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莲娜++++刘从九
摘要:本文基于进口增长视角,采用DEA方法分析影响中国棉花产业安全的因素,得出1995—2013年中国棉花产业安全的状态。结果表明,中国棉花产业多数年份处在安全状态,但部分年份产生了较大波动,出现轻度危险状态。进口增长对中国棉花的产业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进口增长;棉花产业安全;DEA方法
1 引言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本世纪以来,随着棉花进口量的迅速增长,以及全球性的棉花价格的剧烈波动,加深了社会公众对棉花产业安全的关注程度。近些年来,国内研究棉花产业安全的相关学者在逐步增多,其中包括对棉花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评估的研究。卢峰提出,在我国产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棉花进口迅速增长是一定的,但中国棉花贸易部分年份表现出较反常的“贱卖贵买”现象,对产业安全造成一定影响[1]。宋聚国等采用GTAP模型模拟了棉花进口关税政策的调整对棉花产业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棉花实际配额外关税,棉花进口量出现下降,收益显著增加,有利于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2]。张淑荣等认为外资进入给国内的中小棉花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削弱了中国棉花产业控制力以及棉花价格国际话语权,且外资通过控制棉花期货交易和现货交易影响着我国棉花生产[3]。杨莲娜等认为,进口依赖程度高,以及国内棉花价格高于进口棉花价格等因素,对我国整个棉花产业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4]。杜珉较早地对中国棉花产业安全现状做了分析,他指出中国棉花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合理的消费库存比可作为测算棉花产业安全的指标[5]。张淑荣等对1995—2008年中国棉花产业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棉花产业的安全度偏低,仍处于基本安全状态[6]。
本文认为,当前棉花进口已经成为解决国内供需缺口的重要来源,合理有序进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中国棉花的产业安全,在进口增长视角下,重点考虑棉花进口量、进口增长、进口价格等方面的因素,构建基于进口增长视角的棉花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利用DEA方法,力求测算出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状况,旨在探讨当前棉花进口增长对棉花产业安全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2 中国棉花进口增长的现状及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2.1 棉花进口量的变动情况
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数据,1995年以来中国棉花进口数量具体见图1所示。可见,从1995—2002年期间,棉花进口量较小,基本在100万吨以下,而且进口量基本处于下降态势。从2003年开始,棉花进口出现较大增长,2003年的进口增长了339%,随后到2006年一直保持较高增长率。2006年进口量达到398万吨。随后棉花进口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2009年后,棉花进口又一次出现较大增长,2012年中国棉花进口量达到历史最高的541.29万吨,增长了78%。2013年进口数量有一定回落,为450万吨。中国棉花进口的波动性特征非常明显,从1995到2013年,进口量最低的只有16.39万吨,进口量最高则达到了541.29万吨,增加了32.03倍。
图1 中国棉花进口量及增长率的变化
2.2 棉花进口增长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中国棉花进口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随着中国棉纺织品出口的快速增长,棉花的消费量出现较大的增长,而棉花生产受种植面积的制约跟不上消费增长,供需缺口呈扩大态势,当国内棉花生产不能满足现有棉花需求时,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国内棉花供需缺口。二是进口棉花在品质和价格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优势。棉花进口对保障国内供需平衡、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等起到重要作用。但中国棉花进口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且波动幅度较大,表明中国棉花进口稳定性较差,进口不仅直接影响棉花生产,还对整个棉花产业链发生作用。
棉花进口增长对产业安全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国内棉花生产不能充分满足消费增长的需要,棉花进口成为一种常态,弥补了国内棉花的供需缺口,因此是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不可忽视。对于我国这样的棉花进口大国来说,保障棉花产业安全意味着能够确保以较合理的价格稳定地获得外部市场的棉花资源。适度有序进口对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市场供应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大量棉花进口提高了我国进口依赖程度,进而反映出我国棉花供给受国际市场的牵制程度。通常依赖程度越高,棉花供给受国际市场的牵制越大,风险也就越高,棉花供给的不确定性就越强。从棉花市场容量来看,进口棉花会占据一部分的国内棉花市场份额,若进口量大幅度波动,则会加剧国内棉花市场不稳定的局面,最终会动摇国内棉花产业的主导地位,威胁产业安全。
因此,本文认为,保障棉花产业安全应该做到,以国内一定的棉花生产能力为基础,能够从国际市场以较合理的价格稳定地获得外部棉花资源,国内的棉花供应与需求保持相对均衡,不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这也意味着,随着中国棉花消费的上升,应适度加大进口量,并大力开发多元化进口市场,保障棉花进口的可获得性,尽量降低进口风险。
3 基于DEA方法对中国棉花产业安全状况的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作为一种非参数评价方法,特别适宜于处理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评价问题。其利用数学规划模型来比较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有效性,判断决策单元(DMU)是否位于生产可能集的“前沿面”上。在评价各DMU时,评价的依据是决策单元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可以得出每个DMU综合效率的数量指标,据此将各决策单元定级排队,确定有效的决策单元,并可给出其他决策单元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
3.1 输入与输出指标的确定
对棉花产业来说,产业安全指的是基于国内一定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市场以较少的代价(合理的价格等)稳定地获得外部资源,使国内的棉花供应与需求保持相对的均衡。因此,棉花产业的DEA“效率评价指数”θ即可用来衡量各时期棉花产业的产业安全状态。θ值越大,表示棉花产业越能用较少的损失换取较高的产业发展速度与较高的贸易竞争力,棉花产业安全度就越高,反之则说明产业安全度较低。当θ=1时表示产业发展处于安全状态,当θ=0表示产业发展处于危机状态。θ越接近1产业安全状态越好,反之产业安全状态越差。
根据评价目的和选择指标的要求,这里把棉花的库存消费比、自给率、进口量、进口价格、进口依存度、进口市场集中度共6个指标作为系统的输入指标,把产业发展速度、贸易竞争力共两个指标作为系统的输出指标。
3.2 DEA模型的建立
DEA方法在实际中应用广泛,这里使用应用最多的C2R模型来评估中国棉花的进口安全。本文选择需要评估的年份作为决策单元,评价年份区间为1995—2013年,因此共19个决策单元。用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来定义决策单元j0的有效性:
式中,θ表示决策单元的效率,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xj与xj分别为第j个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向量,λ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的权值。s+、s-分别为输入和输出的松弛变量。
模型的意义是:在保证产出不减少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各种投入按同一比例缩小,同时s+、s-给出所评价的生产单元的投入产出结构调整信息。
3.3 模型求解
3.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输入指标中,棉花的库存消费比用某一时期棉花期末库存量与同时期棉花消费量之比表示;需求量、进口量、进口价格数据分别采用美国农业部、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及Unctad数据库的数据;进口依存度用某一时期内棉花进口总额与棉花消费额之比来衡量;进口市场集中度用前4位进口来源大国的数量占进口总量的份额(CR4)来代表。系统的输出指标中,棉花产业发展速度以棉花产值来衡量,棉花贸易竞争力用棉花的进出口差额与棉花进出口总额之比表示,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数据库。
3.3.2 评价结果
使用Deap2.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经过计算后,评价结果见表1。
3.4 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评价结果显示,1999—2002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0年的评价结果为DEA有效,即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率为1,棉花产业处于安全状态;其他年份的效率值均小于1,为非DEA有效,即产业处于非安全状态,其中1995—1998年、2013年的综合效率值取值低于0.8,处于轻度危险状态。其余年份处于基本安全状态。总体上,在加入WTO后,中国棉花进口大幅度增加,有效满足了国内棉纺织业对棉花这种原材料的需求,进口棉花弥补了国内逐渐增大的供需缺口,这对维护棉花产业安全总体上是有利的。
从表1的DEA有效性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可以看出,我国棉花产业安全度在部分年份出现不安全。从评价结果也可以看出,大部分非DEA有效单元同时存在技术无效。说明各投入之间的组合没有达到最优,存在输入剩余或者输出亏空。
进一步分析松弛变量s+和剩余变量s-(结果没有列出)的值,1995—1998年出现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是库存消费比、自给率、进口量、进口价格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出现输入剩余,而贸易竞争力保持在较低水平,出现输出亏空;2003年进口依存度偏高,出现输入剩余,贸易竞争力、产量偏低,出现输出亏空;2011—2012年,库存消费比、进口量、进口依存度、价格偏高,出现输入剩余,贸易竞争力偏低,出现输出亏空;2013年库存消费比、进口量、进口依存度、价格偏高,出现输入剩余。
由于决策单元是投入要素决定的,因此可以考虑改善要素的投入状况来达到DEA有效,如降低库存消费比,使进口量与进口价格基本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以确保棉花产业安全。
4 结论及对策建议
4.1 结论
4.1.1 中国棉花产业处于基本安全状态
一直以来,棉花作为我国传统支柱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总的产业安全度测算结果来看,大多数年份处于安全以及基本安全状态。但中国棉花产业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其得分值近年处于下降趋势,部分年份为轻度危险状态。
4.1.2 棉花进口增长对国内产业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从棉花市场容量来看,棉花大量进口会占据较大一部分的国内棉花市场份额,且随着进口量大幅度的波动,加剧了国内棉花市场不稳定的局面。通过分析中国棉花进口规模的现状及变动趋势,可以看出总体上中国棉花的进口规模是扩大的。国际棉花价格的波动也影响国内棉花市场的稳定性。随着中国棉花市场的国际化,面临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我国棉花逐渐表现出较弱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4.1.3 中国棉花自给率下降,进口依存度较高
近年来,在棉花产量下降、需求量上涨的情况下,中国棉花进口依存度上升较快,且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这将导致中国棉花的需求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较高的进口依赖性及高市场集中度影响到了中国棉花产业的安全。
4.2 对策建议
4.2.1 合理控制棉花库存水平
较大波动的国家棉花储备量会影响棉企对未来棉花需求量的预测,短时间内可能会扩大棉花供需缺口。近些年,较高且不稳定的国内棉花库存消费比,表明中国棉花库存量过高且不稳定的现象已经危及到棉花产业的发展。需要改革棉花收储政策,将棉花库存量控制并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促进棉花的国内市场流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棉花的供需矛盾。
4.2.2 使进口保持在适当水平
近年来中国对棉花的需求量一直处在较高水平,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国内棉花供应的不足。中国作为棉花进口大国,进口剧增会导致国际棉花市场价格上涨,加剧国内棉花市场动荡,不利于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尽量做到适度有序进口,尤其是年度之间的进口波动不可太大。可依据国内实际供需情况,利用关税配额以及其他进口措施,有效适当调整进口规模,保持棉花平衡,从而降低棉花进口波动的幅度。这有利于稳定国内棉花供求状态,促进国内棉花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4.2.3 减少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近些年,剧烈波动的国际棉花价格对国内棉纺织工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我国应当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小棉花进口价格波动幅度,降低风险。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的经验,建立棉花进口价格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棉花进口价格的变动情况,及时发布国际棉花及其相关产品的价格信息,准确把握棉花市场价格动向。当出现大的波动时,及早做出预案,尽量减少价格波动的冲击。另一方面,完善市场价格预警机制。目前,我国已经具有了一定水平的价格机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
参考文献:
[1]卢锋.比较优势结构与开放型棉产业发展——我国棉花贸易政策面临十字路口选择[J].管理世界,2006,(11):59-69.
[2]宋聚国,刘艺卓. 进口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5):91-97.
[3] 张淑荣,兰德平. 外资并购对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19-21.
[4]杨莲娜.中国棉花的进口依赖与棉花进口安全[J].财贸研究,2012,(2):54-59.
[5]杜珉.我国棉花安全指标的实证分析[J].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03,(4):3-5.
[6]张淑荣,魏秀芬.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状况评价[J].农业技术经济,2011,(2):92-95.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棉花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