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春片热”并讨论青春电影类型化

2015-05-09 14:38:37冯晓彤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1期
关键词:泛娱乐化类型化

摘  要:“青春电影”以一种井喷式的姿态进入市场,在受外来大片视听压制的情况下,青春片以小博大或使国内市场有了一线生机。2015年《万物生长》、《左耳》、《栀子花开》使青春片热大有持续之势,然而我国目前呈现的青春电影无法摆脱泛娱乐化、叙事断裂以及元素堆砌母体重复等诸多问题,并无法使其健康发展,青春电影的类型化道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青春片热;泛娱乐化;类型化

作者简介:冯晓彤(1994-),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12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1

“青春片作为当下中国电影新的推动力,在市场上颇受青睐,标志了一些初执导筒的年轻人在类型意识上的觉醒以及可贵的艺术探求”①然而这些青春电影在商业成功的背景下,主题的重复、类型的单一、文化主题创新乏力等等问题,所呈现出的青春电影在商业与艺术上的巨大差距应给电影人们以信号,青春电影的类型化任重道远。

一、青春片热

近几年国内青春片叙事空间也大多在校园,展现充满活力、叛逆、疯狂、纯真、梦想等的青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主角郑微亲历青春爱情的甜蜜与痛楚,亲见爱情至上的阮莞、物质至上的黎维娟、自尊心极强的朱小北三种不同类型女生代表的青春。《同桌的你》以时间为轴线将大事件与人物命运相关联。讲述互为同桌的林一和周小栀两人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情感经历。《匆匆那年》以小团体中每个人的视角回忆高中和大学时期他们之间不断纠缠的恋情。中年导演刘杰首次碰触青春题材,《青春派》以高考落榜的复读生为主,讲述了高考重压之下不同人物的各式青春。2015年,《万物生长》《栀子花开》《左耳》等青春电影再度形成攻势。电影叙事很难离开校园爱情的分分合合,故事仍聚焦80、90的学生时代,大体仍是感伤忧郁的情绪苦涩青春的再现。长此以往青春电影的大量涌现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并不能像台湾电影一样形成一个成熟的类型现象。

二、泛娱乐的青春表达

近几年出现的青春电影主打青春怀旧,围绕男女主角少不更事的学生时代感性疯狂的恋爱故事展开,主题单一。《致青春》用白色短袜、回力球鞋、流行歌曲《红日》、红白机游戏等元素将人们带回80后的大学时代。《同桌的你》将主角个人经历与历史大事件相贯通,爱国游行、非典、911、出国留学潮等。此外还有《匆匆那年》,《万物生长》等系列表现青春题材的电影,它们“创造性的怀旧揭示了时代的幻想,而未来正是在这些幻想和潜力中诞生的。”②然而不断涌现的青春片放肆怀旧,并没有去深入探讨怀旧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没有关注如何避免幻灭。只是单薄表现一群正值青春的孩子在荷尔蒙支配下的懵懂,冲动,阵痛。这些青春电影多以简单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出国成为没能走到一起的重大原因,相爱的人最终都没能走到一起,打胎成为残酷青春少男少女的成长代价,青少年的对立阶层缺失,主人公价值观仍片面尚未成型。

在叙事逻辑和镜头语言方面所呈现的水平与大数据的票房并不能匹配。电影《同桌的你》男主人公从理科班转入文科却升入计算机专业,成绩优异的女主人公莫名无法出国两人无法再续前缘,这些牵强附会的情节使整部电影笼罩在莫名其扰的氛围中。英格玛·伯格曼认为“电影与文学有区别”,因为电影作为一种视觉手段直接作用于想象,而文学是作为一种语言手段直接作用于理智。②电影《匆匆那年》多次采用逆光镜头意图渲染如丁香一样的姑娘,不断出现的升格镜头试图引人深思。然而这些镜头语言与电影叙事并不能很融合,讲述故事过程中突然穿插近无头无脑的镜头渲染气氛常常造成叙事断裂。

三、青春电影类型化道路

美国学者吉姆·派珀在讨论青春片时认为“这种躁动不安的电影类型分为三种次类型:温和型的,叛逆型的以及自我反思型的”③,在以青春为母体的叙事过程中,青春电影也在尝试对各种题材进行突破。以高考生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青春派》,父母老师作为对立层面扮演重要角色,虽然其中青少年大多被标签化、扁平化,但是对校园暴力,性别认同错乱,等问题有所触及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万物生长》有意运用黑色幽默,突破性的表现性与成长等重口味话题。“电影类型的形成离不开本地、本民族文化土壤的滋养,也离不开‘主题的统一性或曰“共同伦理”的内置。”④我们所呈现出来的主题类型是单一的,需从青少年实际的生活中汲取养分。表现青春时代,除却校园爱情之外,也应该更多的关注青少年的思想现状。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对待亲情、友情、爱情的观念态度,处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摩擦,遇到的挫折,对人生美好憧憬下的努力奋斗。

青春电影并没有华丽的奇观和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青春电影的叙事成为了电影的关键。在青春母题之下多方面多层次的展现青少年生活主题的基础之上,将类型元素、视听语言、叙事方法和人物关系网审慎组合,达到服务主题的作用。观望当下,虽然青春电影在不断涌入市场,但其类型化道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黄式宪.激浊扬清:拓展华语电影的国际视阈及其文化主体性创新[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3月第31卷第2期.

[2]思维特兰娜·博伊姆著,杨德友译.怀旧的未来[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395页.

[3].(美)吉姆·派珀著,曹怡平译.看电影的门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3.

[4].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猜你喜欢
泛娱乐化类型化
我国警察盘查行为类型化分析
行政诉讼类型化之批判——以制度的可操作性为视角
行政法论丛(2018年2期)2018-05-21 00:48:36
从路况报道看广播“类型化”新闻的要素构成
传媒评论(2018年11期)2018-02-16 07:32:00
透过电影《八万里》浅谈西藏电影类型化思考
体育新闻娱乐化产生原因研究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研究
网络直播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新媒体研究(2017年1期)2017-03-07 02:58:18
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民事一审撤诉的类型化研究
浅谈舞台艺术包装的泛娱乐化现象
戏剧之家(2015年21期)2015-12-04 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