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富 毕首金
摘 要:踩高跷是一项全身都参与的健身活动,有利于发展中小学生的上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本文介绍了高跷的制作方法和制作过程,正手、反手握高跷的踩法以及下高跷的技术。
关键词:高跷;制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3-0074-01
一、研制简介
高跷好比人腿的延伸部分,当踩着高跷能“如履平地”时,就像在散步。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或在校运会中开展高跷项目,是一项全身都参与的健身活动,对身体各器官、各系统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地增强人体上下肢的肌肉力量,还可以训练人的平衡能力,很好地发展人们的协调性、灵活性,更能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踩高跷具有形式和缓,活动强度小,比较安全且便于控制活动量,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高跷制作取材广泛,所用木材、竹材等廉价易找。高跷规格差异很大,高到几米,甚至更高,低到十几厘米,甚至更低。
二、制作过程
高跷的制作根据材料(天然木材、成品方木、竹子等)的不同,其制作方法也不同。下面介绍利用天然木材制作高跷的步骤和方法。
(一)准备工作
1.工具准备
柴刀一把、锯子一把、钉锤一把、三角板一个、胶把钳一把、刨子一个、钢卷尺一个、铅笔一只。
2.材料准备
准备长170厘米以上,直径大的一端(高桥脚)为4厘米以上并且有枝杈,且枝杈长10厘米以上;直径小的一端(高桥把)为3厘米以上;长10厘米,宽4厘米的厚胶皮2块;长5厘米、3厘米、1厘米的钉子各10颗。
(二)制作过程
第一步:将准备好的圆木加工成长170厘米的材料(踩板在距高跷脚20厘米处);
第二步:将准备好的厚胶皮制成长1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胶块2块;
第三步:先将胶块用钉子固定在主杆和枝杈上,然后用创子创光木材,便制成高跷。
三、使用方法
(一)反手握高跷踩法
(1)握法
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臂夹紧高跷于腋下,两手下垂。虎口朝下,四指并拢与大拇指分开,与肋骨下端同高并紧握高跷,双臂内夹,两眼平视前方,接着踏上左脚(以先上左脚为例)。
(2)上高跷的技术
握好高跷后,一脚(以左脚为例)先踏上高跷的踏板,接着另一腿(右腿)稍蹬地,迅速踏上另一踏板,同时两臂内夹控制好高跷,挺胸抬头身体挺直,两眼平视前方,控制好身体重心,紧跟着左脚走起来,保持动态平衡。
(二)正手握高跷踩法
(1)握法
直立,将高跷立于体前,两高跷间距约与肩同宽,两手虎口朝上,四指并拢,大拇指分开,握紧高跷的上端(握的位置与肩同高),接着踏上左脚(以先上左脚为例)。
(2)上高跷技术
两高跷立于体前(高跷距身体的距离小于自己的臂长),持握好高跷后,一脚(以左脚为例)先上踏板,另一脚(右脚)稍用力蹬地并快速踏上另一踏板,挺胸抬头身体挺直,两眼平视前方,控制好身体重心,紧跟着左脚走起来,保持动态平衡。
(三)下高跷技术
两种握法踩高跷其下高跷的方法相同,一般有两种下法。
第一种:双脚下高跷法
下高跷前,应保持身体平衡,手脚协调用力,两手紧握高跷,左手左脚,右手右脚同时支撑体重,双脚向前或向后跳下落地。
第二种:单脚下高跷法
停止练习或到达终点下高跷时,手脚协调,并保持蹬高跷一侧身体重心平衡,另一侧脚先下高跷,然后,另一脚紧跟落地,完成下高跷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