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不仅有图画美,色彩美,还具有音乐美。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周围的声音?天空中雷声隆隆,风声萧萧;大地上车轮滚滚,歌声飞扬;海洋上惊涛拍岸,海燕高唱,就是潜身海底,回游大洋的鲸群,也会吟出奇妙动听的“鲸歌”!如果我们的作文,在描绘生活的时候,除了刻画出事物的轮廊和色彩,还记录下它们的声音,那不是就做到“绘声绘色”了吗?那么,怎样才能逼真地描摹出自然界、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让你如闻其声,绕耳不绝呢?
一是妙用拟声词,描绘自然中最真实的声音。
作文中妙用拟声就是恰当地选用拟声词。拟声词就是一些专门用来摹仿自然声音的词语,如“隆隆”“噔噔噔”,还有“哦——哦——哦”等等。巧妙地借用生活中原汁原味的拟声词摹绘声响,是描写声音最常见、运用最广泛的手法。准确地使用拟声词,将会使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给文章注入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谢雪畴的《“老虎团”的结局》一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
“地上是冰凉的,身子一贴着地皮,那寒气飕飕地直往肚皮里钻。”
“那双堆集上的榴弹炮,咕隆隆,咕隆隆地轰响起来。”
“中午过后,天边忽然响起了飞机的嗡嗡声。”
“在大炮轰鸣中,坦克出动了,排成横队吱吱嘎嘎地轧将过来。”
文中“飕飕”“咕隆隆”“嗡嗡”“吱吱嘎嘎”等几个拟声词,就把当时大王庄阵地上的天时、地利和战斗气氛活生生地描绘出来了。
有的同学在作文中也擅长运用拟声词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如一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听见‘咚咚咚的敲门声,‘噔噔噔地跑过去,‘吱扭一声把门打开。”文章借用形象活泼的拟声词,模拟了生活中真实的声响,使其声音跃然纸上,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作文中是否运用拟声词以及拟声词运用得是否得体,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表达效果。下面是一位同学描写班级开学第一天情景的一段文字:
听说这一学期我们要换班主任了。新班主任可是全校有名的老先进,他穿着夹克衫,瘦瘦的,剃着平头。当老师走到黑板面前的时候,大家说话的声音就停止了,课堂里只听见翻课本的声音……
这一段文字虽然描写了老师的外貌,但写得却让人感到非常平常,没有特色。文中提到了讲话的声音和翻书的声音,但由于没有使用拟声词,没能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如果把气氛写得更逼真些,其中的两句可改写成这样:“老师走到黑板面前,‘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就立刻停止了,只听得‘沙沙的翻书本的声音……”大家看,这两句话只加进了两个拟声词,可效果就不一样了。“嗡嗡嗡嗡”写出了上课前大伙儿交头接耳相互交谈的情形,反映出新学期开始同学们激动的心情;“沙沙”翻书本的声音,正好反衬出课堂的安静,突出了同学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可见,用拟声词写声音能起到别的方法所起不到的作用。
事物是复杂的,描写声音也不那么简单,要把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描绘好,单靠拟声词是不够的,还有别的“绘声”方法。
二是巧用比喻,描绘自然界中最美妙的声音。
写声音时我们也可以用比喻来描绘。用比喻绘声,一般是通过联想、想象,把无形的声音,外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常常是用人们比较熟悉的形象、可想的各种声音去比喻比较陌生的难以用拟声词摹拟的声音,并能较具体地描绘出其中的区别。例如,同样是说话的声音,小孩子如银铃,少女如莺啼,中年汉子如铜钟,也有的人像闷砂罐,这样就细致分明地再现了声音形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两句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你看: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交错杂弹,就像大珠小珠泻落在玉盘。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闻。
再请大家欣赏陆定一《老山界》里一段文字: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作者一连用四个比喻句写声响,调动读者以往的经验,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由于处于山谷,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很低微,但由于寂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作者就是这样以形象贴切的比喻,用耳朵里感觉到的声响,烘托午夜雷公岩的寂静,生动具体地将自己的深切感受细腻入微地描绘出来,并使读者也似乎调动了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以便体会当时的寂静情景。
下面两段用比喻写声音的语段也相当优美,我们来共同欣赏:
①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叶君健《看戏》)
②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像落花飘在水上。 (鲁彦《听潮》)
声音是无形的,人们看不到也摸不到。相较于有形的事物,声音的摹写很困难,可是这一语段却将音乐形象具体化了,通过比喻描摹了清晰可现的画面:动的“珠子”,“一笑一颦”的表情,“优雅的水袖”及“婀娜的身段”,这些生动的画面,根据这些视觉形象,可以联想到音乐形象,使人觉得美不胜收了。例②同样是描绘声音,也连用了五个比喻,连续出现了五个画面和形象。声音的形象具体实在地诉之于视觉。
一些同学用比喻来描绘声音的笔法也相当老练,相当优美,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一同学模仿白居易的《琵琶行》,写道:
天不知什么时又阴了起来,雨说着说着也就来了。起初,雨不大,“叮叮咚咚”,好像无数珍珠落到玉盘上。尤其是敲在屋瓦上的古老的音乐,似乎柔和而又铿锵,似乎遥远又逼近。重重轻轻,密密细细,点点滴滴,仿佛俞伯牙《高山流水》中的沉吟。似水柔情,雨仿佛在诉说着婉转的心声。后来雨越下越大,大得砸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房檐上飞流下来的水嘈嘈切切,清脆悦耳,真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使人心旷神怡。偶尔来阵风,树枝便扭着身躯,叶子“呼呼”地响,挤出了千万点水珠,飞落而下,与檐下的滴水一唱一和,创作一曲大自然的交响曲。endprint
这里作者写声音时奇妙地运用拟声词、比喻的手法,十分形象具体地写出了雨声的特点。我们在写声音的时候可以经常运用一些比喻,如把优美的女高音独唱比作“夜莺歌唱”,把雄浑的大合唱比作“汹涌的波涛”。又如把抒情的小提琴独奏比作“淙淙的流水”,把激越的琵琶声比作“奔腾的万马”。运用比喻来描写声音,能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用这种方法,比喻一定要贴切,不要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三是善用侧面来写,间接表现声音之美。
侧面写声音即把听众的感受,通过自己的动作、神态、嗅觉、视觉等感觉外化出来,也是描写声音的又一手法。例如,林嗣环的《口技》中,作者一方面着力描写表演者口技的高超,另一方面又注意写听众的反应,从侧面显示表演者技艺的高妙,如第一处写观众的反应“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描写他们专注、入神及叹服的神态、动作,有力地表现了声音那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侧面描写如同回音壁,能将所描写的声音映射出来,让读者从回音中品味其声,这种手法往往能创造出“深山藏古寺”的奇妙效果,是直接描写所无法替代的。
四是巧用通感写声音,状美妙声音如眼前。
声音本来是无形的,极难描摹,巧用通感这一修辞手法可将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形容或比喻勾连起来。高明的作者写声时往往会巧用通感将无形之声化为可见之物。刘鹗《明湖居听书》就运用通感描写了王小玉美妙的声音——“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段文字,作者先是把听觉范畴的歌声用味觉范畴的吃人参果描绘,表现了歌声的悦耳动听,接着又用触觉范畴的浑身畅快表现了歌声之美妙令人心旷神怡,最后又用视觉范畴的钢丝抛入天际描绘了音调之高令人叹为观止。由此可见,用通感描绘声音,不仅能化无形为有形,还让人可见、可触、可感、可品。如此写声音怎能不让人拍案叫绝?又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中:“远处的钟楼上飘来了温暖的歌声。”歌声本来是听到的,用的是人类的听觉;温暖本应是人感觉到的,用的是人类的触觉。可是作者在这里却说歌声是“温暖”的,这种把人类的各种感觉相互挪移,相互通用的修辞手法,我们把它叫作通感。在这里,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就写出了人们听到声音之后的那种得意,舒畅的心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