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

2015-05-10 01:22:29贾保文
天津经济 2015年7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差距天津市

◎文/马 琳 贾保文

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

◎文/马 琳 贾保文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天津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增长,虽然天津市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也逐渐扩大,但相对收入差距维持在较低水平,优于全国。本文首先回顾了天津市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轨迹,其次分析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正负效应,然后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方法,从定量上确定我国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天津市城镇化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积极作用日渐凸显。另外,地方政府的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化;政策影响

一、引言

城镇化建设不仅改变了中国的过去,而且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经济的发展不能忽视社会的公平性问题,城乡收入差距是衡量我们国家社会发展公平性的重要指标。城镇化进程已是大势所趋,但城镇化建设中城乡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严重的城乡差别将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抑制农村消费,社会摩擦增多,资源配置失衡,这必然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由此可见,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我国其他省份相比,天津市的城镇化进程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天津市城镇化水平较高,在全国具有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在过去近20年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天津市城镇化水平从1990年的54.4%增长至2011年的61.61%,意味着其城镇化水平从中期逐步向成熟期迈进。因此,天津市的城镇化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过程也可以作为其他类似城市城镇化演进的先例,为其他地区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更好地处理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大量学者就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影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研究者使用的数据、研究区间和演绎方法的不同,使得学者们得出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论。特别是关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是扩大效应还是缩小效应,目前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经典理论有Lewis、Todaro的二元经济理论。Lewis(1954)在其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中系统地介绍了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后经RanisandFei(1961)以及Todaro(1970)等学者的发展,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力,能以固定工资为城市部门提供劳动力。城市部门不断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农业的产量并不减少农民收入,使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水平。城市居民的收入则逐步增加,由此造成城乡劳动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当农村全部剩余劳动力消失以后,城市资本利润率下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农村人口的减少而提高,城乡劳动收入差别会随着城乡劳动生产率的趋同而逐渐消失。也就是说,在城镇化过程中,单纯依靠人口的流动,使得城乡收入差距先增加后减小。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将其他一些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的因素纳入其中。如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陆铭、陈钊,2004)、工业化(潘文轩,2010)、金融发展、对外开放(孙永强、万玉琳,2011)等。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城乡发展的均衡问题,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心到中国梦的实现。本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在天津城镇化的进程中,哪些因素引起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尤其是城镇化的发展对其影响程度如何?针对上述研究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二、天津市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

天津市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非农人口比重由 1990年的 56.04%提高到 2011年的61.61%,年均提高0.27个百分点。20年间,天津的城镇化进程主要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到1999年,这一时期的特征是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发展速度较快;第二阶段是1999年到2011年,城镇化发展速度加速,仍然呈上升趋势,2011年达到61.61%。

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天津市城乡居民收入也有较快的增长,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由1990年的1069元提高到2011年的11891元,22年间增长了11.1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1639元增长到2011年的26921元,22年间扩大了16.43倍。与城市居民收入相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市,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天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0年到1994年,这一阶段天津市城乡收入差距指数由1990年的1.53一路飙升到1994年的2.04。这主要和这一阶段的政策偏向有关。从1989年开始,天津市发展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这一阶段年均增长率为14.26%;相对来看,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这一阶段年均增长率为12.16%。因此,在这一阶段,天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拉大趋势。第二个阶段是1994年到2006年,这一时期城乡收入差距在波动中有所下降,从1994年的2.04降到2006年的1.79。该阶段天津开发区发展迅速,小城镇建设加快脚步,乡镇企业也同时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从1994年的1956元上升到2006年的6525元,年增长比率为12.39%;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485元,实际年均增速为11.23%,低于农村的增长速度,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同时,天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从2003年到2005年连续4年均保持在1.75左右,这表明三农问题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初见成效,收入差距的拉大得到控制。第三个阶段是2006年到2011年,这一阶段城乡收入差距又呈现出快速拉大趋势,城乡收入差距指数由2006年的1.79上升到2011年的2.26,高于历史最高水平。这一趋势与国家政策有很大关系。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这是国家给予天津最大的政策支持。这一阶段,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农村。

三、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

城乡收入差距是每个国家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著名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他的专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指出产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源在于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的生产方式和产品需求上存在的差异。

城镇化就是农业人口的非农化,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势必会影响收入结构的变动。因此,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就会存在一定的影响。总体来说,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为正效应,缩小城乡收入为负效应。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最终的综合效应方向尚不能确定。

图1 天津市城镇化率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变化趋势图

图2 天津市农村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趋势图

(一)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效应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一部分高素质农民发家致富,这些较为富裕的农民转化为城市户口。这批人进入城市以后由于将非农收入贡献于城市,势必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转化为市民的农民工,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得他们只能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相对于城市居民优越的工作条件,农民工收入增加相对迟缓。此外,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加快城市建设,使得城市的集聚效应更加明显,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进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二)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负效应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城市劳动供给增加,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城市均衡工资水平下降。而且随着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增加,边际效率有所提高,有利于增加农民农业经营收入。另外,农民工倾向于将城市工作积累的资金带回农村,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辐射效应更大,这样也有利于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综上所述,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其最终结果取决于正负效应的相对强弱。对于天津市而言,需要结合其城市特点,通过实证方法加以验证。

四、天津市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检验

前文的分析从定性角度探讨了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机制,不过由于存在正负双向效应,在理论分析中我们难以判断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际影响程度如何,因此还需要通过实证分析与检验。本文以天津市为例,通过实证检验并分析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1.因变量:城乡收入差距系数(Y),本文选择学术界常用的城乡收入比来度量城乡收入差距,其值等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

2.自变量:自变量包括城镇化水平这一解释变量和若干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较大影响的控制变量。

图3 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图

(1)解释变量:城镇化比率(X1),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测量城镇化的方法:一种用城镇人口比总人口数;另一种是用非农业人口比总人口数来衡量。非农业人口比城市人口同样能反应城镇化状况,非农业人口数量增多,农业人口数量减少,说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本文拟用非农业人口比城市人口来度量城镇化水平。

(2)控制变量: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除了受城镇化的影响,还受到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综合了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将一些关键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到模型中,从而更清楚地分析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此外还能够提高模型与现实的契合度。Lewis(1954)在其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中系统介绍了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后来,RanisandFei(1961)以及Todaro(1970)等学者又进一步展开研究,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纳入到模型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由于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造成城市发展远远快于农村发展,城乡差距相当明显。二元结构系数(X2)是其衡量指标,该指数越小,说明城乡差距小,反之,则差距越大。二元结构系数表达式为:

根据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差距密切相关,本文用人均GDP指标(X3)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已有不少学者研究了工业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将工业化水平也纳入到模型中,用每年的工业值占GDP比重(X4)衡量工业化水平。在我国,制度和政策性影响也不容忽略,用地方财政支出占GDP比重(X5)衡量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用政府财政支出中农业支出占总支出比重(X6)来衡量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水平;用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X7)来衡量政府的城市偏好。

3.模型设定:根据前面所选取的变量,建立如下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

模型中的X表示控制变量矩阵,包括二元结构系数、人均GDP、工业化水平、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政府对农业投资水平、政府的城市偏好。相关的样本数据来源于《天津统计年鉴》,样本的时间跨度为1990年到2011年。

(二)数据检验与分析

1.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对于时间序列分析,首先要进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可以防止伪回归现象的出现,这是时间序列计量分析有效性的基础,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法(Dickey&Fuller,1981)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为判断各变量的平稳性,对各个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表1 单位根检验表

从ADF单位根检验检测结果来看,所有变量的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序列,因此不会存在伪回归现象,可以对它们直接进行回归分析。

2.多元回归结果

本文选择天津市1990年到2011年为样本区间,将城乡收入比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城镇化比率作为解释变量,将其他影响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到模型中来,应用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views6.0得到回归结果。

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

从该表可以看出,残差项是平稳的,几个基本经济变量存在协整关系,所以建立的协整方程成立。

3.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从以上实证检验结果来看,前文所列举的因素均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原因,但其影响程度有大有小,且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根据回归结果对各个影响因素作进一步分析,以期能够得到一些启发性的结论。

(1)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检验结果表明,当前阶段,天津市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负向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城镇化比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会缩小5.8个百分点,而且城镇化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是显著的。天津市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的发展有力地缩小了城乡差距,从而也证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积极作用日渐凸显。

(2)二元经济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二元经济结构实质上反应了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实际上是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过低。从天津市的情况来看,天津市的二元结构系数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效果并不显著,说明天津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已经大幅度缩小,二元经济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3)人均GDP指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人均GDP指数对城乡收入差距呈同方向变化,说明人均GDP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城乡相对收入差距。这表明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分配不平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4)工业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本文的结果表明,天津的工业化有力地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工业化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缩小1.26个百分点,且影响效果显著。出现这种现象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天津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轻纺和国防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全市GDP的50%以上,财政收入60%以上均来自工业,工业每年新创造就业机会十多万个,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天津市就业结构转变紧跟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就业比重逐年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很好利用。

(5)地方政府政策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地方财政支出占地方GDP比重的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负向的,但是影响效果不显著。地方财政支出占比增加,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增强,可能对农村提高补贴和转移支付水平,也可能造成更大的城市偏向,两者还可以相互抵消,所以影响效果不是很显著。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是扩大影响,且影响效果显著。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很低,处于5%以下,2011年才首次超过5%。这说明天津市对农业的投入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不仅没有改善城乡收入差距,而且还很滞后。一直以来,天津对城市的财政支出都远远高于农村,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科技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6)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表2 残差平稳性检验表

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的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同方向变化关系。逐渐扩大的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是影响城乡收入扩大的因素之一。1990年到2011年以来,天津平均城乡投资比是9.1,天津对城市投资远高于农村,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与城市相比投入力度较小。农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乡镇企业,再加上天津对农业的财政支出水平低,综合起来必然导致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效应有正有负。作为一个从传统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变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城镇建设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天津市现实经济的考查以及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第一,天津市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逐步进入成熟期,城镇化的发展有力地缩小了城乡差距,从而也证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积极作用明显。在城镇化发展的初期以及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化本身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拐点,城镇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开始凸显,天津市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要实现健康的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政府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根据天津市的研究表明,政府的参与对城乡收入差距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政府对农村的转移支付、补贴和投资远远落后于城市,自然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城市与农村资源共享。从天津市的发展可以看出,推进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建设,将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在天津市二元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既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呈现出我国特定的发展模式和制度对分配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应该加快破除各种导致分配不公平的制度约束,形成合理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最后,虽然本文的计量证明了天津市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关系是负向关系的观点,但由于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发展水平较高的天津市的情况,且分析受到样本期间的限制,其他省市以及全国的研究还要结合自身特点,研究结果也可能不尽相同。

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宏大的城镇化进程,2.63亿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但仍存在农民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的“半城镇化”现象。如何在城镇化中寻求利益分配的均衡,让城市乡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未来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1]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50-59.

[2]靳贞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3]陈迅,童华健.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年-2003年中国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64-65.

[4]李鎏,张岳恒.广东省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J].统筹城乡发展,2009,(6):20-23.

[5]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山东科技大学,2010.

[6]潘文轩.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2):20-29.

[7]邢金余.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6):54-60.

[8]董智勇.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0,(4):127-129.

[9]孙永强,万玉琳.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1978年-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1):28-39.

[10]王培刚,周长城.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与动态研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阐释[J].管理世界,2005,(11):34-44+171-172.

[11]王子敏.我国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再检验[J].经济地理,2011,31(8):1289-1293.

[12]吴先华.城镇化、市民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11,(1):68-73.

[13]吴维奇,韩媛媛.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数据的理论与经验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5):24-33.

[14]尹帅.城镇化对二元经济结构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27(4):75-80.

责任编辑:娄 雯

F124.7

A

1006-1255-(2015)07-0013-06

马 琳(1989—),天津商业大经济学院。邮编:300134

贾保文(1956—),天津商业大经济学院。邮编:300134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差距天津市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艺术启蒙(2020年6期)2020-07-16 03:48:04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中等数学(2018年1期)2018-08-01 06:41:06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这就是差距
探索地理(2013年9期)2013-11-25 05:38:00
关于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