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欣
(安徽大学 人口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00)
经济和人口结构的地区差距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不平衡促使劳动力流向经济更发达、就业机会更多的地区;同时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补充劳动力不足,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问题已成为国内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安徽省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输出大省,2013年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4.5%,比2012年下降了0.52个百分点,总量上也较去年减少了29.38万人。安徽省流动人口流向和流量及需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既具有全国流动人口的共性也存在其差异的一面。
总体上,2010~2013年安徽省跨省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历年均高于省内流动人口比例(如图1所示),且跨省流动比例是省内流动比例的2倍多,但是二者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图1显示安徽省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稳中有降,而省内流动却逐年上升,平均每年增加0.5个百分点,虽然上升幅度较小,但是总体规模在不断壮大。2013年安徽省跨省流动人口较2010年下降了9.94个百分点,而省内流动人口比例上升了9.94个百分点,表明部分跨省流动人口在流向选择上发生了变化,由省外流动转向省内流动。安徽省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省内流动逐渐上升,人口流动有回流趋势,人口的空间分布在不断调整和配置。
图1 安徽省2010~2013年省内流动与跨省流动占比①
从安徽省省内流动趋势来看(如图2所示),各年县内跨乡镇或街道比例均排在首位,说明省内流动人口多倾向于短距离流动,这也符合拉文斯坦的迁移法则:迁移者的主体进行的是短距离迁移。省内跨市与市内跨县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步增长,虽然县内跨乡镇或街道流动有所波动,但总体反映了省内流动日趋活跃。
图2 2010~2013年安徽省省内流向构成①
从省内各市人口流动的流向上来看(如图3所示),不难发现跨省流动占有绝对优势,这一现象在以亳州市、阜阳市为代表的皖北地区尤为突出,其次是滁州市和安庆市,总体而言是皖北地区多省际流动。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暂时落后于皖南地区,2013年皖南地区生产总值是皖南地区的1.1倍,同时皖北地区人口基数大,南北文化差异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迫使人们不得不外出务工经商。
图3 安徽省各市人口流向①
受交通、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安徽省跨省流动人口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如图4所示),占总体省际流动区域分布的74.67%,其次为广州(7.2%)、北京(3.72%)、山东(1.95%)等地。对比2012年,安徽省流动人口的基本流向未发生变化,流向各省比例有所变动。流向浙江省的人口下降了1.77个百分点,流向江苏省的人口下降了1.9个百分比点,流向上海市的人口增加了2.7个百分点。虽然流向浙江省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吸纳劳动力最强的地区,这与浙江省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浙江省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制造业又主要集中在纺织业、服装及其它纤维制品制造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拉力。
图4 安徽省跨省流动流向分布①
通过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得出,安徽省内流向江苏、浙江、上海三地比例最高的分别为滁州(45.22%)、黄山(64.53%)、六安(42.47%)。将安徽省各地级市流向比例最高的地区与该地区的最短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是-3.36,表明流出人口比例与流动距离呈负相关,流动人口在长距离流动和短距离流动时更倾向于“近邻优先”。这一特点在皖南地区尤为显著,而皖北地区并不明显,例如六安市流向上海市比例最高,但上海市对六安市并不是最短距离地。随着动车高铁的不断完善,六安市到上海市约4个小时,班次较多,大大缩短了两市之间距离,也降低了交通成本,因此,交通便利尤其是通行时间缩短是影响六安人流向上海市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在气候、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相似性,使大部分人选择就近流动或择优流动。
就各市省内跨市流动分布而言,流入人口比例排在前四位的城市分别为:合肥市(51.97%)、芜 湖 市 (11.8%)、淮 南 市 (5.20%)、蚌 埠 市(3.49%)。呈现以合肥市、芜湖市为中心的向中部城市集聚的趋势;合肥市与芜湖市在吸引人口流入上更具优势,二者交通便利,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及公共服务的完善正是吸引大量人口流入的主要因素。
从年龄结构来看,全国15~59岁流动人口中,80后新生代流动人口占47.9%,其中安徽省新生代流动人口占45.9%,跨省流入及省内流动人口中新生代流动人口约占45%。劳动适龄人口平均年龄为33.8岁,高于全国平均年龄5岁,超过一半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出生于80后,与上一代相比,新生代流动人口群体日益成熟化。[1]20~49岁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73.56%,这一年龄段是青壮年,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是适龄劳动力的主力军。
从性别结构上看,安徽省流动人口中男性占55.57%,女性占44.43%,性别比为125.09,表明男性在人口流动特别是省际长距离流动中有较明显的优势。但在新生代流动人口中女性占51.6%,男性占48.4%,二者均衡后发现男女比例基本平衡。[1]近三年安徽省流动人口性别比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较2011年下降了1.19个百分比,正是女性在社会和家庭地位提升的表现,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女性具有与男性同等的流动需求和权利,同时年轻女性在这一年龄段大量进行婚姻迁移,而通婚圈逐渐扩大,使得女性人口的流动更趋活跃。0~15岁的性别比居于133.20~133.62之间,低年龄组性别比偏高反映了在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中,流动主体对携带子女的性别偏好,也可能与近年来安徽省出生性别比上升的趋势有关。(如图5所示)
图5 安徽省流动人口年龄金字塔①
图6为2013年安徽省流动人口不同时间段流动人口比例,其中一年以内占比最高(65.43%)。从全国范围来看,省际流动人口以短期流动为主,主要集中于半年到两年,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在各流动时间段省际流动人口比例进行排序,结果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偏 短 期 化。[2](P87~99)图 7 反 映 出 在 2010~2013年安徽省流动人口的外出时间在五年及以上的基本维持不变,半年至一年从2010年起比重逐渐增加,2011年后有所下降,这并不代表这一时间段流动人口正在减少,因为每年有大量“新增”流动人口加入到流动人口的队伍中,导致半年至一年的比例有轻微的波动。
虽然五年及以上流动人口比例仅占10%左右,但是这部分群体也不容忽视,他们有长期扎根在流入地的意愿,加上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更加强烈,对流入地来说如何解决好流动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吸引劳动力甚至是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
图6 安徽省2013年不同时间段的流动人口比例①
图7 2010~2013年安徽省流动人口外出时间①
与全国总体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相比,安徽省流动人口文化水平较低。全国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流动人口达9.3%,安徽省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6%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安徽省总流动人口以初中文化为主,小学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明显少于常驻人口,但是高中及以上学历仍低于常驻人口(见表1),说明受教育程度与迁移意愿有一定关系,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流动。因此,安徽省一方面应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高知识人才流失。
表1 安徽省流动人口与常驻人口受教育程度对比
推—拉理论着眼于对人口流动产生的原因、流向、流动者的特征等方面进行解释,研究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形成的推拉力的外部机制及个体内部机制的一种理论和方法。[3]李强认为,推—拉理论对中国流动人口的解释不完全适用,受户籍制度的影响,推—拉理 论 都 发 生 了 变 形。[4](P125~136)但 经 济规模对人口流动影响与推—拉理论是相结合的,表现为迁出地对迁出人口的推力作用和迁入地对迁入人口的吸纳作用,而且经济规模主要影响迁出人口,对迁移量大小有决定性作用。[5](P9~15)据统计,目前安徽省每年外出流动人口约占全国劳动力流出人口的1/10,其中以长三角地区居多。现在上海、江苏、浙江的外来人口中,安徽籍人口居各省首位,占到20%~30%。安徽省是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速度快、劳动力需求大、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优质资源丰富等都对安徽省流动人口形成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安徽省与江苏省、浙江省接壤,空间距离的优越性既是一种拉力也是一种推力。安徽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是转移就业压力较大的省份,无疑对有潜在迁移动力群体形成一种推力。在推力和拉力的双重作用下,安徽省逐渐成为人口流动大省,呈现出就近流动和向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第一次从宏观上揭示了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和过程,提出要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必须要发展现代化工业,这对于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如今农业富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转移,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出现了“刘易斯拐点”。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大量耕地被用于商业开发,出现一批失地农民;另一方面农业成本增加,农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仅从事农业生产已完全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弃农务工的群体。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即便政策上正积极促进城乡结合,但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在医疗、养老、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仍有限制。特别是跨省流动的阻力和压力更大,生活成本与社会融入难度都远大于省内流动,长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外来务工仍集中于东部,占60%以上,但东部地区务工人员出现了低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出现了持续较快增长。[3]尽管安徽省收入普遍低于东部地区,但是综合考虑生活成本低、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庭等因素使安徽省的就业吸引力正在增强,特别是省会城市合肥在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导致人口流动呈现短期性,甚至有部分选择重回家乡。
舒尔茨把个人和家庭进行流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看作人力资本投资的五个主要方面之一。[6]明赛尔和明克尔等人的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口迁移看作一种投资选择,根据个人能力水平,估算出各地区的预期价值,当潜在迁入地的预期净回报大于原居住地收入时,可能导致迁移的发生。[7](P21~24)段成荣结合时间因素,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及婚姻状况等因素在影响个人是否进行省际流动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8](P69~76)过去 流 动 人 口 的 人 力 资 本 体 现 在 对工资收入的期望,第一代流动人口比第二代流动人口的对工资收入期望更强。第一代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效应主要受社会和经济因素影响,第二代流动人口相比第一代受教育程度较高,往往会考虑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社会保障水平、工资收入与生活成本的比值,工资水平不再是衡量是否迁入的唯一因素,换言之,第二代流动人口更着眼于长期发展的可能性,流动人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人口总量增长了5.8%,而增长集中于少部分地区,主要在东北沿海地区。在人口的增加量上,东部人口十年间增加了5 722万,占全国总数的81.2%;从人口增幅看,东部人口十年内增加了12.7%,而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只分别增加了2.8%、1.5%和1.4%,中国人口变化已呈现很强的地区特征。[9]随着人口流动的频繁,中部人口迁出大省出现常驻人口的减少,造成这种地区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动。安徽省2000~2010年净迁出人口428万,自然增长人口392万,净迁出人口高于自然增长人口,可以预期,随着人口外流、持续低生育率,人口将继续向东部扩散,未来安徽省人口增长率可能会持续降低。国家制度安排的倾向性将优质资源集中于东部及沿海地区,导致人口过度聚集,虽然近几年北上广的流动人口有所减少,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选择北上广,有的是务工,有的是求学,不论是哪种方式都造成本土人才大量流失。流出的是年富力强、有文化的青年群体,对社会的发展和全国的区域协调都不利,加剧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郑真真依据流动人口对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地区:第一类是受人口流入影响,老龄化程度得到缓解的省(市、自治区),其中缓解效果最为显著的地区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和广东等主要人口流入地;第二类是人口流出导致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的省(市、自治区),其中安徽、江西、四川、重庆和湖南等人口流出大省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影响尤为明显;第三类是流动人口对本省人口老龄化影响不大,包括内蒙古、吉林、云南等以省内人口流动为主的地区。不难发现,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得到明显缓解,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因大量青年人流出而更为严重。[10]
因此一般以常驻人口口径衡量的大城市老龄化程度是低于中小城市、也是低于农村地区的。受人口流动的影响,安徽省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地区,呈现城乡倒置的特征。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的年轻人迁往城镇地区,使得城镇地区的人口老化水平下降,农村地区的老龄化水平上升。当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并长期居住,加剧了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生活困境,同时农村养老保障单一,主要依赖于子女养老,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对农村养老带来更大的冲击。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由个体劳动者外出务工转向核心家庭整体迁移阶段,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学校,造成农村适龄儿童减少,各中小学不得不撤并。而校园撤并意味着孩子上学路程更远,安全性大大降低,不得不选择寄宿,不仅增加了教育成本而且对学校的学生管理无疑又提出了挑战。[11]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农村“空心化”,留守的非老人即妇儒,他们防御和抵抗能力偏弱、安全意识不强,很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相比城市的封闭性和网络化,农村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空心节点,其边缘化更易被忽视,如新闻媒体频繁报道的各种暴力杀人、性侵犯案件等表明农村安全的“空心化”成为当下较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流出,剩下的“三留”人群比例较高,从事农业生产能力不足,部分地区土地荒废、流转、被征用等,无意间大量农业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农民身份被迫改变也缩减了收入来源,特别是第二代农民工失去土地和生产技能,只能选择继续留在大城市拼搏。
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带来的竞争压力,本土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就地就业,未来人口流向或许会发生改变,由省际流动转向省内流动。此外,独生子女比例逐渐增多,为照顾父母或受家庭观念影响,年轻人会选择离家较近的城市就业或创业。这种人口“回流”现象对安徽省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首先应完善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保障工作,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自主创业者的政策和资金的帮扶力度,积极扩大就业领域,吸引流出人口“回得来”。其次,立足市场需求,通过职能和技术教育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以满足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要求。最后,主要是解决城镇新增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均等化等问题,做好公共服务才是确保人才“留得住”的关键。
注 释:
①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
[1]王培安,等.中国流动人口发展分省报告2013[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3.
[2]马红旗,陈仲常.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J].人口研究,2012,(6).
[3]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流动人口理论与政策综述报告[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4]李 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3).
[5]王桂新.中国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之分析[J].人口研究,1996,(6).
[6][美]T.W.舒尔茨.吴珠华,等,译.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7]范力达.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间人口研究[J].人口学刊,2003,(3).
[8]姚华松,许学强,薛德升.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2008,(6).
[9]中部人口空心化:六省份人口负增长 安徽-0.6%[EB/OL].http://news.163.com/11/0627/09/77HVJKGF00014JB6.html,2011-06-27.
[10]郑真真,杨 舸.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D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514/c112851 -21473033.html,2013-05-14.
[11]“农村学校消失”的城市化成本提醒[EB/OL].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21119/7314256.shtml,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