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交叉韧带MR扫描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价值分析

2015-05-08 09:59岑玉坚胡秋根杨少民欧阳裕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状面冠状后处理

岑玉坚 胡秋根 杨少民 欧阳裕锋

膝关节交叉韧带MR扫描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价值分析

岑玉坚 胡秋根 杨少民 欧阳裕锋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膝关节交叉韧带磁共振(MR)扫描方式的指导价值。方法 成人膝关节螺旋CT检查阴性者66例, 挑取经多层螺旋CT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 利用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进行任意角度矢状面图像重建, 评价所得图像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显示效果。结果 多层螺旋CT与MR扫描膝关节交叉韧带图像显示效果基本一致,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斜冠状面上前交叉韧带(ACL)显示全长最佳, 后交叉韧带(PCL)则在标准矢状面上显示全长最佳, 显示率为100.0%。结论 将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探求膝关节交叉韧带成像的最佳方位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结论准确、明确, 对于膝关节交叉韧带MR扫描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膝关节交叉韧带;磁共振扫描;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 空间分辩率高, 对膝关节交叉韧带病变的检查有着明显的优势, 是目前最佳的无创检查方法, 但是由于交叉韧带复杂的解剖特点,使之完整显示交叉韧带尚存在一定困难[1], 这就会大大影响交叉韧带MR图像质量, 进而降低交叉韧带病变检出率和确诊率。随着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图像得到了明显改善, 该技术具有大的容积范围和多方位、立体成像的特点, 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方面有很大优势,利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寻找膝关节交叉韧带成像的最佳方位对交叉韧带MR扫描方式无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有利于极大地提高膝关节交叉韧带病变的正确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3年12月~2014年8月共收集66例膝关节无外伤经影像学检查显示阴性者, 其中男39例, 女27例, 年龄19~59岁, 平均年龄37岁。

1.2 主要设备 采用Siemens公司的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层螺旋CT机和GE公司的Excelart 1.5T MR扫描仪。

1.3 扫描方式 接受检查者仰卧位、足先进, 双膝自然伸直, 双侧膝关节同时扫描。横断面螺旋扫描, 多层螺旋CT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150 mA, 螺距2.0 mm, 薄层重建层后1.25 mm, 重建间隔1 mm, 机架旋转速度0.75 s/rot。MR扫描体位与CT检查相同, 多通道膝关节专用线圈, 要求线圈中心位置与髌骨下缘对准, 快速扰相梯度回波扫描, 三平面定位。扫描后将数据均导入syngo.via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膝关节交叉韧带的三维重建, 获得不同平面膝关节交叉韧带图像, 使用系统自带测量工具对ACL和PCL部分解剖数据进行测量。

1.4 影像评价 所有图像有具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判读, 观察在不同平面、不同角度上交叉韧带出现率、完整性、CT表现和MRI表现。显示效果分为3个等级[2], 在1个层面完整显示交叉韧带为Ⅰ级, 不能在同一层面完整显示但能在2~3个连续层面显示主体部分为Ⅱ级, 不能将交叉韧带完整显示出来, 只能显示其断面为Ⅲ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成人膝关节交叉韧带多层螺旋CT和MRI表现ACL在多层螺旋CT斜矢状面上, 从股骨外侧髁内缘后部至胫骨髁间隆起前方斜向后上外附于股骨外侧髁内面, 呈带状软组织密度影, 显示完整。ACL在多层螺旋CT斜冠状面上表现为从股骨外侧内缘后部至胫骨髁间隆起前方斜形走行于关节腔内的宽约2~3 mm带状, 边缘平滑光整的稍高密度影,接近胫骨平台时呈人字形表现。PCL在多层螺旋CT斜矢状面上自胫骨髁间隆起后方斜向前上内附于股骨间窝内侧壁,呈弓形后凸的带状软组织密度影, 显示完整。经观察, ACL和PCL在MRI任何序列成均呈低信号, 走行与多层螺旋CT表现一致。

2.2 多层螺旋CT和MRI不同平面上膝关节交叉韧带显示程度 多层螺旋CT和MRI斜矢状面、斜冠状面ACL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层螺旋CT和MRI标准矢状面PCL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斜冠状面上ACL显示全长最佳, PCL则在标准矢状面上显示全长最佳。见表1, 表2。

表1 66例正常膝关节ACL在多层螺旋CT和MRI上斜矢状面、斜冠状面显示程度[n(%)]

表2 66例正常膝关节PCL在多层螺旋CT和MRI上标准矢状面显示程度[n(%)]

3 讨论

膝关节交叉韧带是人体中重要的结构之一, 其功能较多,最主要的作用是稳定膝关节[3]。目前, 医院多采用传统的X线平片法、关节造影法、CT、MR等技术来诊断韧带损伤[4]。X线平片法在骨折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膝关节结构较为复杂, 有较多重叠, 采用X线平片法在确定骨折分型、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关节造影以及关节镜属于有创检查, 不能作为临床首选。MR技术属于无创伤检查手段, 无辐射, 被认为是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能多方位、多角度成像, 且具有很高软组织分辨率, 临床医师普遍认可该检查方法。但由于膝关节交叉韧带解剖特点复杂, 使之完整显示交叉韧带存在一定困难, 会降低MR图像质量, 膝关节交叉韧带病变检出率和确诊率得不到保障。

随着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图像得到了明显改善。螺旋CT扫描速度快, 为无间断的容积扫描, 患者无需变换体位就能获得理想图像, 同时, 表面遮盖显示、多平面重建可从任意角度、任意方位旋转, 对骨折和关节面的观察更为细致和确切, 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方面有很大优势。

多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可获得与横断位图像同样质量的任意平面图像, 使得膝关节交叉韧带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平面上显示程度与MRI基本一致[5]。本研究中, ACL和PCL在MRI任何序列成均呈低信号, 走行与多层螺旋CT表现一致, 多层螺旋CT和MRI斜矢状面、斜冠状面ACL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层螺旋CT和MRI标准矢状面PCL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斜冠状面上ACL显示全长最佳, PCL则在标准矢状面上显示全长最佳, 显示率均为100.0%。由此可见, 将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探求膝关节交叉韧带成像的最佳方位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结论准确、明确,对于膝关节交叉韧带MR扫描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极大地提高膝关节交叉韧带病变的正确诊断率。

[1] 李长清, 陈旺生, 李建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MR扫描方式的研究.放射学实践, 2009, 24(8):910-912.

[2] 严由伦, 李荣, 董燕, 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膝关节交叉韧带MR扫描方式中的应用.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9(2): 286-290.

[3] 王刚, 陈莉, 郑树卿.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研究.放射学实践, 2013, 28(10):1076-1079.

[4] 王忠良, 杨柳芝.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膝关节创伤中的临床价值.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8):130-131.

[5] 王连友.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膝交叉韧带MR扫描方式的指导价值.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 22(4):292-29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063

2015-01-14]

528300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状面冠状后处理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请您诊断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不同背包方式行走对大学生脊柱角度的影响
青年女性矢状面轮廓曲线提取与拟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