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找不到节奏了?

2015-05-05 12:50王玉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佬小米渠道

王玉

营销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轮回。

现在,轮到了产品。

过去的一年,大家不断地被刷新认知:

“屌丝”余额宝几乎把“高大上”的国有银行的闲散资金吸食一空。

你看中了一款华为mate7手机,但你必须想办法才能买到它。

苹果借助iPhone 6、iPhone 6 Plus产品斗败了其他所有的Android手机厂商。三星倒下了,甚至风头正劲的中国手机集团军也被苹果iPhone 6 Plus冲击得支离破碎。

轻轻摇一摇,开水瞬间降低至55℃,这款神奇的水杯在苏宁易购预约页面上线仅一周,预约便已超过1万只,超过该平台其他所有品牌单月销售量之和。

“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30天京东众筹1100万元,火遍创业圈。

……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的消费者怎么了?

那些笃信“渠道为王”“规模制胜”的大佬们开始找不到节奏了。

其根源在于,互联网时代,游戏规则变了。

一是渠道优势的瓦解。很多年来,本土企业发挥无所不用其极的营销本领,在辽阔的疆域内构筑了多层级的、金字塔式的销售网络。可如今,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把信息流和物流全数再造,渠道被彻底踩平,昔日的“营销金字塔”在一夜间灰飞烟灭。

自以为掌控渠道就是掌控市场的大佬们傻眼了,就连昔日辉煌的娃哈哈帝国也是内外交困,颓势尽显。企业的成就与过去的成功不再绝对关联,也与企业的资源无关,只与对消费者的认知和操作能力有关。所以,当看到日化大佬宝洁以及手机巨头三星在2014年的惨淡报表时,我们很淡定。

二是技术手段的变迁。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企业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现在消费者掏出手机就可以比价格、比质量、比款式等所有产品信息,信息变得无限透明,主动权和话语权开始转移。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微信营销、粉丝经营、社群等新兴业态,更是让厂家与消费者无限接近。

三是消费趋势的换挡升级。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者开始崛起,他们是理性消费的中坚,很难被忽悠,也不容易被广告打动,他们当然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不过他们同时更是“性能偏好者”,是一群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买单的人。如果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做得好,超出预期,即使一分钱广告不投,消费者也愿意去替你传播,免费为你创造口碑,免费为你做广告。只要你的产品有格调,有情怀,有卖点。

产品力,这个一直以来因为中国特色碎片化渠道和终端而被忽略的营销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爆发了超乎想象的影响力。大佬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如果你想做好品牌,就要做好产品,产品就是自媒体。怎么做好产品?让用户尖叫,解决他们的痛点。

在微信或微博平台,有一款塑料杯价格不菲却卖得很火,它就是“喝水神器”——柠檬杯。这个杯子除了本身的水壶功能,还可以通过内部装置,轻松自制新鲜果汁。只要在杯子底部放半个新鲜柠檬,就可以喝上“现榨柠檬水”了,很多不爱喝水的人最近也爱上了这款杯子。

小米手机为了制造“用户尖叫”,下得最大的功夫就是高配低价。小米每推出一代新产品,一定是当时速度最快的业界首发的配置,且价格做到行业最低。小米一代手机推出的时候,按当时的配置应该定价三四千元,而其最后的定价不到2000元。

互联网时代讲究产品的“体验”和“极致”,与消费者合作开发产品。凡客失势,陈年总结是因为没有做好产品。雷军也说:“不够专注、不够极致是凡客遇到问题的原因。”

去掉“中国制造”根本的浮躁,精益求精,真正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创新产品。

也许,这就是“中国制造”的未来。

猜你喜欢
大佬小米渠道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传递
商界大佬对“20年代”的忠告
车界大佬谈心
杜小米的夏天
来自意语大佬的 凝视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不会穿衣”的互联网大佬
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