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强化降脂方案用于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中的对比研究

2015-05-08 07:51黄晓余晓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降脂危型脂蛋白

黄晓 余晓斐

两种强化降脂方案用于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中的对比研究

黄晓 余晓斐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强化降脂方案在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50例。对照组老年患者采取20 mg/晚的阿托伐他汀治疗, 并以2.1 mmol/L为低密度脂蛋白达标值的强化降脂方案治疗, 治疗组老年患者采取40 mg/晚的阿托伐他汀治疗, 并以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达标准的强化降脂方案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血糖等水平。结果 治疗组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治疗组之后降脂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脂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血糖等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采取40 mg/晚的阿托伐他汀治疗以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达标准的强化降脂方案治疗, 临床疗效优于采取20 mg/晚的阿托伐他汀治疗2.1 mmol/L为脂蛋白达标值的强化降脂方案临床疗效, 同时两种强化降脂方案均有着一定的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

强化降脂方案;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脑梗死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 有着较为复杂的临床症状, 常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而危重型脑梗死主要是脑梗死较为严重的一种症状, 有着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对于如何做好危重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有效治疗始终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2]。本院通过对老年危重型脑梗死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强化降脂方案进行治疗, 有一定的价值发现, 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 男55例(55%), 女45例(45%);年龄最大89岁, 最小62岁, 平均年龄(78±7.2)岁。将100例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采取20 mg/晚的阿托伐他汀治疗, 并以2.1 mmol/L为低密度脂蛋白达标值的强化降脂方案治疗。治疗组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采取40 mg/晚的阿托伐他汀治疗, 并以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达标准的强化降脂方案治疗。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钙离子拮抗剂治疗,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取胰岛素治疗, 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曲美他嗪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血糖等水平, 并借助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的脑微出血的数量进行检测[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蛋白比较分析 治疗组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治疗后降脂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量化指标对比以及临床表现分析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脂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血糖等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蛋白比较分析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蛋白比较分析

组别例数治疗前(mmol/L)治疗后(mmol/L)P对照组503.17±0.922.07±0.29<0.05治疗组503.21±0.951.88±0.23<0.05 P>0.05<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比较(n)

3 讨论

脑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具有高发病率、 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是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近年来,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的加速, 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增高, 危重型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尽管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治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总体疗效还不尽人意, 尤其缺乏早期判断脑血管病变的可靠实验指标。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 是反映炎症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通过监测其浓度, 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及其预后判断具有临床价值, 很值得作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危重型脑梗死主要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研究表明[4], 危重型脑梗死患者主要有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心源性栓塞、小动脉疾病、隐源性以及不常见原因等几种类型, 最常见的病因则是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同时研究表明[5], 危重型脑梗死患者多发于老年患者, 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 并伴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就本院收治的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而言, 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而对于如何做好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的降脂治疗始终是临床研究的一大难题。

本院通过对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分别采取20 mg/晚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并以2.1 mmol/L为脂蛋白达标值的强化降脂方案治疗和40 mg/晚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并以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达标准的强化降脂两种方案进行治疗,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血糖等水平, 并借助于SWI对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的脑微出血的数量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组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治疗组之后降脂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脂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血糖等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 对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采取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进行治疗, 临床疗效尤为显著。本研究研究的过程中, 通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本院的实际情况,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还望更多相关研究人员给予指正。

综上所述, 老年极高危型脑梗死患者采取40 mg/晚的阿托伐他汀治疗以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达标准的强化降脂方案治疗, 临床疗效优于采取20 mg/晚的阿托伐他汀治疗2.1 mmol/L为脂蛋白达标值的强化降脂方案临床疗效, 同时两种强化降脂方案均有着一定的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

[1] 叶军, 潘杰锋, 车清卿.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及疗效.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22): 77-79.

[2] 董芬, 傅国萍, 俞迪红, 等.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20):146-147.

[3] 周旭东, 张力明, 叶昌俊, 等.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脑梗死患者血浆MMP-9和TIMP-1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中国药师, 2013, 16(7):1027-1028.

[4] 庞春红.辛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5):756-758.

[5] 张东铭, 张苏河.糖尿病脑梗死及非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5): 31-3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149

2014-12-19]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降脂危型脂蛋白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三参降脂液中9种成分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降脂活血片中5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降脂颗粒中5种成分
低密度脂蛋白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