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史蒂芬·霍尔的中国青岛文化艺术中心设计

2015-05-05 07:30薛润泽
山西建筑 2015年25期
关键词:长廊霍尔光影

白 梅 薛润泽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谈史蒂芬·霍尔的中国青岛文化艺术中心设计

白 梅 薛润泽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对美国建筑师史蒂芬·霍尔在中国青岛赢得竞标的青岛文化艺术中心进行了分析,对其作品在建筑的诞生、功能划分、材料、光的形式以及中国元素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现代建筑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文化艺术中心,建筑分析,中国元素

0 引言

霍尔的建筑被认为是建筑现象学理论在当代建筑上的最充分反映。霍尔强调的是“场所”在建筑设计中的决定作用,这与他近期中标的中国青岛艺术中心有着必然的联系,他在此项目中充分的考虑到了场所对于此建筑的重要意义,完美的将建筑形态与人们的意识观念结合在了一起。

1 中国青岛文化艺术中心建筑设计分析

1.1 项目综述

项目位于青岛市的新中心,占地面积将达到200万m2。建筑延续了霍尔线性建筑的特点,以一条“光影长廊”串联起四座艺术博物馆。霍尔始终强调场所与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性,因此他在场所中设计了水池和花园,让人们在游览建筑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周围场所景观带来的那份惬意。

1.2 建筑设计分析

作者的建筑形式灵感来源于青岛胶州湾大桥(全世界最长的水上桥梁)的线形形态,启发整座建筑成为连接胶州湾大桥的“光影长廊”(见图1)。

“光影长廊”的诞生正符合了霍尔所强调的建筑设计本质在于建立观念与形态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分析场所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环境,选择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胶州湾大桥的线形形态为串联博物馆的空间形态。汇聚了特定场所的各种意义,使得建筑得以超越物质和功能的需要,达到精神上的共鸣。霍尔尤其偏爱使用线性的空间体量来寻求意识形态与建筑形态间的关系。另一个设计概念则是和中国古典园林有关,霍尔在来到中国之后深深地被中国园林的精美所感动,他认为中国的园林完美的把建筑与场所景观融合在了一起,这正是他在此建筑设计中所需要的。“艺术岛”的设计则是对中国园林中的亭台楼阁的现代主义建筑形式的诠释,其被“光影长廊”串联起来形成了整个建筑群体(见图2)。

利用线形空间的可塑性,结合场所景观,运用中国造园手法将整个建筑空间锚固在场所的同时,围合分割出了大大小小的庭院空间,强调了平淡之中包含着精巧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达到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见图3)。

1.2.1 概念性功能划分

霍尔提取了两个意向来组织整个建筑的空间形态,一个是以与当地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胶州湾大桥为意向设计的“光影长廊”,另一个则是唤醒人们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记忆的亭台楼阁为意向的“艺术岛”,两者穿插交织形成的空间满足了项目所要实现的所有功能。“光影长廊”大部分浮于景观之上,使整个场所成为连续渗透的花园。通过建筑的升起,开创了一个开放的可公共进出的新的社交空间。“光影长廊”宽22 m,可以划分为两列展厅,形成环形连续流线。展览性建筑对于观展者流线的要求是单一而不重复,线性空间的选择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观展者不会重复选择观展路线(见图4)。“艺术岛”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方形建筑之岛屿,漂浮于自身倒影之上,另一种是景观岛,作为水院中的雕塑花园。艺术岛将为剧场、表演、展览、酒店、办公等提供所需空间。园区内有四座展览馆(现代艺术中心、美术馆、群众艺术馆、视觉艺术馆)。群众艺术馆位于南侧,起于南门,连接着群众艺术馆的则是位于项目东侧的美术馆。穿过美术馆,则是一个可以容纳2 000人的露天艺术广场——现代艺术中心。视觉艺术中心与其他数字影像展览形成了南艺术岛。由于展览空间分布在“光影长廊”上,因此各个展览馆对于所需要的展览空间有着很高的再造性,可以随时调整各馆面积分区,布局灵活(如图5所示)。

1.2.2 建筑细节

光是建筑中最神秘最具精神性的元素。霍尔这种对光的崇拜可以追溯到他早年在罗马研习时每天早晨去参观万神庙,观察光线如何透过弯顶照射进室内而得来的感悟,在那里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来自建筑的鼓舞。在他的著作《锚》的前言中阐述了光的神奇性“没有光,空间将有如被遗忘了般……光使空间产生了一种不可确定的性格,形成了人们在空间中运动时短暂的实时性体验”。 在“光影长廊” 内,所有的画廊都从屋顶获得自然光线,光影长廊足够的宽度保证了从屋顶侧方投射下来的光线可以照射到画廊的底层,避免形成光线的盲区。霍尔在此建筑中尝试了不同种光线的投射方式,群众艺术馆、美术馆和现代艺术中心的光的形式各不相同,美轮美奂(见图6)。

建筑材料是形成建筑语言的关键元素,建筑中的材料不仅可以带给我们视觉上的感受,同时也会在触觉上、听觉上、嗅觉上给予我们身体的体验。相对于现代建筑中大量生产的工业制品,霍尔则注重利用材料本身特有的触感和质感,善于创造性的使用各种材料,让材料本身来表达自己的本质。建筑的基本结构采用了经过喷砂处理的、简单的单色船舶铝材和着色混凝土,从而使整座建筑看上去干净轻盈的浮在水面上。同时可以将光线截获在材料中,使得建筑空间中获得充足的漫反射光线。

2 中国元素在本建筑中运用的方法和启示

2.1 中国元素的运用

霍尔认为此设计最终追求的是景观与建筑的融合,这也是那些美妙的苏州园林背后的玄机。在整体构思上霍尔先是抓住了青岛地域的标志胶州湾大桥,产生了线性建筑空间体量来呼应当地的文化特色。然后提取中国建筑中的亭台楼阁为观演建筑空间的意向,结合中国园林所独有的场所精髓——渗透,将代表地域特色的长廊与中国元素的亭台糅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能够激发使用者对于地域文化以及传统场所精神的“容器”。在细节处理上霍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丰富色彩,屋檐下多彩的天花、斗拱、梁架彩绘,就像在北京颐和园中,沿长廊行走可体验到多彩的重檐斗拱与彩绘。抬头看去,缤纷色彩映入眼帘,因此,我们将“光影长廊”漂浮于水景之上,底部装饰有七彩颜色,赋予中国建筑传统“彩檐”以现代建筑语言,这也成为了一种照明方式。夜晚从下方投射的灯光会点亮这些底面,将七彩倒影映射在水中(见图7)。

2.2 借鉴与启发

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不单单是对其物质空间的需求而是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在设计中国本土建筑时中国元素的运用,尤其在精神方面的共鸣更值得我们考虑。对于在现代建筑中重现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中国建筑师所在探寻的道路,境外建筑师也对此乐此不疲。而史蒂芬·霍尔在此建筑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具象的使用中国元素让人感觉过于形式化,可以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以及园林在更深层次方面给人们的精神感受入手,以此为整个建筑的骨架,支撑建筑的发展走向。然后再提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细部元素运用于“骨架”之上,从而丰富完善整座建筑以及建筑场所空间。

3 结语

整个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构思流程、概念起源都极具建筑师史蒂芬·霍尔的代表性。他挖掘地域环境特色,从文脉里面寻找灵感,同时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完美的阐释了场所精神下的现代建筑的创作。

[1] 冯 琳.苏州园林与斯蒂文·霍尔现象学建筑的联系与启示[D].天津:天津大学,2008.

[2] 孔亚暐,邱 明.建筑空间的知觉体验——现象学与史蒂文·霍尔的建筑思想[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3):209-214.

[3] 刘 全.斯蒂文·霍尔与建筑现象学[J].中外建筑,2007(6):38-41.

[4] 梁 雪,赵春梅.斯蒂文·霍尔的建筑观及其作品分析[J].新建筑,2006(1):102-105.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of Stephen Hall’s Chinese Qingdao culture and arts center

Bai Mei Xue Runze

(CollegeofBuilding,HebeiUniversityofEngineering,Handan056038,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Qingdao culture and arts center of American architecture Stephen Hall who wins Chinese Qingdao bidding, and studies his building works birth, functional division, materials, lights forms and Chinese elements application and so on,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new concept for modern architectural creation.

culture and arts center, architectural analysis, Chinese element

2015-06-25

白 梅(1969- ),女,教授; 薛润泽(1989- ),男,在读硕士

1009-6825(2015)25-0005-03

TU242.4

A

猜你喜欢
长廊霍尔光影
光影
光影
光影之下
这个大童话讲猫(五)名侦探西尼·霍尔
五相无刷直流电动机霍尔容错控制策略
漫画长廊
光影
离子推力器和霍尔推力器的异同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