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金昌
他是“70后”,被同行誉为“数学王子”;他拥有令人称赞的教学艺术,课堂上有方法领悟,有思想启迪,更有精神激励。在课堂上,他带领学生感知数学的本源、感受文化的熏陶。他呈献在我们眼前的不再是那一两页薄薄的教材,而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精美画卷……他就是被许多青年教师奉为“偶像”的张齐华,江苏省新生代数学名师。
语言之美:未成曲调先有情
张齐华的教学语言之美,来源于他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扎实的语言功底,二者为他在课堂上随意挥洒提供了源头活水。课堂上,他特会“勾引”学生:“勾”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勾”“引”之间,或幽默、或诙谐、或深情、或睿智,总能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使之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心理。
在《认识方程》一课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的认识中,张齐华问学生:“知道自己几岁吗?”学生回答:“知道,12岁!”张齐华说:“知道自己年纪不奇怪,知道爸爸几岁吗?”学生回答:“36、38、35……”张齐华及时点拨:“像这样,知道的数是……”“已知数。”张奇华又问:“你知道爸爸36岁,可你知道爸爸存折里有多少钱吗?”(学生摇头)。张齐华调侃:“这个真的要知道!”(学生开心地笑)这时张齐华追问:“像这样,要知道的却又不知道的数是……”“未知数!”张齐华适时小结:“但凡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点,总是想方设法把‘未知数变为‘已知数。”看似平常的聊侃,其中却渗透了“已知数”和“未知数”的联系,学生被他诙谐幽默的语言所吸引,自觉地跟着他的思路走,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做好了铺垫。
张齐华认为,要使教学语言具有灵性、激情、智慧、信仰和爱,就必须“蹲下”。教师要用一颗童心触摸孩子的世界,用一种欣赏的目光打量孩子的天空,真正听懂他们的声音,欣赏到他们眼中美妙的世界。课堂上,他总会照顾学生的感受。当出示练习题时,他会伴着温暖的目光问:“同学们,有困难吗?那么,谁先来说?”在展示学生作品时,他会用关注的目光问:“你想给这份作业提点什么?”“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对于他的方法想不想说点什么?”然后,他转身告诉其他学生:“没有必要迷信别人。”当觉得没有其他答案时,他又会提醒大家:“有不同想法也可以大声说出来。”他的话语总是让人感到温馨。
幽默与温馨之外,“深刻”是张齐华课堂语言艺术的另一个维度。他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探究数学的世界。在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他这样告诉学生:“我要给你们一些忠告,有时候,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上去像轴对称图形的也许不是,看上去不像的却偏偏是。”接着,他让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说一说。生1说:“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沿着高把它剪下来,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生2说:“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它不是。”这时,张齐华会握着生2的手说:“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名言:“我不赞同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张齐华的这一举动,与伏尔泰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这样的评价语言富有哲学意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哲学的熏陶,获得一种深刻的思想触动。
情境之美:教学之贵在于真
张齐华主张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还课堂以本真。他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质疑某些课堂情境创设的虚假:有一次,他连续听了两节课,第一节课的教师从自己家的房子装修谈起,要学生帮出出主意,算一算面积是多少、要多少瓷砖,学生兴趣很浓……但没想到,到了第二节课,另一名教师又举了自己装修房子的例子。张齐华质疑:难道真的这么巧,两位执教的老师都选择在这个时候装修房子?
他说:“为了使教学‘引人入胜,某些教师挖空心思编撰情境,并美其名曰‘美丽的谎言‘课堂的需要。现在想来,孩子们其实是清醒的,只是他们习惯了教师的作假……面对清醒的孩子,教师还如此矫情地‘创设本不真实的情境,孩子们作何感想?情境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吗?”由此,他开始思考:怎样的情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个性、人格的全面发展。
张齐华认为,课堂上的情境设置,真实是第一位的,真实的情境需“真实化”地呈现,切不可矫揉造作,如果因“浓重的教育痕迹”而失去真实意味,只能算一种教学虚假,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发展都是不利的。为此,他力求以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探索和发现之“境”。
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他出示了自己1周岁时的照片,让学生猜照片上的孩子是谁。一名学生激动地说:“我觉得是张老师。”
师:真有眼力!这是1周岁时的我。仔细观察。(动画演示:身高约是头高的4倍)
师:发现了吗,1周岁婴儿,头的高度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
生:1/4。
师:长大后,情况又会怎样呢?
(教师出示自己现在的直立照片,并动画演示:头高约是身高的1/7。)
师:现在,头的高度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
生:1/7。
师:其实,不同的年龄阶段,相应的分数也不一样。同学们今年10岁左右,那么,一个10岁左右的儿童,他的头高又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呢?想知道吗?
生:(激动地)想!
教师随即邀请一个学生上台,其他同学一起现场估计,学生们都兴趣盎然……
张齐华以真实的照片和现实中的自己创设“猜想分数”情境,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要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估一估等加深对分数的认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切实体验到学习分数的价值。
张齐华说,其实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境俯拾皆是,关键就看教师是否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发现、捕捉、转化、利用。一旦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你所发现,并略作课堂化的加工,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变成一种真实的数学“语境”。
在“因数与倍数”一课的导入部分,他创设了操作情境,巧用模型来建构知识,揭示概念内涵;“交换律”一课,他创设了故事情境,为新课学习搭建思考平台;“简单统计”教学中,他创设让学生现场调查的情境,增进学生对统计方法及价值的理解;教学“认识整万数”时,他从拨数游戏开始,在拨数过程中,唤起了学生对计数器、计数单位、数位等相关经验的回忆……
张齐华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实际上已打破了学科壁垒,通过各学科的知识整合来制造课堂的“热能效应”,达到了一种真实而自然的境界,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科思维,积淀人文精神。
人文之美:文化要素满课堂
张齐华的课堂总是流淌着人文之美,他凭借对数学教学的敏锐洞察与深刻理解,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搭建出了“文化数学”这一崭新的教学平台。
张齐华认为,数学课堂应当是数学文化流淌的地方,是学生用心不断去触摸数学本质、感受数学内在文化特质的自由天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理应比他人具备更加敏锐的数学视角,以捕捉现实生活中蕴含的丰富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为数学教学所用,并真正转化为学生数学成长的有效资源与动力。
一次,张齐华到桂林旅行,当同行的人慨叹漓江的美丽风光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他却被一座座实体山和水中倒影所形成的一幅幅天然的“轴对称图形”深深吸引,由此获得了一种崭新的教学灵感。回校后,他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结尾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他拿出自己在桂林旅游时拍下的山水照片,给学生观看。欣赏着这些图片,不明所以的学生嘀咕开了:“美是很美,可它们并不对称呀!”“今天我们学习轴对称图形,干嘛给我们看这些图片?”……正当学生疑惑之际,张齐华不失时机地将遮去的倒影重新展现出来。几乎在一瞬间,所有学生都呆住了。因为,此时此刻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大自然的伟大杰作:奇异的山、水中的倒影以及由此形成的那些没有雕饰、不着痕迹的轴对称图形。学生们都被眼前这一幅幅美妙的轴对称图形深深打动,并惊叹于大自然所创造的这一奇特的对称美的意境。就这样,一种强烈的审美体验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并不断激荡、扩散、生成……
在张齐华看来,数学教学不只是数学知识、方法、过程的简单堆砌与叠加,也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械传递与搬运。作为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必修的一门课程,数学拥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有的教育与文化价值,比如理性精神的滋养、数学思想方法的培育等。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把“作为文化的数学”融进课堂,使数学课堂呈现一种别样的文化气质。这种文气质既可能表现在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组织上,也可能表现在对儿童数学需要的把握上,更多的还表现在对具体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作上。有人说,张齐华的数学课有一种淡淡的“文化味”,大抵指的就是这层意思。
张齐华始终认为,在孩子的视野里,一个数就意味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数就是一道难忘的风景,教师必须懂得引导学生去阅读这些故事、寻找这些风景,让学生透过数学符号去触摸数学的脉搏、感受数学的温度,从而延展生命的广度与深度。
【人物小档案】张齐华,现任教于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曾是海门市学科带头人,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市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有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2005年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优课大赛获一等奖,参与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