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精神文化下新时期审美文化的探究

2015-05-09 04:59徐榕璟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期
关键词:审美文化新时期

徐榕璟

摘  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审美文化呈现出新特点、新症候。新时期审美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功利性、商品性和大众性,这一发展形态的认识,需要基于传统精神文化的视角进行思考。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审美文化的特点,以及发展要素,论述了新时期审美文化与传统精神文化,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传统精神、新时期审美文化一脉相承的内在表现。本文旨在强化对传统精神文化和新时期审美文化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加深对新时期审美文化的思考、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传统精神文化;审美文化;当代审美

[中图分类号]:G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3--02

前言

新时期审美文化在现代商品社会中应运而生,并且以“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以“大众传媒作为载体的新文化形态。新时期审美文化的崛起和发展,是时代性的结果,更是各种审美文化交融的集中体现。相对于传统精神文化,新时期审美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功利性、商品性和大众性,于是乎,新时期审美文化是传统精神文化的跨越式发展。但对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在新时期审美文化中的消解一说,存在较大的质疑。一方面,新时期审美文化与传统精神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两者具有互通性和相同性;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与新时期审美文化一脉相承,脱离传统精神文化不可能形成当前的审美文化;反过来,传统精神文化在新时期的表现,依托于当代审美文化的彰显。对此,本文立足于对新时期审美文化的认识,阐述了基于传统精神文化下新时期审美文化的若干思考。

一、新时期审美文化:后现代?现代?前现代?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当代审美文化的认识,以何种方式和思维去评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审美文化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审美文化呈现出新特点、新症候。具体而言,主要是:

(1)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审美文化所处的社会语境已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尤其是社會文化领域已不再单一的文化行为,而更多地以市场规律、效益为原则的经济动机,成为了社会文化行为的主导动机。于是乎,社会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由价值法则所支配,并催生了现代审美文化的崛起与发展。对此,在这一审美文化的认识上,更多地体现出其功利性、商品性,这一系列的新特点成为新时期审美文化的独特性,有别于传统精神下的审美文化。

(2)在信息科技时代,快速发展的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文化的运作方式,甚至让其内在构成进行了充足。因此,无论是文化操作方式,还是文化体验形态,都以大众化、视觉化和游戏化的主体形态呈现。

(3)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化发展进程让中国审美文化以新的方式呈现,更促进了文化发展的勃勃生机。市民社会的崛起与发展,让新时期审美文化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肥沃的土壤之中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新时期审美文化在现代商品社会中应运而生,并且以“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以“大众传媒”(新媒体)作为载体的新文化形态。这一认识,让我们知道,新时期审美文化有别于传统精神中单一的文化形态,而更多的是表现出审美文化消费化、商品化大众化、生活化的多元化文化形态。

因此,从一定层面而言,新时期审美文化有别于传统精神文化,但是从发展与继承的角度来看,新时期审美文化是基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发展,虽然其表现出更多的消费性、商品性和功利性,这些都不影响传统精神文化下新时期审美文化的交融性发展。于是乎,审美文化不再是少数人垄断的文化,审美的权利拓展到大众,这是新时期审美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最大亮点。

二、新时期审美文化与传统精神文化

基于传统精神文化下的审美文化,可从两个方面认识:一是传统精神文化中的“传统”是从古代到近代的哲学;二是美学中,传统思想理论中的主客二元的思想。所以,对于新时期审美文化的看法,一些学者就认为,新时期审美文化更多的是对传统精神文化的超越性的消解倾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对新时期审美文化与传统精神文化的阐述中,一些学者习惯性将当代审美文化与中国审美传统对立下认识,这就将传统精神文化下的审美文化从中分离。也就是说,新时期审美文化更多的是后现代型,消解了传统精神文化在其中的体现。

传统精神文化中的审美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古代、古典文化,其在新时期审美文化中的作用真是被消解了吗?对于这一看法,目前存在较大的质疑。以张世英为首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与后现代审美文化是相同的、是相互交融的。这就说明,新时期审美文化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传统精神文化不是被消解,而是在相互交融之中丰富当代审美文化。从某种程度而言,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激活了新时期审美文化的发展。

新时期审美文化的历史品格,是其与传统精神文化关系建立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传统审美文化中的“传统”,依旧在新时期的发展进行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新时期审美文化的历史品格是多元化的,其认识需要基于多个角度。首先,新时期审美文化的主要消费者是社会大众,基于创作者的创作、继承者的文化继承,让消费者产生了浓郁的审美意愿;其次,作为审美文化的消费者,其精神文化的形成受到传统精神文化的影响,他们审美意愿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与新时期审美文化并不冲突,而是表现出相互包容的形态。因此,两者存在兼容,新时期审美文化是传统精神文化的一种发展与体现;再次,现代人的文化趣尚、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审美文化中传统精神文化的肯定,现代与传统之间是历史继承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新时期审美文化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缺乏传统精神文化的发展支撑,难以形成新时期审美文化的新特点、新症候。后现代语境与审美文化的“道不远人”的精神是相通的,是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三、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与新时期审美文化一脉相承

对于新时期审美文化的认识与思考,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两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对于新时期审美文化有不少的批评,但是其对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可小觑。一方面,新时期审美文化被错误地认为是“低俗的”、“世俗的”,进而对其产生一种积强烈的否定情绪。新时期审美文化让审美活动逐渐的消除了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这就是说,新时期审美文化的功利性、商品性被过大定义;另一方面,新时期审美文化有着传统精神文化的影子,其内涵的外在表现是传统精神文化的着力点。所以,两者一脉相承,促进了新时期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审美文化发展的需求。

(1)在传统精神文化的禁锢和引导下,新时期审美文化更多的体现了审美文化的社会性,更多地强调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因此,传统精神文化为新时期审美文化创造了发展的空间,并通过精神文化的输出,逐渐的培育新时期下完备的审美文化。新时期审美文化是传统精神文化的发展,但继承而来的文化内涵是无法割舍的。对于,新时期审美文化而言,其发展是对传统精神文化的超越,但历史性的纽带仍然呈现在审美文化之中。

(2)新时期审美文化大众化、功利化和商品化,作为消费者的社会大众,市民社会与传统精神文化本来就存在内在传承联系。于是乎,对于新时期审美文化的深刻认识,离不开对传统精神文化的深入了解。一方面,新时期审美文化的深层性格,无法脱离传统精神文化中,以人生、人情和人事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在坚守传统精神文化的“道”中,不断寻求文化发展的新的着力点;另一方面,“道不远人”的文化品格构筑了中国古今审美文化一脉相承的灵魂。新时期审美文化在发展中,既保留了传统精神文化的内涵,又在继承中夯实了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这些理性的思考,都是正确认识两者关系的重要基础。

(3)究其本质而言,传统精神文化具有人间性和世俗性,新时期审美文化虽然是其超越性的发展,但也让其在发展中认识到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性。首先,审视传统精神文化在新时期审美文化中的重要性,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都是强化两者关系的重要基础。当前,审美文化的新特点、新症候,是传统精神文化在新时期的新发展、新表现,与其说是被当代审美文化所消解,还不如说,这是对传统精神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其次,“超越论”是当前学者对于美学观念的一大看法,同时也是对新时期审美文化趣尚的片面指责。所以,在对待新时期审美文化的认识上,我们应该更加进一步的认识,片面的理解不利于审美文化的研究。一方面,我们要考虑传统精神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同时,我们也要以多元化的角度与思维去解释它、完备其理论发展,这才是科学的研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新时期审美文化的认识,我们要基于传统精神文化的视角进行考虑。一方面,新时期审美文化的新症候、新特点,放置于传统精神文化之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两者相同的“文化血缘”;另一方面,传统精神文化为新时期审美文化创造了发展的空间,并通過精神文化的输出,逐渐的培育新时期下完备的审美文化。因此,对于新时期审美文化的认识,要强调认识的客观全面性,不能一味的否定两者的关系,两者一脉相承的关系,需要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妙珠.对传统文化和审美精神的追寻——评长篇小说《大山儿女》[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2]丁艳.现代意识的观照和审美精神的传承——试论用动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诠释的意义[J].作家,2014(02)

[3]胡友慧. 试论湖湘传统审美精神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文化对接[J].长沙大学学报,2010(04)

[4]戴清.寻求现代理念与传统精神的契合点-对电视剧《世纪之约》的审美文化思考[J].当代电影,2013(02)

[5]陈琳.日本茶道中的文化简析——从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和禅宗精神来看[J].科技资讯,2012(29)

[6]廖群.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7]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审美文化新时期
浅析巴蜀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发展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浅谈产品设计的审美文化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审美文化视域下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改编
从张艺谋电影看审美文化的当代构成
近代潮汕侨乡民居文化“生产型”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