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长幸 彭威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定的背景和依据。
(一)“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是一部经济与资源此消彼长、社会与自然盛衰交替,充满了规律违背、反规律的历史。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全球自然资源的不断衰减和生态危机的持续显现,面对发展的紧迫性、生态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国际环保呼声的急切性,中国共产党应新时期时代号召,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内容,也是保障、夯实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所造成的客观现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遭受破坏,生态危机进一步加剧,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的雾霾天气、地下水等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群众反映十分强烈,自然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考验我国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大挑战。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会的的全面发展。
二是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深化改革的要求已十分迫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经济结构布局已势在必行。而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更高的文明形态彰显,同时,也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指南。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这已经成为推动下一轮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且这一系列行动都必须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产生,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进程上的重大进展,同时也是一种更为全面、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
三是全球性的环境与能源问题凸显,逐渐升级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环境保护备受关注,环保思想通过日益增多的各种绿色运动得到迅速发展并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环境中,中国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是日益增强的,这对中国塑造大国形象、树立国际话语权都是严峻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上总结了中国人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生态文明模式”的创造,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战略,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愿“共同承担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未来的理念,也是重塑中国世界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习近平同志“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产生既是执政党执政目的的内在需求,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逻辑必然。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最终提出的。它与各历史阶段的生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以维护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价值取向为核心的理性认识与政治活动,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的执政理念。生态文明的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近几年的雾霾、水污染等问题,足以表明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当代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存在性焦虑。同时,也对我国执政党提出了严峻考验。因此,“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产生就是执政党执政目的的内在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性完善。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共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明确目标。因此,2006年经济工作第四项任务就是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紧接着还提出了“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两大战略思想。自此,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已逐渐明晰,中共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完善为五位一体。这一发展过程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的发展地位和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
(三)“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源性发展
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中认为应合理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应该在追求更高效益的角度上来促进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欲速则不达。应当看到, 立足于追求高速度, 往往使资源绷得太紧, 整个经济生活没有回旋的余地, 不恰当的速度会对生产力发展产生一种破坏作用。”
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撰文针对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行了深度研究探讨,并采取和实施了系列的改革举措。2005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同志,就浙江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 “我们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不能走西方国家早期向外掠夺资源的道路; 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不能走建立在大量占有资源基础上的西方工业化道路; 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07年,习近平同志发表了《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文,文章主要提出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开幕式演讲上强调了亚洲各国的统筹管理和共同努力对于地区乃至世界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013年,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建立专业机构对于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浙江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认为必须抓紧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把建设生态省摆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树立“美丽中国”理念。
党的十八大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执政理念。“美丽中国”首先指的是一种优美宜居的自然生存环境,同时又表征了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体现了自然之美与社会之美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两个清醒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的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清醒认识”表明当前我国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任务十分紧迫、刻不容缓,表明了我国资源环境约 束日益趋紧,已经成为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也迫切希望能够解决环境问题。“两个清醒认识”提醒我们要理性地分析和看待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这就要求我们,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更需要改变发展理念,要做好打攻坚战和打持久战的准备。
(三)坚持保护优先。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保护优先方针,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党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对发展与保护关系的把握更加科学。保护优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实阶段的必然要求,标志着我国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我们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既注重末端治理,又强调源头预防,既不欠新账,又要多还旧账,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政策,把良好的生态系统保护起来。
(四)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划定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红线是生态安全的底线,是公众健康的底线,是可持续发展的底线。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谋划国土空间开发,是从时空的视角诠释生态文明,是用创新的思想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有利于遏制以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现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六)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