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彦山,张国选,乔晓阳
(郑煤集团国瑞公司,河南 新密452370)
郑煤集团东风电厂发供电一次系统运行方式见图1。近年来35kV线路短路及跳闸情况统计见表1所示。每次短路前各台发电机均以额定25MW正常运行、35kV与110kV母联开关在合、厂6kV各段与各母线负荷基本均衡。
受35kV线路短路电流冲击影响,通过1#主变或母联开关矿350固然会使厂6kVⅠ段电压陡降,这样竟然会导致1#炉送、引风机瞬跳使人不解。1#炉送、引风机二次接线见图2。短路时仅发现信号继电器KS掉牌,且确认低电压继电器无掉牌。由此认定35kV供电线路短路导致风机瞬跳原因为KA(KAa、KAc)误动,此处KA为许继产LL-11(12)型过流继电器,其原理见图3。
图1 发供电一次系统运行方式
表1 35kV线路短路及跳闸情况统计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用P=UIcosΦ解释35kV线路短路使厂6kVⅠ段电压下降,进而使风机运行电流暂态剧升导致KA动作存在慨念错误,这与1#炉送、引风机能够正确启动运行的事实不符。
短路电流数倍于负荷电流,可忽略短路前线路负荷高低对短路时厂用6kV电压下降的影响,也不影响对KA误动的认定。
厂内校验1#炉送、引风机的4块KA均无异常,为确认11.27、9.10两起1#炉灭火事故原因,2011年9月28日该厂将误动KA送许继校验,检验结果仍无异常。于是厂内对1#炉灭火事故原因的认定众说纷纭,疑团凸显。
图2 1#炉送、引风机二次接线
图3 35kV供电线路短路导致风机瞬跳原因
9.23 矿山线路短路只造成1#炉乙引跳闸,9.10后更换了1#炉送引风机KA而未造成9.23时送风机误跳闸灭炉的事实证明,1#炉送风机原KA性能已变异。鉴此9.23后对1#炉乙引两KA进行更换,由附表知35kV线路短路时乙引kA动作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是更换乙引KA的原因之一。
2011年11月8日Ⅱ矿中线路短路,Ⅱ矿中速断保护正确动作,1#炉送、引风机 KA均无误动,可见11.27、9.10两起事故原因确为1#炉风机KA误动。
造成KA误动原因可能为KA内部半导体元件特性变异、电位器RP1-2及R5电阻温度系数有较大异变、电容C1滤除纹波能力下降、接点S接触不良。由附表及上述校验KA结果可认定KA误动原因是内部半导体元件(V1-4、VD1-5)热稳定性已发生劣变,时逢35kV线路短路电流冲击最终导致KA误动。具体原因为单结晶体管V1-2峰点触发电压下降或发生离散变化、二极管VD1-5与稳压管V3-4热稳定性不良。
检验KA的耗时与KA实际运行时间相差甚大,可认为前者KA处于冷态,后者KA处于热态,热态缺陷冷态时不足以表现,这就是对误动KA校不出毛病的真正原因。
该厂现用LL-11(12)型过流继电器为早期产品,用期近8年,生产厂家对其使用寿命无标定,用户在确认其首次误动、校验其无异常前提下,对其果断换新实属上策。
用户除对KA正确整定、精心维护外将使用年限达7年(该厂首例误动KA投运时间为9年)、无误动表现史的LL-11(12)型继电器的校验周期减半,以加大对其监测力度。
为有效防止KA误动,机组检修时对KA集中作快速瞬变试验,以检测其动态抗扰能力。具体为:置KA于气温40℃~45℃的热态环境中(温室或温箱),1h后人为使W1中工频电流从正常负荷电流瞬变为0.9~0.95倍整定动作电流(过流、速断)时KA应无误动。对应瞬变时间视试验设备能力而定,一般可取0.05~0.1s,显然该时间以较小值试验合格为优。就11.27、9.10事故而言,该时间应为Ⅰ、Ⅱ矿铝线路末端三相短路冲击电流对应时刻(定义短路时刻t=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