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该诗意地栖居

2015-05-05 15:03王丛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董桥诗意校园

王丛

东汉马融博通儒家经典,许多人慕名求学,于是成了一代名师。他的教学风格极有特色,据史书记载,马融“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弥漫着浓浓的诗意,如明亮的月光笼罩着荷花盛开的池塘?

课堂里的诗意当然首先来自于老师,诗意的老师才能带给学生诗意的课堂。

董桥在《解读鹤窠》写到他当年遇到的一个老师:“老师十足名士派头,深受‘五四思潮熏陶,白话文写得很到家,国学又好,旧诗词于是越写越飘逸。……我在鹤巢里偶然碰到老师的几位诗友,名画家李曼峰,篆刻家苏半佛,还有一位老哲学家。他们谈溥心畲,谈徐悲鸿,谈郁达夫。那时刻,老师又变回民初的长衫文人了。鹤巢书房里那股木香书香的气味很浓,各种宣纸堆得很高。有一次,老师试一枝湖笔,展纸写了他新制的一幅对联给我:‘长日闭门来燕子,一春浮梦到梅花。对得真活。”

课堂有没有诗意,还得取决于教育的生态环境。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学生排队打饭及等待出操的那几分钟,都要阅读或背诵知识点,知识以压缩饼干的形式强行塞入学生头脑,校园演变为没有机器的车间,学习成了与考试设计者的猜谜和博弈,哪里还有诗意的立足之地?

所以,董桥在《人道是伤春悲秋不长进》中感慨道:“这里的童年看不到黄昏时分小屋上冒起的炊烟。雪莱的西风已停,云雀迷途找不到旧识的树梢。学校里再也看不见朱自清、胡适之、周作人、俞平伯、陈寅恪、梁实秋、叶公超、梁思成清瘦的背影:文学里的伤春悲秋都淹没在流行歌曲的水中央里。接着,人人都板着脸孔说这里学生的语文水平低落,这里学生的气质庸俗。”

能诗意地栖居在校园里,是不是教师学生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董桥诗意校园
诗意地栖居
董桥的南洋怀旧叙事
被耽搁的诗意
文人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