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破坏”滋养孩子的好奇心
成人对周围的事物习以为常,但在孩子眼里,世界却不是这个样子。幼小的他们因为涉世未深,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十分新奇的,都是他们试图探索或学习的对象,他们迫切地希望去认识甚至打开它们看个究竟。在这个探索过程中,破坏行为常常随之而来。试想,对于一个生活经验和常识不那么丰富的孩子而言,面对一个会发光、发声的玩具时,他怎会不好奇并希望打开探个究竟呢?更何况,玩具就是用来玩的,不走常规玩法的拆卸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由此,他们把小闹钟弄得七零八碎,把万花筒给敲开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类破坏行为从表面上看,是损坏东西,但对于孩子来说,得到的却是好奇心的满足。这种满足的体验要比被损坏的东西珍贵得多,好奇心是童心世界最宝贵的财富,是孩子探究世界的原动力,一个好奇心得不到滋养的孩子,是难以体验到探究的快乐,也就由此少了自觉探究未知世界的激情,这对于他们日后的成长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为了避免孩子“破坏”贵重的东西,家长可以对孩子的活动环境进行一定的归置,不希望孩子“破坏”的,就不要出现在他的视野里。
“破坏”助推孩子动作技能发展
孩子在独立性和动作技能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在“自发使用原理”的作用下,自然地去做一些运用这些技能的事情。比如把书撕破之类,这就形成了成人眼中的破坏行为。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只是尝试运用新习得的动作技能(如抠、撕、敲打等)而已。
还有的时候,孩子会想做一些“好事”,但由于动作技能尚未充分发展,出现难以自由地驾驭自己意志的情形,比如,想帮妈妈刷碗,却把碗给打碎了;想帮妈妈扫地,却把地板弄得更脏……这些破坏行为,也不是他们希望的,只是他们的动作能力局限,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而已。
遇到这种“破坏”的情况,家长再心疼或生气,也要谅解他们,不要责骂他们,以免他们失去了尝试的积极性。否则,当他们因为害怕“破坏”的后果变得缩手缩脚、不敢做这不敢做那的时候,其实也失去了锻炼自己动作技能的机会——就像学走路就难免摔跤、学游泳就难免呛水一样,很难想象一个平时不去动手的孩子会有很好的动作技能水平。
当然,包容孩子笨拙的“破坏”行为的同时,家长也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给孩子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不怕孩子破坏,但同时也要教他们如何珍惜物品、保护自己。比如,想撕的时候可以去撕广告纸,不要撕书;洗碗时如何避免被打碎的碗片割破小手等等。
“破坏”帮助孩子宣泄
积压的负性情绪
幼小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非常容易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进而积累很多挫败感,特别是当他们的要求总是被爸爸妈妈拒绝,自己又无力实现自我主张的时候。比如,想买棒棒糖,但妈妈不同意;想玩插座,但被爸爸制止时,就很容易经历负性情绪感受。
负性情绪压抑得久了,孩子就很可能选择对着其他物体宣泄积郁,比如,摔玩具或布娃娃。因为他们的社会化进程还没有完全展开,尚不懂得用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表达情绪,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局限,破坏东西往往是更直接的宣泄方式。
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要做的不是呵斥,而是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东西重要,负性情绪体验的疏导也很重要,否则,一旦积压下来,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但这种破坏东西的办法不是积极的情绪疏泄渠道,当孩子倾向于以这种方式宣泄情绪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他用更合理的方式来表达,比如,画出自己的愤怒、在运动中宣泄等等。
“破坏”是扩充知识经验的契机
有时候孩子破坏并非有意为之,而是他的知识经验还比较局限,以至于好心办了坏事。比如,怕小金鱼着凉,把小金鱼捞出来包进小被子里。再比如,见妈妈总是给他洗澡,就把小闹钟也放到水里洗澡。
这类破坏行为,虽然有造成损失的一面,但也有积极意义,至少对孩子来说,破坏的后果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教训,可以让他意识到那样做的代价,比如小金鱼缺水死了,小闹钟给泡坏了。家长也可以结合这些结果跟他们讲一些常识,为什么小鱼不能离开水、小闹钟的零部件浸在水里会损坏,这样,孩子就可以以一种印象更深的方式获得生活的知识和经验,减少发生类似事件的概率。
(陈昌喜摘自《现代女报》2014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