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甫
四川成都女司机变道遭男司机暴打、云南奔驰司机插队被拒追出数里碾死老人、江苏徐州宝马司机变道撞上公交车却喊人打公交司机,最近几天,有关“路怒族”的新闻接连见诸媒体,中国“行车文明”的短板也再次引发热议。
在公众常识中有种说法:汽车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到2014年底为止,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规模仅次于美国。机动车驾驶人突破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46亿人。如此多的车和驾车人汇聚在一起,很容易就使行车文明问题变得突出起来。
这里不是说车少、驾车人少的时候就不存在行车文明问题,而是说在汽车密度高的时候对行车文明的要求更高,社会对行车不文明现象更加敏感、容忍度也更低。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增多,马路变得愈发拥挤,这时候如果驾车人的素质跟不上,他们就很容易出现“擦枪走火”、恼怒浇灭理性的情况,致使马路成为“路怒族”们上演不文明“剧情”的场所。
中国汽车工业和交通路网建设可谓日新月异,硬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让很多国家望尘莫及。但在驾车人素质等“软件”方面,我们却落在了后面。汽车虽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但现在的问题往往是拥有了汽车就丢失了文明。
解决行车文明问题需要“硬约束”与“软约束”双管齐下。在“硬约束”方面,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出台明确、严格的法律规范等。2012年号称“史上最严交规”出台后,曾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应,习惯于“中国式驾驶”的驾车族似乎难以接受。但若没有这种严格约束,马路上的风景可能会更糟。“软约束”是指驾驶人服从内心的道德律令,按照文明人的品行指标去行事处世。要让驾车人真正文明起来,仅靠来自外部的压力或内部的文明觉悟恐怕不够,而是需要两者结合,“软硬兼施”。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不过,伴随这种发展和巨变,包括行车文明在内的一些“痼疾”却不断引起人们反思。现在人们经常提到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期,这种转型无疑是要让中国变得更好,而向好的变化不应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上,更要体现在社会、文化等其他方方面面。转型期不能成为我们姑息问题的借口,而应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窗口。
这些年来,普通民众对于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国家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这种更高的期待已不仅仅限于经济表现,更延伸到社会秩序、国家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等其他方面。社会秩序和国家形象变得更好固然需要政府作出努力,但普通民众也不能袖手旁观。既然我们是以国家为豪,希望中国更好,那就不妨先从自我着眼,握好手里的方向盘,做一个马路上的“文明人”。▲
(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