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晨
(北京大学,北京100817)
近年来“被就业”、“被自杀”式的语言现象“被M”层出不穷。本文将“被M”构成的句子称之为新型“被”字句。多数研究者认为新型“被”字句出现始于2008年3月,安徽阜阳“白宫”举报人李国福的“被自杀”事件。但事实上,新型“被”字句的用法早已使用了,如龙应台(1993)在《文汇报》发表《在北京被吵架》一文。对于新型“被”字句的起源我们无法判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这种新兴的“被”字句风靡我们的语言生活,而且影响力度丝毫不见衰减。
本文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的《半岛晨报》进行了仔细的检索,发现新型“被”字句用法的“被”字出现次数总计为247次,除去重复出现的次数,有92个①新型“被”字句用例。按时间顺序有“被遭雷击”②……
本文精炼地总结了新型“被”字句与传统“被”字句在语法和语义上的差异与继承,简要地分析了新型“被”字句出现的原因。其次,借鉴施春宏(2013)的研究方法,结合语境从语用结构来探索新型“被”字句的语义结构和语义内容的内在结构层级及其关系,并创新性地从沈家煊(2003)界定的三种不同概念域——行域、知域、言域的角度,探讨新型“被”字句的操控方式,对其概念义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对新型“被”字句进行分类,进而对新型“被”字句的行域义、知域义和言域义以及不同概念域的交叉进行阐述,总结出新型“被”字句的语义特征与概念域之间的某种关系。
新型“被”字句在语法层面对传统“被”字句有继承也有突破。本文主要阐述两者在语法上的差异,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合条件不同。传统“被”字句中与“被”组合的一般是处置性的动词。新型“被”字句也有此用法,本文用新型“被”字句举例,例如被代表、被学习。
但新型“被”字句中能与“被”组合的“M”非常广泛,除了传统“被”字句的搭配,还有很多创新性的搭配。
1)被+NP
被+名词:被韩国
被+数量短语:被五成
被+定中短语:被韩国人
2)被+VP
被+不及物动词:被自杀
被+形容词:被幸福
被+状中短语:被不明
被+述宾短语:被上春晚
被+中补短语:被跑偏
2.句法位置不同。在传统“被”字句中,“被”是表示被动的标记形式,有时候省略“被”字不太会影响句义,③如:花瓶被打破了。省略后:花瓶打破了。两句话语义无明显差别。新型“被”字句中“被”与“M”的关系更为密切,“被”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省略,这种严密的关系也让使用者在潜意识中把“被M”当作一个凝固的整体,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处于不同的句法位置。
传统“被”字句中,“被”字结构可以用来充当主语、谓语和定语,新型“被”字句也有此种用法,本文选用新型“被”字句举例。
充当主语:“被增长”让我脸红。
充当谓语:明星们“被股东”?
充当定语:网上交流“被就业”的经历和感受。
而新型“被”字句的句法位置比较灵活,除此之外可以做宾语、状语。
充当宾语:再婚女登记时发现“被死亡”。
充当状语:家长们“被自愿”缴费。
3.“被”字后的动词的特点不同。传统“被”字句中的谓语动词具有多价性,即是二价动词或三价动词,并且有“结果性”的语义特征,如吹、打。而新型“被”字句没有严格的要求,大量一价动词可以进入“被M”结构,如涨薪、就业。
4.“被”字组合中动词后成分的有无。传统“被”字句中,除了少数述补式动词和部分联合式动词,谓语动词一般不能是光杆形式,要带上后续成分,如被人搀着、被涂上了一层金光。但是新型“被”字句的表达重点不重于说明“M”受到的处置及结果,所以不需要复杂的谓语形式,偶有动词后带时间补语或动量补语的,这也正是新型“被”字句更易于以标题出现的原因。
5.新型“被”字句宾语的省略。传统“被”字句中表示动作发出者的宾语经常是要说明的,但是双方在已知或不需要说明的情况下,此宾语可以省略。如我被那诚恳的言词打动了。如果有上下文语境可以省略为我被打动了。但是在新型“被”字句中,“被”字的后面可以直接出现谓语,表达操控者的名词性成分和表达操控方式的动词性成分是一定要被省略的。如:河南农妇因上访“被精神病”132天,按语境还原成传统“被”字句即:河南农妇因上访被公安局说成精神病,住了132天精神病院。
6.新型“被”字句的不可变换性。大多数传统“被”字句能够和一般SVO句式、“把”字句有变换关系。如树叶被风吹跑了,变换成“把”字句为风把树叶吹跑了。但是新型“被”字句不具备此条件。因为新型“被”字句的宾语,即动作的发出者处于隐含的状态,无法出现在“被”字句中,具有不可变换性。如需变换,需要根据语境进行大量的补充和修改,与原句有较大的差异。
新型“被”字句与传统“被”字句在语法上的差异,显示的是表层的语法结构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于语义上的差异导致的,究其根本是由于深层语义结构上的不同决定的。所以,本文主要围绕新型“被”字句的语义分析进行阐述。
本文依据王春杰(2012)的研究将“被”的语义发展历程概括如下:《说文解字·衣部》:“被:寝衣,长一身有半,从衣皮声。”这是“被”的本义;同时在先秦时名词“被”作“寝衣”讲的用法引申为名词“表面”和动词“覆盖”。“被”表示动词“覆盖”的用法再次延伸为“披”;战国时期,“披”作为“覆盖”义逐渐引申,发展为动词“施”、“施加”义,最终产生了新的动词用法“遭受”、“蒙受”。之后,“被”的“遭受”义进一步虚化,用来引入动词的施事,表被动义,这就是现代汉语中的传统“被”字句。随着“被”字结构的发展,五四以后,出现大批表示中性义和积极义的“被”字句。而近年来的新型“被”字句在此基础上得以继承和发展,“被”具有了[-自愿性]、[-真实性]的语义特征。
语言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世界各种现象长期提炼的产物。“被M”的出现就是现实原型在语言中的投影,反映着社会的变动和观念的变化。
本文引用了《半岛晨报》中的典型用例,结合语境从语用结构分析其语义结构。
(1)西北政法大学的毕业生赵某在天涯论坛发表帖子,分享自己已经就业的“好消息”。在帖子里,赵某说,他在人才中心办理档案关系转移时,忽然发现,某某工业公司的名称和印章,已经签在了自己的就业协议书上。但是,令赵某感到不解的是,他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个公司的名字。④
例(1)的语用有以下内容:a.赵某没有就业;b.赵某不知道自己的就业协议书已经签了;c.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给赵某签订了就业协议书,称其就业了;d.赵某为此感到很愤怒。由此可以得出“被就业”的语义是:赵某没有就业,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致使学校说赵某就业了。用传统“被”字句表达即:(没有就业的)赵某被学校说成就业了。但是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该内容最后浓缩为“被就业”这种新型“被”字结构。
(2)日前,某小学学生的家长们收到校方信息:本校学生家长于3月26日8时30分到学校学习《弟子规》。一名学生家长说,学生可以不到场,但是家长必须到场。⑤
例(2)语用有以下内容:a.家长不愿意到学校学习《弟子规》;b.学校强迫家长到学校学习《弟子规》;c.家长最后被迫到学校学习《弟子规》。由此可见,“被学习”的语义是:家长受到学校的强迫致使家长到学校学习《弟子规》。用传统“被”字句表达即:(不自愿到学校学习的)家长被学校强迫到学校学习《弟子规》。
可以看出每个新型“被”字句“A被M(这里的M指代与M相关的事件)”包括如下语用内容:a.具有某个与M有关的事件,此事件要么真正发生,要么没有真正发生;b.具有此事件的责任主体A,A要么不希望/不愿意此事件发生,要么希望/愿意此事件发生;c.具有另一个参与者B,通过某类操控方式(例如认为、强制、说成)而使此事件表现出来;d.A承受了与M有关的事件。由此看来,就A与M来说,A[±自愿性]、M[±真实性]是最重要的语义特征;e.除此之外,当M为[-真实性]时,存在另一事实N,即N[+真实性]。
据此,我们根据新型“被”字句语义特征进行分类,并将《半岛晨报》涉及的92个用例根据原文的语境进行分类归入其中:
类型 A[自愿性] M[真实性]用例被遭雷击、被自杀、被股东、被恋爱、被代言、被预言、被吸毒、被怀孕、被复出、被核武、被离婚、被出轨、被韩国、被韩国人、被认亲、被1-(N[+真-实性])愤入分酒青选手驾、、、、被被被被枪双包扣杀打养分、、、、被被被被丑当男退闻爹友出、、、、被被被被二先辞订婚发职婚、、、、被被被被死亡、被下课、被主席、被同居案、被私奔案、被退休、被分居、被绑架、被破产、被当男一号、被套牌、被命案、被精神病被不明真相、真相被不明、被重号、被夺冠、被降级、被休假、被自愿、被意愿、被征调、被涨价、被违约、被学习、被豪宅、被五成、被腐败、2-+被起住、被进跑养偏老、院被、雷被锋欠、采被暖练费兵、、被被早满意、被晚点、被代表、被违章、被标准、被捐款、被茶水、被捐门、被留学、被留学者、被停电、被放假、被加班、被内退、被改名、被病休3 + (N[+真-实性])被康春晚、增被、长 被开、 脱心被 贫、就被、(业幸收、福入被 )、就被被业 增创率 、业被、、高被被薪小上4++无
只有类型4属于既“自愿”又“真实”发生了的事件,不能生成新型“被”字句。新型“被”字句表达的语义内容中,事件真相分为如下几种情况:①A不自愿,M不真实;②A不自愿,M真实;③A自愿,M不真实。就《半岛晨报》的92个用例来看,类型1有44例,占47.83%;类型2有37例,占40.22%;类型3有11例,占11.95%。可见类型1的语义内容A[-自愿性]、M[-真实性]使用情况最多,类型2的语义内容的使用也占很大比例,与此相比,类型3语义内容的使用情况大大减少。其原因,主要是传统“被”字句主要表示“遭受、不如意”的消极义,虽然近些年随着“被”字式结构的发展,“被”字句具有中性义和积极义的语义特征,但还是表示消极义的占主导地位。
依据施春宏(2013)对新型“被”字句的语用基础及概念结构的分析,新型“被”字句的具体语义结构表现为:A被S,S=B+V+*M*。A为整个事件的蒙受者,S为一个表示指定事件的叙述,整个语义为A蒙受了S;在S表示的事件中,B为事件操控者,V为B的操控方式,*M*为操控的内容,但这个内容只选择了其中的某个部分M作为代表,没有全部从字面上表现出来。就M来说,事实上表示的是由A产生的施为事件,只是该事件或许并没有产生而是被人说成或被人认为产生了。从整体上来说,新型“被”字句表示的是一个蒙受事件;而这个蒙受事件又产生于一个下位事件,即B施之于A的操控事件;产生在A身上的施为事件可能是B操控的内容。[蒙受事件[操控事件[施为事件]]]可以概括为这三类事件的关系式。该关系式形成了新型“被”字句能够呈现的基础,构成了新型“被”字句的三重语义结构。在这三重语义结构中,重要的就是操控行为的产生,而操控方式是操控行为的关键,需要视具体事件而定。因此,操控方式主要决定新型“被”字句表达的语义内容。
对于操控方式,有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将新型“被”字句进行分类。但是新型“被”字句隐含的操控方式远比一般认为的类型要广泛。经过本文研究,其操控方式实际上可以分别归于行域、知域、言域三个方面。
本文接下来就在这三个概念域的基础上对新型“被”字句的操控方式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对新型“被”字句进行语义分类。基于以上新型“被”字句的具体语义结构表现和三重语义结构的分析,新型“被”字句语义内容的内在结构层级及其关系为[E⑥蒙受A+被+[E操控B+V+[E施为*M*]]]。这些语义内容就是新型“被”字句的浓缩表达方式还原出来的具体内容,根据这种结构层级及其关系进行转换,我们就能根据语境还原出隐而不显的表达操控者的名词性成分和表达操控方式的动词性成分,从而进行语义分类。
沈家煊(2003)在Sweetser的基础上区分和界定了三个不同的概念域——行域、知域、言域。“行”指行为、行状,“知”指知识、认识,“言”指言语、言说。
肖治野(2011)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行”指现实的行为和行状,针对的是某种既定的事态;“知”指主观的知觉和认识,跟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知识状态有关;“言”,因为人们常常以言行事,所以言指用以实现某种意图的语言行为,如批评、请求、许诺等。词语的行域义是基本的,然后引申出较抽象的知域义,再引申出更抽象的言域义。
本文的分析就是根据新型“被”字句的语义结构:A被S,S=B+V+*M*中,操控方式V的概念义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型“被”字句进行分类。
例句中的操控方式V并没有出现,而是隐含在语境中,所以首先需要将用例按照[E蒙受A+被+[E操控B+V+[E施为*M*]]]进行还原。如下:
(3)公鸡当凤凰养居民天天“被早起”。
依据原文具体的语境将浓缩形式还原出具体的内容。(3)一居民养了一只大公鸡,天天很早就打鸣,吵得四周的居民不能很好地休息。显而易见,大公鸡每天早晨打鸣,居民不得不起床。根据此语境(3)可以还原为:居民被大公鸡强迫早起。⑦我们可以得出新型“被”字句的层级结构[E蒙受A+被+[E操控B+V+[E施为*M*]]]中操控方式V是强迫、迫使、强制等动词,表示操控者通过某种行为强迫蒙受者做出相关的行为,所以属于行域的范畴。
要证实新型“被”字句属于知域义,需要证实依据语境还原出来的操控方式V必须属于操控者的某种认识。
(4)网友们感叹:“我们这次被小康了。”
(4)2009年年末,江都市接受全面小康验收组的调查。为了达到小康标准,江都市的很多地方在小康调查问卷上配发了一份建议答案。此事曝光后,网友们感叹“我们这次被小康了”。居民们实际上没有达到小康水平,但政府通过提供建议答案,从而达到认可率,被认为达到小康水平。(4)可以还原为:江都市政府为居民们提供建议答案填写调查问卷,从而导致居民被验收组认为达到小康水平。我们可以发现,浓缩的新型“被”字句隐含的操控方式V是认为、认定、推测等动词,即蒙受者蒙受的事件都是操控者主观地推断和认知,属于操控者本身的认识和推理,所以属于知域范畴。
(5)王志文微博“被退休”。
(5)2012年2月9日3时48分,王志文发微博声称要退出娱乐界,后被查明是由“演员王志文”的假账户散布的假消息。由此可以根据语境将(5)还原为:王志文被“演员王志文”的假账户说成退休了。我们可以看出操控方式V是说成、传说、声称等动词,而这些都与操控者的言语动作紧密相关,属于言语行为,所以属于言域的范围。
从行域到知域再到言域,是语义不断渐进引申的结果,因此三域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分明。肖治野对此做了一定的解释:行域和知域会出现交叉是因为社会规约的事理通常就是一种集体的认识评价,而个人认识和集体认识的区分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所以常会出现两种理解都可以的情形。而知域和言域的交叉是因为言域的“以言行事”既可以是直接实施言语行为,也可以借助间接的手段,比如表达自己的主观认识来实现。(肖治野,2011)
另外,新型“被”字句因为其语义结构的特殊性,导致“被M”这种浓缩形式还原成基本形式的时候有多重可能,即新型“被”字句的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所以其语义理解有多种可能性。因此,即使同一个用例也有处在不同概念域的可能性。如“被改名”可以有以下理解:a.某人并不想改名但被别人强迫改了名字,可以还原为:某人被别人强迫改名;b.某人并没有改名由他人冒充改了名字,可以还原为:某人被别人冒充改了名字;c.某人并没有改名而被他人传说改了名字,可以还原为某人被别人说成改了名字;d.某人并没有改名而被他人认为改了名字,某人被别人认为改了名字。对于这些理解实际上还可以细化,设想更多的可能性,在此不做详细阐述。但就以上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已经处在不同的概念域中。
所以“被改名”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既可以存在于行域中,如a、b,也可以存在言域中如c,也可以存在知域中,如d,形成了不同概念域交叉的情况。这也证实对新型“被”字句的理解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否则很容易产生歧义或者误解。
本文将《半岛晨报》中的92个用例依据原文语境分类,归入不同的概念域,如下:
新型“被”字句的概念域分类
类型 概念域 实例被不明真相、真相被不明、被重号、被夺冠、被降级、被休假、被自愿、被意愿、被征调、被涨价、被违约、被学习、被1行域 豪起宅、被、被跑五偏成、被、被雷腐锋败、被、被练住兵进、被养满老意院、、被被晚欠点采、暖被费代、表被、早被违章、被标准、被捐款、被茶水、被捐门、被留学、被留学者、被停电、被放假、被加班、被内退、被改名、被病休2知域 被创增业长、被、上被春就晚业、、被被脱就贫业、(率收、被入小)被康增、被、被开高心薪、被幸福、被被遭雷击、被自杀、被股东、被恋爱、被代言、被预言、被吸毒、被怀孕、被复出、被核武、被离婚、被出轨、被韩国、被韩国人、被认亲、被愤青、被枪杀、被丑闻、被二婚、被3言域 入选、被双打、被当爹、被先发、被分手、被包养、被男友、被辞职、被酒驾、被扣分、被退出、被订婚、被死亡、被下课、被主席、被同居案、被私奔案、被退休、被分居、被绑架、被破产、被当男一号、被套牌、被命案、被精神病
通过两个表格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新型“被”字句的语义特征和概念域之间有某种联系。
类型1:A[-自愿性],M[+真实性]这一语义特征的新型“被”字句系列,都具有强迫义,操控方式V为强迫、逼迫、要求等类动词,属于行域的范畴。
类型2:A[+自愿性],M[-真实性]这一语义特征的新型“被”字句系列,都具有认定义,操控方式V为认定、评判、判定等类动词,属于知域的范畴。
类型3:A[-自愿性],M[-真实性]这一语义特征的新型“被”字句系列,都具有称说义,操控方式V为说成、传说、声称等类动词,属于言域的范畴。
【注 释】
①经统计,92个是未重复出现的用例数目,重复出现的用例数目总计247个。
②本文引用的用例都来源于《半岛晨报》,因用例过多不详细标明出处。
③有一些传统“被”字句是一定不能省略“被”字的,如受事主语是表示人的名词或者代词,且语境未表明施受关系,为避免歧义,“被”字就不能省略。
④被,《半岛晨报》,2009,12,26,C7。
⑤再好的教育也不能“被自愿”,《半岛晨报》,2011,3,24,A19。
⑥E为event的首字母,代表事件。
⑦语义上还原为:“因为大公鸡每天一大早就打鸣,居民不得不早起”更好,但是本文为了便于新型“被”字句概念义的研究和论证,还原为传统“被”字句,下文例子同理,不再说明。
[1]龙应台.在北京被吵架[N].文汇报·笔会,1993-10-30.
[2]施春宏.新型“被”字式的生成机制、语义理解及语用效应[J].当代修辞学,2013(1).
[3]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3).
[4]王春杰.认知视角下新“被XX”的语义特征[J].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
[5]肖治野.副词“也”的行域、知域和言域[J].浙江学刊,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