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全能运动是田径运动中最古老的項目,是由跑、跳、投各项运动构成的,在体力上、技术上有很高的要求,在练习和比赛中,还需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素质。因此,对青少年全能运动员进行必要的生化监控是前提条件,更是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协调发展各肌肉群的力量。
关键词 青少年 全能运动员 生化监控
一、青少年全能运动员的常规生化指标
(一)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HB) 俗称血色素,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是氧运转环节的核心物质,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影响很大,对耐力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尤为重要。
(二)血尿素
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在肝细胞内经鸟氨酸循环合成释放入血,称为血尿素(BUN)。
(三)血清肌酸激酶
血清肌酸激酶(CK) 是机体 ATP - CP系统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它与机体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
(一)尿常规指标的测试及变化
尿液指标检测一般安排在大强度训练结束后和次日晨进行测定。在一次大强度训练课后,运动员尿蛋白呈现弱阳性(+-)或阳性(+) ,甚至出现尿蛋白(++),部分运动员尿胆原和尿潜血呈现弱阳性(+—) 或阳性(+),跟踪测定次日晨的尿指标中,如队员基本恢复正常。因此,在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运动员情况适时加以调整,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在运动实践中应用尿液指标,可以评定日常训练课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也可以评定身体机能状态的恢复情况,是运动员机能监控和评定的常用指标。
(二)血常规指标的变化
血液RBC计数、HB及HCT3项指标是客观反映血液携氧能力和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一般来说,在正常范围内,3项指标越高,说明血液携氧能力与蛋白质营养状况越好,有助于提高运动水平。但HB、HCT与血液的粘稠度成正相关,如果两者增加过多不利于血液循环,目前认为赛前运动员的HB最适值为150g/L,hct最适宜值为45%。正常人白细胞总数在4.0*109-11.0*109个/L范围内变动,运动员安静时的WBC总数也在这一范围内。
(三)肌酸激酶和血尿素的变化
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通常被作为运动负荷大小的评价指标,其中负荷强度和负荷量都会引起2个指标的升高。肌酸激酶对负荷强度的反应比负荷量的反应更为灵敏,正常情况下,肌细胞膜结构完整,功能正常,肌细胞的CK极少透过细胞膜,而在大强度训练期,肌细胞膜容易损伤,致使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肌细胞的CK便释放到血液循环中,这是血 CK活性升高的主要原因。血尿素常被作为评价运动负荷量大小的指标,机体只有在长时间负荷刺激之后,蛋白质和氨基酸才会大量地分解供能,引起血尿素浓度的上升,血尿素的高低反映着机体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的状况,负荷量越大,则血尿素增加越明显。
(四)血清睾酮和皮质醇的变化
血清睾酮和皮质醇指标可以反映机体内分泌系统的机能状况。一般来说,身体机能良好时,血清睾酮水平变化不大,且有体能增强伴有血清睾酮增加的趋势!而在“疲劳”过度训练或机能状态不好时,血清睾酮水平则会下降,所以可将血清睾酮作为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指标;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糖皮质激素,它的生物学作用是参与物质代谢,是促进机体进行分解代谢的重要激素,皮质醇对免疫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降低白细胞介素II的生成,皮质醇对肌肉工作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青少年时期人体处于较快的生长发育阶段,血清睾酮"皮质醇水平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运用血清睾酮和皮质醇评价身体机能状况时要结合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来综合评定。
三、对青少年全能运动员训练中监控的建议
(一)建立多学科相结合的训练监控体系
选择怎样的训练方法和恢复手段使训练效果和运动员的机能、心理状态和技战术水平同时达到良好效果是教练员和科研人员考虑的重要问题。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不仅需要训练学指标的验证,也需要建立多学科相结合的训练监控体系来辅助和校正,保证科学训练,避免造成运动员体力透支
(二)防止过度疲劳的产生
全能项目的运动员短时间的耐力训练对心血管机能影响较小,但对呼吸系统机能影响相对较大;大强度或大负荷量训练后可引起尿液中尿蛋白、尿胆原和尿潜血等指标出现异常若次日晨未恢复,应根据测试结果,适时调整训练负荷,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
(三)训练监控应贯穿与运动员日常生活与训练的全过程
在运用身体机能指标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时,应采取个体、纵向和综合的办法,注意收集不同个体运动员的测试指标变化情况,并结合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来共同评价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重视日常监测的结果,掌握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疲劳恢复及营养状况,根据训练课的安排进行训练效果和身体机能的监控与评定,科学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提高训练监控水平。
参考文献:
[1] 田野,王清,冯连世等.我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J].体育科学.2008.28(9):3-11.
[2] 高炳宏,赵光圣,郭玉成等.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12):32-39.
[3] 杨桦.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