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封望”条释义辨正

2015-05-11 17:16胡勃
辞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封地汉语大词典开平

胡勃

封望”是与中国古代封爵制度密切相关的一个词,《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解释为“谓以封地为籍贯”,并举两例:

(1)宋欧阳修《欧阳氏图谱序》:“询之子通,仕于唐,尤显,皆为名臣。其世居长沙,犹以渤海为封望。”

(2)明叶盛《水东日记·开平王祠》:“而是邦又其封望所在,请易为开平王祠。”

《汉大》对“封望”的解释有误。

先看例(1):此例说,欧阳询和其子欧阳通,在唐朝做官,并为名臣显贵。尽管他们居住在长沙已经好几代了,但仍旧是以渤海作为“封望”。据史载,欧阳询的爵位是渤海县开国男,欧阳通先为渤海县开国男,后进封渤海县开国子。可见,“封望”在此例中,就是指爵位前的地名“渤海”。但既然“世居长沙”,为什么“犹以渤海为封望”,“渤海”之于欧阳父子是什么关系呢?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准确理解“封望”词义很有必要。

中国古代封爵,常有在爵位前面冠以地名的。唐以前,特别是三国以前,爵前地名通常可以视为封地,受封者享有与其封地有关的程度不等的权利。但到了唐朝,由于制度变迁,爵前地名大多已经和受封者的权利没有关系了,严格讲,并不能看成是受封者真正的封地或是“食邑”。

魏晋到唐朝这段时期,世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门阀望族因其血统出身享有许多政治经济特权。人们把每郡显贵的世族称为郡望,意为“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辞海》“郡望”条),如陇西李氏、太原王氏。

在以上背景下,唐代大量的封爵是以受封者的郡望地名加在其爵位之前的。唐《元和姓纂》序曰:“使条其源系,考其郡望,子孙职位,并宜总缉,每加爵邑,则令阅视,庶无遗谬者矣”,即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为什么要“考其郡望”呢?因为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进入隋唐,由于社会动荡,人口迁徙,籍贯和郡望分离的情况非常普遍,很多人的族系来源、郡望何处已经弄不清楚了。这里我们需要区分籍贯和郡望的概念。笔者阅读大量唐代文献墓志得出的结论是:表“籍贯”的“贯”可单用,或组词为“本贯”“附贯”“寄贯”。其中“本贯”一般就是指“原籍”,往往是指近几代人生活的地方;表“郡望”的“望”也可单用,或用做“本望”“姓望”“族望”“郡望”,在指望族所居之地时,这几个词意思是一致的。“望”比“贯”可追溯得更远,如:

望本天水……贯移上国,今则长安高陵人也。(《唐代墓志汇编·昭成寺尼大德三乘墓志铭》)

其先望在天水,贯居秦州……今权居孟州,即为河阳县人也。(《唐代墓志汇编·唐故尹府君朱氏夫人墓志铭并序》)

其先本贯苏州,望于南阳,今居扬州人也。(《唐代墓志汇编·大唐故邓府君墓志铭》)

《汉大》例(1)中,欧阳询“世居长沙”,“长沙”可称为他的“本贯”,而他的“望”是在“渤海”,根据唐代封爵习惯,其“犹以渤海为封望”是很正常的。宋代继承了唐代的这一习惯,如规定“群臣母妻所封郡县依本姓望封”(《宋史·职官志》),但是宋代已经不像唐代那样讲究郡望出身了。这也许正是欧阳修发出祖辈“犹以渤海为封望”感叹的原因吧。

大致了解了唐宋以前封爵的有关情况,我们再审视辞书中该词的释义:如果说“封望”是“封地”,不严格地讲,倒是可以解释得通,但解释为“谓以封地为籍贯”则是在解释例(1)这句话的意思了。即便如此,这个表达也有问题。欧阳修原话是:“其居渤海者,仕于晋,最显曰建,字坚石,所谓渤海赫赫欧阳坚石是也。建遇赵王伦之乱见杀。其兄子质以其族奔于长沙,由是子孙复居于南。仕于陈者

,威名著于南海。之孙曰询,询之子通,仕于唐尤显,皆为名臣,其世居长沙,犹以渤海为封望。”这段话讲到了渤海欧阳氏的显赫,以及后世对渤海郡望的认同。《汉大》的释义“谓以封地为籍贯”是把封地渤海认作了籍贯。其不准确表现在:一,用“籍贯”这个词不准确。欧阳询父子虽然认同他们渤海后裔的身份,但不是把渤海当作“籍贯”,而是以渤海为“郡望”(或说“本望、姓望”)。二,即使把“谓以封地为籍贯”的“籍贯”改为“郡望”,仍然违背了逻辑。因为唐代封爵,一般是先要“考其郡望”,再以郡望作为爵前的地名(也就是“爵邑”)。既封某邑之爵,就代表了之前对其“郡望”已进行了确认。是先有“郡望”,后有“爵邑”。按辞书释义的表达,岂不是倒置了因果关系?

《汉大》的释义用来解释例(2),问题更大。例(2)所讲的开平王是明初名将常遇春,其于开平一役将元朝皇帝逐回漠北,而于回师途中病逝。朱元璋时代的开平卫位于内蒙古境内,到叶盛著此文的年代,已移治今河北张家口境内了,这些地方均和常遇春的籍贯或郡望无关。常遇春的“封望”为开平,应为纪念其在开平的战功。

所以,综合(1)、(2)两例,我认为“封望”是指爵前的地名。不严格地讲,可以说是“封地”,但它未必是实封之地。古书中有“爵邑”一词,有时可与“封望”通用。

《汉大》所举两例皆是名词,其实“封望”也可做动词。笔者找到的最早一例见于隋代墓志:

其先炎帝胄胤,封望于齐,地方五百。(《全隋文补遗·崔玉墓志》)

另一例是唐代墓志:

前时列土封望,谓曰金城人也。(《山右石刻丛编·申屠晖光墓志》)

两例的“封望”似指分封。但是应如何理解“望”呢?周世昌(1985)先生在《说“地望”》一文中,认为“望”有“地域” “地方”的意思,其依据主要是“望,郊之田也”(《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等记载。周先生的观点用来解释“封望”之“望”,可为一思路,但由于相关用例实在太少,难以进一步阐释。这里,笔者结合唐宋封爵制度的情况,试再为一释。笔者认为,如果把“封望”之“望”理解为“本望”“姓望”“郡望”之“望”,那么做动词用的“封望”则可理解为“封郡望”或“依郡望封爵”。做出这个推断是基于唐宋时期封爵制度的变化,不是实封一块地方,而往往是封一个郡望名号。唐代墓志中有 “厥土封列,望归陇西。正宗蕃衍,家其上党。”(《全唐文补遗·唐故太夫人董氏墓志铭并序》)的说法,很能说明“封”和“望”之间的密切关系,再有,前面提到的《元和姓纂》序中“考其郡望”的说法也能给我们启示。因此唐代之“封望”相比前代,含义可能更加丰富。又由于,“望”在唐代有和“籍贯”的“贯”相对应的意思,以此“望”为中心词,可组成“族望”“姓望”“郡望”等偏正结构的名词(此偏正结构的“郡望”指地方,和《辞海》释义有不同),因此,出现名词意义的“封望”也是很有可能的。果如此,则名词“封望”可理解为“所封之(郡)望”,以此义解释例(1)“犹以渤海为封望”更为贴切。不过,用它来解释例(2)就不合适了。在明代,中古时代的世族在政治上已不见踪迹,社会上也没有前代那样崇尚郡望的风气。在这种背景下,明代改变了唐宋依郡望封爵的做法。但是,我们可以认为例(2)是沿袭了前代把爵前地名称作“封望”的习惯。

古籍所见名词性的“封望”很少,宋代为最早,又考虑到唐宋封爵制度与前代的不同,以及“望”字有关字义在唐代的稳定性、构词的活跃性,故再拟名词“封望”词义:爵位前的地名。唐宋时,其多为官员的郡望。[1]

附 注

[1]后一句实是点出笔者所认为的词源,因“封望”在古籍中出现甚少,笔者不敢自必,乞请专家教正。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世博珍藏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韩理洲.全隋文补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4.吴钢,全唐文补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7.

5.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6.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周世昌.说“地望”.辞书研究,1985(5).

(复旦大学历史系 上海 200433)

(责任编辑 郎晶晶)

猜你喜欢
封地汉语大词典开平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楚国宗法封君的特点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从现存最早话本新词新义看《汉语大词典》晚收的词条及义项
古镇开平
“国家”一词的由来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敦煌碑刻文书词汇与《汉语大词典》释义缺失例举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