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非从
被关注是人类一项很深切的心理需求。很多人似乎只有在被关注的时候才有存在感,于是他们会通过各种有意无意的行为来“刷”存在感。当电话铃没有响起,qq没有滴滴声,关机3天后再开机发现根本没有人找你,这该有多失落!
我们为什么这么需要被别人关注,才会觉得自己是存在的?我们为什么要在存在上都这么依赖别人?我们为什么需要他人的“看到”,才会感觉到好一点?
实际上我们真的没有得到过关注吗?显然不是。可为什么我们会需要别人“主动”看到我们,甚至要通过各种炫耀、嘚瑟来“刷”存在感,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看到的?
在约翰·鲍比的依恋理论中,讲过依恋的形成过程,我觉得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对妈妈是极度依恋的,因为他们需要被妈妈看到才觉得安全,他们也只有看到妈妈才觉得踏实。所以孩子在最初期可以自己玩,但是一定要妈妈在身边;妈妈一旦离开了他的视线,他就会又哭又闹无法继续玩。这就是我们最初的存在感。
后来,孩子长大了些,相信了妈妈一直在身边,有时玩起来就会不让妈妈看到,会推开妈妈,但他内心相信妈妈一直在身边,也就是他建立了一个信念:当我想自己玩的时候我就自己玩,当我需要妈妈的时候我只要一喊妈妈就会过来。所以这阶段,孩子有时会不断地喊“妈妈”来刷存在感,证明妈妈是存在的。于是安全型的依恋就被建立了。
安全型依恋的小孩相信自己一旦遇到危险,妈妈一定会出现来保护自己,相信自己一有需要,妈妈就会出现。他可以看着妈妈去做自己的事,甚至离开一段时间,因为他相信妈妈始终会回来。
但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过这么幸运:当孩提时代的我们感受到危险时,当我们需要妈妈时,妈妈常常都不在。甚至有很多妈妈,因为工作要出门,孩子不舍得,就趁孩子睡着时偷偷离开,或者看着孩子大哭却不得不忙自己的事。这样的孩子会建立这样的信念:妈妈只有随时在我的视线范围内才安全,一旦她离开了我的视线,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这就是不安全型的依恋。
小时候没有得到过的心理满足,我们是要穷其一生来填补的。
长大后,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社会就成了妈妈的象征。我们渴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以前没有得到的东西,比如存在感。
当别人没有关注我们,当别人在做自己的事情、过自己的生活时,我们在那一刻感受不到自己是重要的,感受不到自己是被关注的,就会觉得自己不值得、不重要,就会失落。只有他们主动关心我们,主动找我们,主动跟我们聊天,主动“点赞”,我们才感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而这,就是不安全型依恋的小孩——只有当妈妈主动关心自己、在视线范围之内时,才觉得自己是被关爱的;一旦妈妈离开,就似乎永远都没了一样。
他人此刻没有关注我们,并不意味着不关注我们。因为当我们需要并表达出来的时候,就能得到关注,就能得到热切的回应。即使他们没有来得及热切回应,至少会在心里重视了下我们。只是他们不是我们的妈妈,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把我们当做世界的中心,随时给予我们关注。
甚至妈妈都不能。
当我们长大后,我们可以理解妈妈。妈妈除了孩子,还有生活、工作,有她自己的世界。她很重视孩子,但不能把百分百的注意力都给孩子。她有自己的悲伤、无奈、无能为力,有着一个普通人具有的一切局限。她努力关注我们,但总会有关注不到的时候。她甚至没有接受过依恋理论的学习,没有掌握婴幼儿的心理规律,她不是育儿专家,不知道会带来哪些伤害。
所以,我们注定从小就会经常感受不到存在感,经常会“被忽视”,经常会觉得自己不重要、不值得。
但妈妈的这些忽视并不意味着她不重视我们。长大了也是这样,他人也有着自己的生活、局限、悲哀,他人也有着自己的内在渴望,甚至也很需要我们“点赞”、主动关注。
即使你安静地坐在角落里,没有人看到,不被人注意,没有人点赞,没有电话响起,没有人主动关心你,没有人“秒回”你的信息,你都依然是值得被看到的。因为你不再是那个随时需要妈妈看到的婴儿了。你和他人平等,都有自己的生活,但当你真的有了现实需求,你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就是爱,就是看见。当你拿起电话拨通每个朋友的电话去问:你记得我吗?你会想起我吗?我对你来说重要吗?我想你会得到一个个很肯定的答案。
你不需要一种幸福叫秒回,你不需要32个赞,你不需要别人主动跟你说话,你不需要别人主动关心你。这些需要都是你对于“看见”的匮乏,是幻觉。你很重要,你本来就很重要,所以你值得被看到。你只是没有被随时关注,并不意味着你不值得被关注。
因此,不要去问一堆“当我有困难,谁会第一时间记得我”之类无聊的问题,这些问题只会说明你需要一个妈妈随时注意到你。
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在等待被看到的时候,看到自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