55万亿元,实收2.73万亿元,实付3.82万亿元,收付比为 1:1.4(见表 1)。
表1 2009年7月至2014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收付比
第三,人民币在我国进口货物贸易结算中的比重高于其在出口货物贸易结算中的比重。我们发现,2010年至2014年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比重逐年上升,但进口结算比重高于出口比重的基本态势没有太大变化 (见图2)。据估算,2014年,人民币在我国进口货物贸易结算中的比重约为31.7%,在出口货物贸易中的比重约为19.0%①相比货物贸易而言,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金额较小,这里,我们只采用了相关年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进行估算。其中,2010~2014年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额(人民币)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人民币进出口结算金额的数据来自表1。。
图2 2010~2014年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重
上述特点揭示了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中存在的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首先,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占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比重高,这反映出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仍主要服务于贸易功能,其在投资和金融领域的国际化程度明显不足。其次,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比的基本特点折射出这些年贸易路径下的人民币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最后,我国出口贸易中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比重与世界头号出口大国的贸易地位不符。显然,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以制造业兴起作为源动力的国际贸易是很多国家推动其货币国际化的初始途径。其中,贸易结构是决定国际计价结算货币地位的重要因素。这里,我们将围绕中国的贸易结构现状从实体经济的微观角度分析贸易路径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潜力。
目前,中国的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包括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进口以资源型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为主。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在出口方面,2014年我国初级产品出口总额为1127.0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而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为2.23万亿美元,占比达95.2%。在进口方面,2014年我国初级产品进口总额达6474.4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3.03%,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总额为1.31万亿美元,占比为66.97%。
根据Grassman规律,出口商的贸易议价能力越强,越倾向于使用出口国货币作为贸易计价结算货币。日本的经验表明,出口商品的资本技术含量越高,在国际贸易中使用出口国货币结算的可能性越大。在1980~1990年间,日本工业制成品出口中SITC7大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一直在60%~70%之间波动,而同一时期日本出口贸易结算中,日元替代美元的迹象明显,日元在日本出口贸易结算中的比重稳定在35%~40%之间。从我国的情况看,2002~2014年期间,除少数年份外,在各类工业制成品②在SITC分类标准中,5~9类归为工业制品,其中第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第8类(杂项制品)归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制品,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和第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归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制品,第9类(未分类的商品及交易品)比重很小,一般忽略不计。出口中,SITC7类的出口比重基本维持在40%~50%之间(见图 3)。
图3 1995年至2014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SITC5-8)结构
显然,现阶段我国工业制品出口中SITC7大类的比重低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这至少说明现阶段我国出口商品的资本技术优势不够雄厚,出口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还不够强大。
在进口领域,自2009年以来,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相对稳定——初级品占进口商品的1/3,工业制品约占2/3。总体上看,我国的进口商品主要分为三大类:资源型商品(例如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等)、用于加工贸易的半制成品或零部件例如汽车零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
我国当前的进口商品结构从以下两个方面制约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比重的提高。一方面,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中,外国供应商的技术优势极大地限制了国内贸易商的议价能力。从单一产品看,集成电路(芯片)是我国目前进口额最大的高新技术产品。2013年我国芯片进口额高达2312亿美元,占同期进口总额的11.9%。事实上,外国出口商实际掌握着合同计价结算货币的决定权。从选择策略看,外国出口商选择使用出口国货币或其他主要媒介货币(如美元)更便于管理其汇率风险,降低汇兑成本。而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是吸引外国出口商愿意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一个重要诱因。另一方面,在资源型商品进口中,尽管在一些主要进口商品市场上我国的进口份额足以让国内的贸易商掌控合同计价结算货币的决策权。然而,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资源型初级产品主要采用媒介货币定价的模式。这些初级产品的全球贸易市场广泛接受和参考以美国和英国为核心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定价中心的基准报价。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有色金属期货合同、美国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CME)的农产品期货合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和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能源和金属期货合同的成交价格被广泛作为世界大宗商品贸易的基准价格。实践中,这些期货合同一般采用美元作为媒介货币。
与美国、日本相同,人民币国际化萌发于中国贸易顺差规模较大时期。在贸易路径下,国际货币境外投放(国际货币的供给)的重要渠道是该国对外贸易进口,而境外国际货币的回流主要通过货币发行国的出口贸易。如果想通过贸易路径扩大国际货币的境外流动性供给,那么货币发行国就必须扩大进口规模,走贸易逆差的道路。这也是“特里芬难题”的主要论断。
通过分析我国货物贸易差额地区结构,不难看出,人民币国际化初始阶段倚重贸易的做法顺应了我国贸易逆差周边化分布的特征(见图4)。现阶段,我国对不少周边国家和地区一直保持着贸易逆差,例如韩国、中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贸易路径是我国向这些地区输出人民币的主要渠道。事实上,在很多周边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已经可以和美元一样自由流通,并成为双边贸易结算的主要币种。
图4 2009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国贸易差额月平均值国别结构
相比之下,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集中在美国、中国香港和欧盟。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大规模贸易顺差不利于贸易项下人民币的境外输出。因此,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民币输出的路径更加多元化,除了贸易之外,金融、投资都是重要的补充渠道。
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其他性质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和其他)的发展并不均衡。图5显示,自2009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进出口比重持续缓慢下滑,相反,其他性质企业的进出口比重呈现上升态势。来自万得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进出口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占46.73%,其他性质企业占37.03%,国有企业占16.24%。其中,在货物进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其他性质企业和国有企业占比分别为48.22%、28.08%和23.69%;在货物出口总额中,三类企业的占比分别为45.55%、44.03%和10.42%。
图5 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国进出口贸易主体结构
显然,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中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在贸易和投资的计价收付方面,外商投资企业的决策权往往掌握在国外母公司手中。用母国货币或第三方媒介货币进行结算,不仅能够降低汇率风险,减少运营成本,而且还便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其现金流量管理。选择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即使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外资企业仍将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加之,境外人民币交易金额较小,交易成本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类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特别是近期,市场担心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大,导致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不断强化。在这个大背景下,这部分企业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意愿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和外商投资企业相比,尽管国有企业和其他性质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中没有来自跨国公司资金管理的外部约束,但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不断扩大的今天,贸易合同计价结算货币的选择仍然关乎其经营成本的高低。实践中,很多企业通常利用香港离岸市场和大陆市场之间的人民币汇差进行跨境关联交易以管理日常经营中的汇率风险。其结果,来自市场微观主体的套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人民币结算比重的波动。
对外贸易按照贸易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额呈增长趋势,但贸易占比逐年下降。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4年,我国加工贸易额从1.05万亿美元增加到1.41万亿美元,同期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47.6%下降到32.7%。
与一般贸易不同,加工贸易的料件来源和成品销售都与国外市场关系密切。实践中,加工贸易主要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贸易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来料加工的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都由同一个外商负责提供和销售,实际跨境结算的金额占比很低。鉴于此,我们将重点对进料加工贸易下的跨境结算问题展开分析。众所周知,进料加工贸易模式下,进口料件的外国供应商通常不是出口成品的外国买方。因此,料件进口和成品出口两个环节都按照一般贸易方式付款结算。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占主导地位。据测算,2014年,我国进料加工贸易额达1.22万亿美元,占加工贸易的86.5%。由于我国贸易商的议价能力较弱,进口料件合同和出口成品合同的支付条款更多的取决于外国贸易商。第二,外商独资企业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外商独资企业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比重在70%以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加工贸易自身的特点及我国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现状不利于微观层面推动贸易路径下人民币的国际化。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中国以贸易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始路径选择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积极的时代意义。然而,中国的贸易结构现状制约了贸易路径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潜力。中国只有在优化贸易结构的同时,另辟蹊径,从金融、投资、国际货币合作等多个角度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走得更远。
要从根本上增强我国出口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需要切实优化我国目前的贸易结构。在产品结构上,增强出口商品的技术优势,提高出口商品的异质性。争取有针对性的在高附加值、竞争力较强的商品出口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在贸易主体结构上,尤其要提高国有和其他性质企业的出口议价能力,并注重对其进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专业培训和宣传,提高其汇率风险管理的实践水平。
我国在很多大宗商品进口市场上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例如,大豆、原油、铁矿石等。这给我国进口商提供了增强议价能力的基本条件。短期内,可以尝试与新兴经济体合作,建立一些区域性的大宗商品交易定价中心,引入人民币定价。从局部打破以美国和英国为核心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定价中心的格局,积少成多,逐渐确立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主导地位。
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一国货币要从国际交易货币走到国际储备货币,单独依靠贸易途径是很难实现的。从长远看,人民币国际化要实现国际储备货币的目标既要立足当下的贸易路径,还要不断扩大金融投资路径,以理顺人民币国际大循环的关系。现阶段,应深化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同时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配套措施,提高人民币清算系统的覆盖程度和运行效率。
[1]赵星文.人民币国际化的贸易发展驱动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0,(18):37.
[2]王国刚.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目的[N].上海证券报,2014-06-03.
[3]于恩锋.国际贸易中选择计价货币的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的经验比较 [J].对外经贸实务,2013,(03).25~29.
[4]曹红辉.人民币区域化的新进展及发展态势[J].中国金融,2008,(10).44~45.
[5]史龙祥,王乐,王黎,谢文斌.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人民币贸易结算路径风险研究[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4,(7):28~37.
[6]国民经济研究所.透视跨境人民币收付平衡之表象[EB/OL].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13,4.
[7]阎屹,马新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新金融,2013,(12).38~43.
[8]Friberg R:In which currency should exporters set their pric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1):p.59~76.
[9]Hiro Ito,Menzie Chinn,(2014):The Rise of the“Redback”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Invoicing Currencies.ADBI Working Paper Series.April,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