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浙江省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杨中校
适应新常态 谋求新作为
主讲人:浙江省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杨中校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地方经济在具有这种共性特征的同时,还有自己的特殊表现。面对这些新情况、新挑战,市级质监部门需要确立新思维,谋求新作为。
处于改革前沿,质监部门更要勇于先行先试,先试先成,争当改革的“先行者”。首先,我们的思想认识要转变,如果不主动改革,就会成为被改革的对象。要切实增强自我改革、主动改革的紧迫感,敢于冲破旧观念、旧框框的束缚,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甘当改革的实践者、参与者。浙江省湖州市质监局按照“行业协会审查、行政部门发证”的模式,在全省质监系统率先开展了“当场许可”试点,目前已在人造板(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行业实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零等待”。其次,我们的思维方式要转换,要摒弃因循守旧的意识,变“坐着等思路”为“主动谋思路”,敢想敢试,破除思维定势,用更宽广的视角、更灵活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创造特色。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引入了“政府买服务”方式,落实政策资金近千万元,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10家中介服务机构,指导企业加快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最后,我们的工作方法要转型,要适应管理体制调整的要求,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变“对下领导”为“对下指导”,变“指令式部署”为“指导式服务”。既要激活内力,让自身资源活起来、转起来,又要善于借助外力,依靠各界力量推动质监工作再上新水平。譬如我们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在工业气瓶充装领域探索“智慧监管”,应用“条形码”识别技术手段,完成气瓶条形码安装7万只,实现了全市15家工业气瓶充装企业数字化监管全覆盖。
我们要当好“变压器”,不做“传声筒”。为何要当“变压器”?因为“传声筒”的作用就是把总局、省局的指导意见直接传达给县(区)局,把县(区)局意见直接反馈给省局,形成简单的内部循环。这样就有可能带来“三个不满意”:总局、省局会认为工作没有新意,不满意;市委、市政府会觉得没有结合本地实际,不满意;县(区)局认为没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不满意。因此,作为市级局,应该当好“变压器”、不做“传声简”。何为当好“变压器”?省局将总局的指导意见传输到市局,而县(区)需要的是低压“民用电”,这时候就需要市局发挥“中观”层面的作用,当好“变压器”,将省局的指导性意见结合全市工作实际转变成县(区)拿着就能抓落实的工作意见。
如何当好“变压器”?一是要变战略为战术。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三强”(即质量强、标准强、品牌强)企业培育工作,将省政府的“三强”战略真正落地,落实到了市场主体——企业身上,获得了省局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作为市级层面,只要我们多从实际出发,多谋战术层面的操作,多做战术层面的创新,就一定能创出更多特色、创出更大成绩。二是要将条线上的要求变为地方党政所愿、服务对象所需、质监部门所能。要把总局、省局的工作要求与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工作推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正是从这三方共同需求考虑,湖州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标准化建设,目前正顺利推进。
我们要克服多年以来的惯性思维,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思考问题,借力推进质监工作开展。
一是要站得高。只有主动站在市委、市政府的角度来看待和考虑质监工作,我们才能真正把总局、省局的指导意见落实好,把质监业务工作开展好,才能有效杜绝自己布置、自己做、自己考核的“内循环”模式。譬如,湖州开展的工业企业质量标准品牌升级行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标准化建设,从工作内容上来讲依旧是单纯的质监业务工作,但正是因为站在市委、市政府的角度思考,敏锐地把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将相对单纯的业务工作上升成为全市层面的重点工作,由自己单兵作战变为由党委或政府主导、质监牵头各部门共同推进,这样各级各部门重视程度大不一样,推进力度和深度也大不相同。
二是要贴得紧。质监工作的谋划开展,必须紧贴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考虑的还有很多,譬如通过深入调研,设计载体,努力争取将计量工作上升到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层面,服务民生,扩大影响;围绕电梯智慧监管,开展调查研究,探索融入政府“智慧城市”建设中,破解十五年以上老旧电梯安全管理的难题等等。
三是要融得进。围绕中心、贴近中心、融入中心,是我们在工作中奋力谱写的“三步曲”。这“三步曲”层层递进,其中围绕中心是前提,贴近中心是基础,融入中心是关键。如何将围绕中心、贴近中心推出的工作真正融入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要做到三点:要争取在党委、政府的工作报告中体现我们的工作内容;要争取将我们的工作方案以党委、政府(或办公室)的名义印发部署;要在以党委、政府(或办公室)名义印发的工作方案中,体现质监部门牵头主抓。这样,质监工作就能更有作为、更有地位、更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