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良,刘 玮,王雪松,刘永安,陈 涵
机械通气时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1 acquired-pneumonia,HAP)称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1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近年来,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 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引起的VAP也逐年增加,成为VAP的重要病原菌[1],是院内感染致死的重要原因。如何治疗PDRAB-VAP迄今仍是世界性难题。多粘菌素B和替加环素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和较高的敏感性,但由于多粘菌素B有较大的肾毒性、神经毒性以及替加环素还未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使临床处于尴尬境地。国内外有多种治疗方案[2],但其疗效、安全性并不十分理想。合理运用现有抗菌药物是更为实际的应对策略[3],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的抗菌药物可能成为攻克该难题的出路,因此探索安全、高效、便于临床实施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自2010年11月以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使用美罗培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联合治疗PDRAB-VAP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病例入选条件:机械通气48 h以上且X线胸片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展性浸润性病灶,无其他原因解释,同时至少具备以下2项表现:(1)体温≥38℃或较基础体温升高1℃以上;(2)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L或<4.0×109/L;(3)出现脓性气道分泌物或较前增加。VAP确诊标准:除符合上述入选标准外,还须满足以下条件:气管内抽吸物连续2次痰培养+药敏试验提示生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或中、轻度异常。2010年11月至2013年12月符合上述条件、入住ICU的各类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共48例(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51~78岁,平均(63.16±7.03)岁。原发疾病:感染性疾病22例,严重外伤10例,外科术后重症8例,危重型哮喘3例,心肺复苏后5例,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22.16±4.13)分。
1.2 治疗方法 48例患者均给予生命体征监测、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治疗原发病等常规治疗。PDRAB-VAP治疗: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 m1+美罗培南2 g静脉滴注,1次/8 h,60 min滴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 m1+头孢哌酮/舒巴坦3 g静脉滴注,1次/8 h,60 min滴入(其中第1次加入维生素K110 mg);米诺环素0.1 g鼻饲,3次/d。联合治疗10~14 d。
1.3 指标观察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9、12、15天早晨6:30抽血,查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痰培养+药敏。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作详细记录。取治疗前、治疗后第6天和第15天的检测值作统计学处理。
1.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分为:(1)痊愈: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缓解,X线胸片示肺部浸润影完全或大部分吸收,致病菌被从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全部清除;(2)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临床表现改善或缓解,X线胸片示肺浸润影部分吸收和/或病原菌未从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全部清除;(3)进步: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浸润影或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被清除中3项以下有所改善,但不显著;(4)无效:用药72 h后和/或调整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或恶化。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48例患者,痊愈30例(62.50%),显效 6例(12.50%),进步 3例(6.25%),无效9例(18.75%),总有效(痊愈 +显效)36例(75.00%)。
2.2 细菌学疗效 48例患者治疗10~14 d后,30例细菌清除,清除率62.50%;6例(12.50%)转为其他细菌,其中嗜麦芽窄食单孢菌2例,白色念珠菌4例;12例(25.00%)患者致病菌未清除,其中进步3例,无效9例。
2.3 相关指标变化 48例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指标见表1。2例患者分别在治疗第6天、第12天出现总胆红素升高,但未超出正常值2倍;2例患者分别在治疗第9天、第12天后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但未超出正常值2倍,给予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2例分别在治疗第10天、第12天出现血尿素轻微升高,未处理,疗程结束后恢复。
表1 48例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s)
表1 48例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bP<0.01
15 d总胆红素(μmo1/L)指标 正常值 治疗前 治疗后6 d 治疗后5.1~19.0 15.95±7.22 14.75±6.17 15.47±6.16谷丙转氨酶(U/L) 5~40 43.44±21.31 37.88±18.64 38.33±15.61尿素氮(mmo1/L) 2.8~8.3 7.75±2.94 6.37±2.84 6.97±1.73肌酐(μmo1/L) 44.0~133.0 106.25±42.77 102.82±39.45 105.44±39.87白细胞(×109/L) 3.69~9.16 15.84±4.14 10.37±2.10b 7.45±1.55b中性粒细胞(%) 50~70 85.73±5.58 75.22±5.37b 65.77±5.58b红细胞(×1012/L) 3.68~5.13 3.12±0.88 2.87±0.95 2.57±0.97血小板(×109/L) 101~320 135.81±80.12 135.44±82.12 134.22±70.53 C反应蛋白(mg/L) 0~10 55.83±15.12 25.82±10.16a10.63±5.11b降钙素原(mg/L) <0.1 25.67±5.02 15.77±7.12 1.98±1.11b
2.4 不良反应 11例出现各类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11/48)。2例在治疗第10天、1例在治疗第12天出现轻微皮疹,停药观察,给予抗过敏治疗,3 d后皮疹消失;3例分别在治疗第10天、第12天、第13天出现轻微腹泻,未停药,继续治疗至14 d,2 d后自行好转。除3例皮疹患者外,45例患者均完成14 d疗程。
鲍曼不动杆菌是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要病原菌[1],具备从其他病原菌获得耐药基因形成多重耐药的能力,又有在环境中尤其是医疗设备表面顽强的生存能力,使其对医院感染的威胁日益严重[2]。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碳青酶烯酶OXA类酶是我国现阶段不动杆菌广泛耐药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4-5],产该类酶的不动杆菌对舒巴坦多为中介,对米诺环素部分敏感;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也表明[6-7],头孢哌酮 - 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对不动杆菌有协同作用。针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亦有研究证实美罗培南与舒巴坦有协同作用[8]。目前国内外有多种治疗方案,但使用美罗培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治疗PDRAB-VAP的报告并不多见。本研究使用美罗培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治疗 PDRAB-VAP,有效率75.00%(36/48),清除率 62.50%(30/48),感染指标(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治疗后第6天即有改善,疗程结束后第15天显著好转。说明美罗培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治疗PDRAB-VAP有良好的疗效。12.50%(6/48)转为其他致病菌,其中嗜麦芽窄食单孢菌2例,白色念珠菌4例。文献报道[9-1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易发生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导致机体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发生嗜麦芽窄食单抱菌感染;有较重的基础疾病、多种侵入性、创伤性检查、治疗及污染,会增加感染的机会。4例生长白色念珠菌,可能是因为该组合广谱抗菌,导致霉菌生长。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11/48),除3例皮疹患者外其余45例患者均完成14 d疗程。收入ICU的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不全,一些严重外伤患者同时合并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因使用该组合加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情况。提示患者对该联合用药有良好的耐受性。本组多数患者用药9~12 d细菌即被清除,但也有12例患者致病菌未清除,可能与高龄、病重、并发症多、疗程不足等有关。
本研究显示,美罗培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作为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用药组合,对PDRAB-VAP效果较好,不失为治疗PDRAB-VAP的又一选择,尤其对肝肾功能不良或潜在不良患者,可选择该组合治疗。
[1] Bergogne-Bèrèzin E,Towner KJ.Acinetobacter SPP.Asnosocomia1 pathogens:microbio1ogica1,c1inica1,and epidemio1ogica1 features[J].C1in Microbio1 Rev,1996,9(2):148-165.
[2] 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76-85.
[3] Pe1eg AY,Seifert H,Paterson DL.Acinetobacter baumannii:emergence of a successfu1 pathogen[J].C1in Microbio1 Rev,2008,21(3):538-582.
[4] Mendes RE,Be11 JM,Turnidge JD,et a1.Emergence and widespread dissemination of OXA-23,-24/40 and-58 carbapenemases among acinetobacter spp.in Asia-Pacific nations:report from the SENTRY survei11ance program[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9,53(1):55-59.
[5] Lo1ans K,Rice TW,Munoz-Price LS,et a1.Muhicity outbreak of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so1ates producing the carbapenemase OXA-40[J].Antimierob Agents Chemother,2006,50(9):2941-2945.
[6] Sopira1a MM,Mangino JE,Gebreyes WA,et a1.Synergy testing by Etest,microdi1ution checkerbcard,and time-ki11 methods for 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0,54(5):4678-4683.
[7] 罗燕萍,沈定霞,杨继勇,等.头孢哌酮/舒巴坦与2种抗菌药物联用对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31-1433.
[8] 金茜,杨青,胡海棠,等.美罗培南联合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34(11):979-983.
[9] Breoke JS.Stcnotrophomonas mahophi1ia:an emerging g1oba1 opportunistic pathogen[J].C1in Microbio1 Rev,2012,25(1):2-41.
[10]卓超,金光耀,袁锦屏,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或定植患者68例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