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的实事求是之“难”

2015-05-09 19:32李慧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与时俱进实事求是

摘  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法宝,深入践行实事求重要思想在新形势下显得尤其重要。但在践行实事求是的过程中背离实事求是思想的现象仍然存在着。本文从分析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入手,结合现实生活,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实事求是“难”的原因。最后从青年学子的角度对如何正确对待实事求是之“难”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实事求是;主客观统一;与时俱进

作者简介:李慧(1988.11-),女,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2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事求是作为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法宝。在新形势下深入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党外,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将我们的各项事业做好。事实上,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管是能够意识到的还是无心的,背离实事求是的现象依然存在着。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是不容易的,甚至是“难”的。如何认识实事求是之“难”我们还要从实事求是的内涵入手。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

“实事求是”一词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它最早出现于《汉书》中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由此可见实事求是一词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具有深厚久远的历时意义。到了近代实事求是则成为了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做的高度概括。它是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去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历史的经验证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我们的事业就会发展,就会前进,就会成功;背离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我们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就会出现倒退,就会失败。可是,在真正的社会实践中,即使是我们高度肯定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与重要意义,违背实事求是思想的现象依然存在着。

二、实事求是之“难”

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些违背实事求是思想的现象。5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日,对于中国亿万网民而言,今年的电信日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实惠”的。因为在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提网速、降网费提出建议。当天下午,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提出了“降费提速”的新方案。然而,很多人却并不买账,认为运营商新方案“缺乏诚意”。虽然在某些方面,本次“降费提速”新方案确实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一定的实惠,但近80%的网友表示不满,认为运营商“换汤不换药”。虽然一个新方案的提出需要在社会上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大多数人民群众对新方案持质疑态度还是说明三大运营商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上面出现了偏误。不管这个偏误是出自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

除了社会领域存在着实事求是之“难”,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和干部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例如有些党员干部常年坐在办公室,很少深入基层接触广大群众,不够“接地气”。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无法真正解放自己的思想,因循守旧,唯书,唯上却不唯实。还有的党员干部不喜欢听真话、实话,不愿意正视自身工作中的错误,凡此种种都是违背了实事求是思想的表现,这种现象背后的消极作用不可忽视。

种种现象表明,实事求是的践行出现了问题。在当今的新形势下,践行实事求是“难”在哪里?背后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

三、实事求是“难”的原因

“实事求是”一词可以被拆分为三部分,即“实事”、“求”和“是”。接下来我们将从这三个板块入手来分析实事求是“难”的原因。

首先“实事”和“是”表明了实事求是“难”的客观方面。

“实事”是实事求是的活动范围与对象。我们所做的各种“求是”活动都应该是在实事当中进行的。这里所谓的实事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践论告诉我们,实践是主体运用实践手段去改造客体,产生出实践的结果。实践的主体是变化发展的,实践的手段也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由此决定了现实的实践与实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作为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由于社会历史等条件的制约,实践又不可能提供主客观具体历史统一的全部依据。这就容易造成“求是”的主体达不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造成实事求是“难”的第一个客观原因。

实事求是“难”的另一个客观原因是另一个关键词“是”。所谓“是”是指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实践的主体要想在“实事”中求得“是”就要对所面对的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做出正确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真理性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提到绝对性与相对性,事实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践的主体所达到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只能是相对的,在“实事”中“求”得的“是”也就是相对的。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难一下子抓住解决问题的客观规律,因此求得的“是”在很多情况下也是相对的。这是实事求是“难”的另一个客观方面的原因。

在我们拆分的“实事求是”的三个关键词中,“求”则代表了实事求是过程中的主观方面。

“求”是指实践的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规律的寻求,即实践主体的认识活动。这就说明“求”字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是造成实事求是“难”的重要原因。一方面,虽然对于历史发展而言,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就个体的实践主体而言其认识能力则是有限的,不同的实践主体认识能力也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区别。这就造成了在实事求是过程中人们得到的“是”会有区别。

除此之外,由于实践的主体所代表的利益不同、价值观不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践主体“求”的活动。如果实践的主体所代表的利益或秉持的价值观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那么“求是”的活动也无从实现。

四、如何正确对待实事求是之“难”

首先,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过程。坚持唯物主义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始终坚持唯物主义,透过现象看本质。1937年,毛泽东在读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时指出:“辩证唯物论的特点,在于抓住事实的核心,事实的本质,事实的内部发展规律性,不在于尊重事实的表面。”因此要做到实事求是我们就应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说空话、套话,远离虚无主义,让自己的实践符合唯物主义,做到在“实事”中求“是”。

其次,对待实事求是之“难”要始终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要知道任何事情的“难”与“易”其实是相对的。实事求是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端正动机,秉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事求是也是可以做到的。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以一种踏实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学习,竭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毕业论文,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真正研究出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成果来。

最后,不管是社会、国家、部门还是个人,都应该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调整自己的主观世界,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与事,最大限度上使自己的主观去符合客观。只有这样我们实事求是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实事求是活动才不会显得那么“难”。

五、结语

本文分析了实事求是之“难”的主客观原因。我们要始终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实事求是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和困难,坚持唯物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使我们的主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无论是社会、国家、部门还是个人都可以在实事求是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取得更好的成绩与表现。

参考文献:

[1]《汉书》卷53.河间献王刘德传

[2]徐小跃.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J].河南社会科学.2013.(5)

[3]白明,徐枞巍.关于坚持实事求是难的若干思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2月.第16卷第4期

猜你喜欢
与时俱进实事求是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实事求是”定乾坤
黑龙江民俗文化与边境城市宣传设计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学美术研究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实事求是地写好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