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讨

2015-05-08 09:07崔保伟靳秀丽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作物课程体系职业

崔保伟,靳秀丽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讨

崔保伟,靳秀丽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通过构建“阶段式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基于工作过程的 “两线三结合” 能力模块课程体系,对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应用实践表明,该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能明显增加专业招生人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缩短了毕业生上岗前的培训时间,使毕业生在短时间内能够锻炼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得到企业的认可.

职业教育;作物生产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改革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重点建设专业,根据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紧密结合当地农业企业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确立面向生产、立足岗位、稳固基础、注重素质、强化应用、突出能力的指导思想[1]143,[2]272,[3]13.面向职业岗位实施“阶段式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设计课程体系,让学生边学理论边实践,教、学、做、练一体化,根据教学规律和作物生长季节安排教学[4]6,[5]142.几年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使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 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的 “阶段式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使农业发展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农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与河南华慧种业有限公司、商丘沃力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商丘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学校、学生、企业多方受益为立足点,推行“阶段式模块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2+3+1”的教学进程.使人才培养实现了培养方法三结合,学习过程三阶段、生产实习二轮回.

1.1 培养方法“三结合”

1.1.1 教学过程与作物生长季节相结合

农业教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连续性、持久性和效果缓慢性等特点.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实施中,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并与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相适应,课程的实施与当地农业生产过程相匹配,根据作物生长季节安排教学与实训.

1.1.2 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教学内容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设计,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依据教学设计内容和特点,在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将课堂教学的讲授转移到田间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专业教师讲授理论,兼职教师或生产一线有特长的技能人员指导实践,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实际操作能力训练.

1.1.3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教学全过程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如作物栽培课程中的小麦栽培技术核心内容,通过与河南省农科院小麦分子育种中心合作,在实施“郑麦7698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项目中,从项目研究方案的设计、实验材料的准备、试验小区划分、指标观察记录、数据整理分析等实施过程学生全程参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并在真实环境得到训练.

1.2 学习过程三阶段

第1个阶段,即第1、2学期对学生进行以职业素质模块和专业基本能力模块所要求的内容组织教学,并结合农事季节和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认知实践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第2个阶段,即第3、4、5学期进行专业能力所要求的内容进行培养,按作物、分季节组织模块化(分项目)教学.

第3个阶段,即第6学期,学生到农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1.3 生产实习两轮回

学生通过第2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训,完成当地主要农作物一个半轮回生育周期的生产工作,加上第1学习阶段的认知实践,可完成当地主要农作物的两个轮回生长发育周期的生产工作.通过完成两个轮回生长发育周期的生产实训,学生掌握了当地主要作物的生产环节,达到能够独立进行作物生产管理各环节技能操作的良好效果.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 “两线三结合” 的能力模块课程体系

2.1 通过就业岗位分析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到商丘沃力公司、河南高科农业公司、河南华慧种业有限公司及当地有代表性农业企业的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加上对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跟踪信息分析,组织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充分论证,确定本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三个主要就业岗位:作物生产与管理、农产品与农资营销、农业技术推广.通过分析就业岗位需求的实际工作任务,确定了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44项典型工作任务.

2.2 归纳总结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

对 44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确定 6项行动领域.即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大田作物生产、病虫草害防治、作物种子生产、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与农资营销等.

2.3 将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将原来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融为一体,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进行解构与重构,将6个行动领域转换为11个学习领域.即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粮食作物生长技术、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特种作物生产技术、作物病害防治、作物虫害防治、作物杂草防治、作物种子生产、作物种子加工、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农产品与农资营销等.

2.4 构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在学习领域开发过程中,组织行业企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学习领域建设团队,开发11项学习领域课程,实现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2.5 以作物生产过程为导向 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设计

图1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学习领域课程设计

以作物生产过程为导向,根据作物生长周期特点进行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以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开发每个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并进行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将农艺工、种子检验员、农技推广员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内容中,按季节分模块组织教学.注重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

以《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课程为例进行学习领域课程设计,见图1.

2.6 教学模式的开发

根据作物生产技术专业“阶段式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法三结合、学习过程三阶段、生产实习两轮回”,决定了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除了教与学,更注重学生的练和做.专业核心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设计了生产性实训项目,推行了“教、学、练、做”一体化.综合运用课堂教学、课程科研小组实践活动、作物小区试验、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生产工艺实训、农资经营角色扮演、项目情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程论坛、在线答疑、网络课程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

3.1 实施成效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阶段式模块化”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6年的历程,特别是国家示范院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学生对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看到了专业的发展前景,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2009年以来专业招生人数稳步增长,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逐渐增强,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专业对口率90%以上.校企合作的机会明显增多,大型农业现代企业主动到我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教师与企业开展了课题合作研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企业积极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训场所和就业岗位,缩短了毕业生上岗前的培训时间,使毕业生在短时间内能够锻炼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同时使毕业生及早熟悉和实践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增强了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自信心,出现了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新趋势.

按照农业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作物生产技术专业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重构了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完全不同于传统专业学科体系,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已开发了《土壤肥料》《植物与植物生理》《作物栽培》《种子生产技术》《植物保护》5门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专业师生使用后取得良好的反响,并在国内相关农业高等职业院校推广使用.

教材建设成效显著,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兄弟学校联合开发教材16部,其中主编出版教材《土壤肥料》《植物与植物生理》《农业推广》《种子生产技术》等.

3.2 存在问题

3.2.1 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缺乏认识 积极性不高

多数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绝大部分仍停留在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的层面上,不愿意采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原因是新的教学模式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劳动,而目前学校还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

3.2.2 教学设备落后 未能满足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需求

绝大多数教室仍然是按照理论教学的要求配置的,没有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建设专业教室,甚至多媒体设施也不能满足要求,学生被动地学习,而且效果较差.

3.2.3 毕业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给校企合作带来了较大影响

学生的技能水平相对较弱,很难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不愿从事一线生产、服务工作,一心想坐办公室、当主管,眼高手低,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1] 杜广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8).

[2] 郑俊霞,苏百童,马广礼.高职高专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与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0(7).

[3] 毛钟警,陈海红.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4] 陈杏禹.园艺技术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5] 刘金泉,付和平.基于工作过程的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6).

[责任编辑 冰 竹]

2014-11-24

河南省教育厅社科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4-QN-230)

崔保伟(1981- ),男,河南周口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营养生理研究。

1671-8127(2015)02-0087-03

G712

A

猜你喜欢
作物课程体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职业写作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爱的职业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