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扬华 李雪晶 傅春恋 何汝冰 蔡燕玉 莫婷芳
认知行为干预对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莫扬华 李雪晶 傅春恋 何汝冰 蔡燕玉 莫婷芳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8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 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SCL-90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认知行为干预;流浪精神疾病;心理状态
近年来,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增快以及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 精神疾病患者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随着社会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多, 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不仅给当地的社会环境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也使得社会安定和谐的潜在风险增加, 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1,2]。因该类人群的特殊性, 常无法主动寻求医疗救助, 并且由于认知功能丧失而无法提供详实可靠的病史, 症状复杂, 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带来一定的难度[3]。随着精神医学的不断发展,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更多的临床支持治疗应运而生。近年来, 作者采用认知行为的方法对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干预治疗,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标准[4]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经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等器质性病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40例, 男27例, 女13例, 年龄最小21岁,最大67岁, 平均年龄(47.41±3.71)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28例, 女12例, 年龄最小20岁, 最大65岁, 平均年龄(46.87±3.3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疾病药物系统治疗,药物剂量逐渐增加, 药物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 并及时处理。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 1~2次/周, 50 min/次;具体内容如下:取得患者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利用认知心理学知识科学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积极与患者交谈、沟通, 及时发现其错误或不合理的认知及观念, 及时纠正其对疾病的歪曲认知;指导其进行检验假设,通过检验错误假设的证据让患者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认知, 讲解错误认知与抑郁、躁狂、恐惧等临床症状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其自觉地改变歪曲的认知;帮助并督促患者定期定时进行放松训练, 每次训练时间不得少于30 min;并根据个体差异为患者制定每周的日常活动方案, 帮助其完成活动内容以建立患者的自信心;指导其识别、评估、纠正不合理及歪曲的认知;指导患者借助书面来记录、分析、纠正错误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方法。
治疗1个月后采用SCL-90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1.3 疗效判定标准[5]疗效标准参照精神病患者的相关疗效标准制定, 包括: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 认知及行为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精神症状明显好转, 认知及行为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精神症状无显著变化, 认知及行为仍存在歪曲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1个月后,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经治疗, 护理干预后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CL-90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CL-90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的效果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SCL-90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 χ-±s, 分)
因流浪精神病患者群体的特殊性, 常无法主动寻求医疗救助, 并且由于认知功能丧失而无法提供详实可靠的病史,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一定的难度。
本文研究了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 实施认知行为干预, 可有效提高抗精神病治疗的有效率, 明显改善患者的SCL-90量表评分, 效果显著。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因长期流离失所, 缺衣少食以及缺少近亲属的监护和关心, 其认知、行为障碍、个人卫生料理能力和社会功能损害均较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更为严重;自知力的缺乏, 使得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从而导致病情的反复发作并逐步加重;患者在社会活动中受尊重、支持、理解以及患者的情感体验均明显偏低, 并且由于病态的思维方式和情感障碍的影响, 其对社会环境和的认识也被严重扭曲, 对社会支持的认同、接纳和利用度均较差, 很容易与社会产生冲突。同时, 流浪精神病患者往往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 其生活中负性生活事件一般高于普通人群。
认知行为干预疗法的理念以认知理论为基础, 主要包括认知理论和学习理论[6,7]。认知理论认为一方面人们的情感、行为与其认知水平密切相关, 同时认知水平也决定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 人们情感和行为的变化对其认知功能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改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形成的观念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和习惯皆可通过学习来获得, 且不合理的行为也能够通过正确的学习来纠正。认知行为干预疗法使患者认识到自身行为和认知的歪曲并加以矫正, 从而达到改变患者对周围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反应, 从而起到治疗的目的。对该类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认知行为干预, 能明显的提高抗精神病治疗的效果。由此可见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且SCL-90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认知行为干预治疗不仅可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还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 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在流浪精神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明确, 可从根本上纠正患者的不合理认知和行为, 远期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国兵, 张春林, 伍业光.流浪精神病人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进展.广西医学, 2011, 33(2):228-229.
[2] 俞玮, 秦虹云.护士观察量表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调查.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13):1668-1669.
[3] 邵阁忠.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3): 567-568.
[4] 张燕红, 陈淑娟, 郑宪萍, 等.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7):13.
[5] 高仝女.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50例分析及护理对策.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 2011, 40(3):307-308.
[6] 伍业光.用科学发展观探索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问题.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6(10):659-660.
[7] 何汝冰, 屈艳妮, 莫扬华, 等.人文关怀理念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心理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23): 2913-29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148
2014-09-16]
510430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