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丹 马军峰
摘 要:网络潮语指一定时段内在网络上频频亮相的流行语,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上地延伸,以幽默、简洁、形象等特点深受世民喜爱,然其口语化、语法无规则、跟风等缺陷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因此需进一步规范。本文以近十年间网络潮语为研究对象,分析潮语的生成方式、主要来源、特点及影响,以望对现代网络潮语面貌有个全面认识。
关键词:网络潮语;生成方式;来源及特点;影响
作者简介:
马丹丹(1985-),女,汉族,河南太康人,讲师,现工作于贵州省铜仁学院文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字学、词汇学。
马军峰(1983-),男,河南睢县人,讲师,文学硕士,现工作于贵州省铜仁学院文学院,研究方向主要为先秦两汉文学。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3
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信息通过网络渠道传播,自然而然创设了一个网络语言环境。网络用语是网民群体进行信息沟通的交际符号,为现代汉语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词汇,但网络潮语与网络用语有一定区分,并非所有网络用语都是潮语,如网络表情符号及图片就非潮语,只有网络高频用语才称为网络潮语。
日前,网络潮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有着词语、短语、句子的表现形式和多样化的生成方式,其主要来源为外来词、方言、专业术语、影视媒体、社会热点等,对现代汉语词汇及大众心理有着正负面的影响。
一、网络潮语的生成方式
纵观近十年网络潮语,从表现形式上,大致有单个词语(血拼)、短语(失联)、句子(待我长发及腰,xx娶我可好?),其主要通过缩略、谐音、旧词新用、修辞手法及类推造词等方式生成。
(一)缩略。所谓缩略即在保持原来理据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简缩语言长度的一种方式,主要分为字母、汉语简称两种类型,字母型又分为英、汉两类,英语字母缩略如 “PK”(PlayerKiller),汉语字母缩写如“GG”(哥哥) “FB”(腐败),汉语简称即多音节汉语的缩减,如“失联”(失去联系)“超女”(超级女声)。
(二)谐音。谐音即利用语音相近或相同形成双关语的一种方式,这种潮语大致分四种,一是利用数字与汉字读音相近来表达汉语意义的语言,如“1314”(一生一世)“88”(拜拜);二是利用汉字音同音近字形成的语言,如“鸭梨”(压力)“围脖”(微博);三是利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语音相近形成的语言。如“灰机”(飞机)“偶稀饭”(我喜欢)“酱紫”(这样子);四是音译词,如“沙发”(sofa)“CU”(see you)。
(三)旧词新用。词语的发展趋势是旧词消亡和新词的产生地交替,但也有部分词汇在消失一段时间后,再次复活,但意义却大相径庭。如“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达人”古代指通达事理之人,但被借入日语后发生变化,如今又从日语中借来,指见多识广、某方面懂得透彻的人,如“网络达人”“理财达人”“社交达人”等。2010年东方卫视举办“中国达人秀”节目,“达人”一词更是遍地开花;“正能量”,十年前,《秘密》作者朗达·拜恩就说过,宇宙中有一股强大的正能量,这股“能量”能让人拥有想要的一切。而随着伦敦奥运“激励一代人”的热血,“正能量”再次赋予新含义,一切予人向上、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为“正能量”。
(四)修辞。很多潮语通过仿词、比喻、借代、叠音、反语等修辞法产生的。所谓仿词即更换固有词语中某些词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的一种修辞法,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x则无敌”仿“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仿诗人但丁《神曲》“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而“青蛙”“恐龙”用来比喻容貌不佳的男女;“美眉”借代貌美的女子,“小强”代指“蟑螂”,出自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叠音修辞,如“东东”(东西)“亲亲”(亲爱的);反语修辞,如“偶像”(呕吐对象)“天才”(天生的蠢材)。
(五)类推造词。类推法是汉语发展和演变的重要机制之一,较符合语言学中的经济原则,是现代汉语词汇最能产的一种构词方式,网络潮语也不例外。如“x哥”犀利哥、大衣哥、纠正哥、樱桃哥(具有某一类特征的男性)“x二代”: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甚至姚明的孩子被戏称作“姚二代”。
(六)混合。混合即指外文字母或数字加中文汉字混合使用的造语方式,如“你OUT(落伍)了”“Hold(坚持)住”“I服了U”即“我服了你” “X/style”体,如理工科男Style、屌丝Style等, 源自韩国歌手“鸟叔”PS《GangnamStyle》单曲。另外“1号”(厕所),因为入厕被称为“天字第1号大事”。
二、网络潮语的来源
外来语、方言、专业术语、影视媒体、社会热点都是网络潮语的主要来源。
(一)外来语。外来语指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言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对应的该外族词语,并不同程度上汉化了的汉语词。①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增多,汉语不可避免受外语影响,同时部分外来语常被借来使用,成为流行语。由于日本为中国邻国,很多流行语来自日本。
如“X控”结构借自日语,而“控”意又源于英文单词complex(情结),取complex开头音,表示深爱某对象,产生各种“控”,像“长发控”(超喜欢长头发)“鞋子控”(喜欢各种鞋子)。
“萌”借自日语。日本动漫爱好者用“萌”形容非常爱好的事物,特别是动漫中的美少女,而“萌”进入汉语后,有了可爱、性感、讨人喜欢的新层涵义。可以说“萌少女”“萌女郎”等。 “卖萌”是装可爱、扮嫩、撒娇,具有调侃色彩,这里的“卖”乃显摆之意。
(二)方言。网络潮语中吸收了部分颇具特色的方言。如“山寨”源于广东,其主要表现为通过小作坊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奥运期间就出现过雷人的山寨版“鸟巢”,如今,什么都有山寨版了。
“坑爹”源自北方方言,“坑”有欺骗、欺诈之意,“爹”又指老子。“坑爹”便有“欺骗老子”之意,“坑爹”还常用于责备、批评或讽刺,如说话人是女性,有时会把“坑爹”更改为“坑娘”。
(三)专业术语。“顶层设计”本为工程学术语,指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解决之道。后又作为政治名词,指政府“战略管理”,核心为全面性、长远性及重大性、全局性目标的设定,是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式。现在已被广泛运用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了。
(四)影视、贴吧等媒体。网络、影视、贴吧等媒体是潮语重要来源之一,如“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出自2009年小沈阳演唱的《三枪拍案惊奇》主题曲里一段陕西Rap;“元芳,你怎么看?”出自《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的口头禅,各种媒体都引用“元芳”体作为标题或结尾。
贴吧是网络语言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源于猫扑,原本是自恋语,经由网友恶搞,给无聊的生活增加一味调剂品,随后,走红网络;“×,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源于百度,一个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空帖,数小时内就被几十万名网友浏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兼具家庭式温馨的调侃语录成了最流行的网络问候语。
(五)社会热点。社会热词也是网络潮语重要的来源,主要是指社会上发生一些引人注目的事件。如“有钱,就是任性”源于2014年网友调侃一件诈骗事件引用的网络流行语,最初指有钱人做事风格,嘲讽语义,现今成为好友间或者微博空间论坛上调侃用语。
“我爸是李刚”源于河北大学校园飙车撞人后叫嚣“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事出后,此语迅速红遍大街小巷。
“莫言”源于山东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国内迅速兴起一场“莫言热”,莫言的名字、作品、言论等都成为了网友调侃对象。
三、网络潮语的特点
网络潮语之所以很快在广大群体中形成一定气候,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人们追求新奇心理、社会快节奏的发展有关外,也和潮语自身的特点相关。
(一)摆脱现代语法规则的束缚。网络潮语的使用对象多为青少年群体,对主流语言严格恪守语法规则已产生“审美疲劳”,如能从繁冗呆板的语法规则的藩篱中逃出来,使用一些陌生、超常规的表达方法,是非常欢喜的。在实际语用中,喜欢使用副词修饰名词的语言结构模式,如很雷锋、很葛朗台,很克林顿;又如叠音词使用,正常情况下,小孩惯用叠音词,而网民青睐于用“童语”把“害怕”“一下”“一般”说成“怕怕”“一下下”“一般般”。
(二)经济原则。网络潮语本为网民为提高网上交流速度,在现行汉语的基础上,尽量用最短时间内表达最多信息而不断调动大脑创造的新词。像紧缩语和旧词新用的使用,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蒜你狠”(源于大蒜价格疯涨);套用流行语格式,如“该出手就出手”形成“该X就X”;在描述上海人时可直接使用“很上海”结构,无需用一堆词语去描述上海人的特点,人们看到这个结构,自然会联想起上海人一系列特点;或使用市民皆晓的网络潮语来指称类似事件,如“打酱油”本指就陈冠希事件电视台采访路人,路人回道“关我鸟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之后表示对此事不关心都可使用“我是打酱油的”,此时人们已忽略词语最初的来源,这些网路潮语的使用增加了很多信息,表面上看起来很怪异,但运用起来却奇妙无穷,显得语言很经济又形象。
(三)诙谐化。网络上交流情感,那些前卫而幽默的语言很受网民青睐。如“风度翩翩”故意读成风度biǎbiǎ,“我喜欢”“同学”故意说成“偶稀饭”“童鞋”增加幽默感。
“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和餐具(惨剧)。”源自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 “悲剧啊”一句感叹语,后被网友截图上传,随即被网友争相效仿。“杯具”一词诞生后,网上出现了“杯具党”,在网友看来,“杯具”这个词比“悲剧”更能表现内心的无奈,还多了一分自嘲的乐观态度。
(四)调侃性。此类潮语多半是来自社会热点词,基本是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令人不齿事件,含有很强的讽刺性。如“躲猫猫”,源自云南晋宁县一名男子因盗伐林木被关入看守所后死去,警方称死者玩“躲猫猫”时眼睛被蒙,不慎撞墙受伤而死。后来结果证明该男子为“狱霸”殴打致死。此后,“躲猫猫”网络上走红,也就有了或隐瞒事实,或逃避监督,或暗箱操作多种新义。
“你幸福吗”源自央视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节目,要求对各行业人进行调查采访,问题设置都是“你幸福吗?”而一位务工人员面对记者提问时,一脸茫然答道:“我姓曾。”此段对话让观众忍俊不禁,由此“你幸福吗”成为调侃热门词。
(五)时代性。潮语就像跟风一样,容易过时,经不住洗礼。当年红极一时的网络潮语,如“不差钱”(出自赵本山等演出小品)“偷菜”(网络游戏开心农场术语)还有源于2014年马航公司载有239人飞机与管控中心失去联系热词“失联”,当年“失联”天天见于媒体。而到了2015年很少用了。因语言的本质是社会现象,也是客观社会的反映,随着社会新现象新事物的出现,每年度都会产生新词语,所以,很多潮语打上了时代烙印,有些在时间的岁月中逐渐淡出网民的使用范围。
(六)词缀化。类推法是网络潮语的生成方式之一,网络潮语带有前缀后缀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如“X帝”只要拥有某一特点即可称“帝”,2010年,各种人物频频称“帝”,“数钱帝”“表情帝”“体操帝”等;“绿色X”,绿色蔬菜、绿色城市、绿色墙纸(绿色代表环保)等。
“被×”源于《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帖子,作者喊道“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被就业”一词又在网上一度流传,随后“被代表”“被自愿”“被捐款”等多种“被×”词语在网络上流行起来。
四、网络潮语的影响
自从有了互联网,网络就开始成为网民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潮语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语言的优势还将不断凸显扩大,网络潮语之所受欢迎,一方面是网民追逐求新求异的心理相关,一方面是网络媒体的推动有关。当下网络潮语对现代汉语词汇及大众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当前,现代汉语一方面受西方语言冲击,严重欧化;另一方面受到了网络等现代传媒冲击、渗透与同化,现代汉语发生了很大变化。实际上,网络潮语虽只是在自己受众的环境中存留,但其大大丰富现代汉语词汇,为现代汉语词汇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就像《现代汉语词典》从1999年开始修订,历经6年时间,与广大读者见面时,已删去近2000条旧词,增加6000条新词,收入了部分网络词语。甚至2010年“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被视为权威媒体认可网络词语的标志性事件。像“美眉、恐龙、给力”等网络潮语也都收入了词典,在不久的将来,甚至还有更多的网络词汇源源不断地创造与传播。
当然,网络潮语为满足人们娱乐需求,很多语言不合乎语法规范,对青少年尤其是校园学生规范语言培养造成了阻碍,因为他们还没有正确的辨伪能力,容易失去正确价值观导向,会不自觉地把网络语带到现实生活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教师和家长也是无法容忍网络潮语频频出现在写作中的。
(二)对大众的影响。最早,网络潮语的产生仅为生活在虚拟世界的网民服务,后转向关注社会民生,折射出了当下人们内心的世界,从而发生了功能和意义的转型。
如“蜗居”虽是出自2009年热播电视剧《蜗居》,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在房价高攀的背景下,为买房而引起了广泛共鸣;“嫁人就嫁灰太狼,做人要做懒羊羊!”出自《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灰太狼”虽是负面角色,但它爱老婆胜过爱自己,每次抓到羊总先送到老婆面前,并且承担所有家务,什么活都不用老婆插手;“懒羊羊”聪明,干活和读书都比别的羊快,所以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睡觉,因此“灰太狼”有着当代女性对伴侣的要求,“懒羊羊”处事方式和为人品质则备受网友推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成为很多人签名,折射出现代人需要心灵的抚慰;“死了就不用写作业”则是孩子们沉重学业压力的极端反映,让我们看到了应试教育在尚处于花季中的孩子们柔弱的肩膀上附加了何等沉重的负担;“鸭梨”“伤不起”“Hold住”等在内的年度网络流行语,背后隐藏的是社会压力下的无力与茫然,非常形象地折射出了当下中国网民的精神现状。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网络潮语这种特殊的新生事物具有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不仅能丰富现代词汇,而且能够敏锐地反映着大众的心理内心诉求,但是我们也要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它的非成熟性与一阵风的负面影响。语言是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这是一种必然性,掌握最新语言文化动态,了解网络潮语的生成方式、主要来源及使用特点,非常有利于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也将更进一步发挥流行语的语言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注释:
①汉语外来词,史有为,商务印书馆,2000.4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初版,2000,6.
[2]胡晓清.外来语[M].新华出版社,1998.
[3]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史者[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4]网路语言对青少年语言使用影响的研究[J].语文建设,2015(2)
[5]鲁科颖 杨文全.当代汉语流行语再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
[6]赵华伦,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9)
[7]吴文杰.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