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指出: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得有关感性指示和印象,进而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对原子、分子、化学键等微观结构——有机分子中原子的共面共线的想象与分析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也是中学有机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
一、原子共面共线问题思维的基础
此类题目的解题思维方法如下:
1.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在甲烷分子中,一个碳原子和任意两个氢原子可确定一个平面,其余两个氢原子分别位于平面的两侧,即甲烷分子中有且只有三原子共面(称为三角形规则)。当甲烷分子中某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时,该代替原子的共面问题,可将它看作是原来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位置。
2.乙烯的平面结构
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键角为120°。
当乙烯分子中某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时,则代替该氢原子的原子一定在乙烯分子的平面内。
3.乙炔的直线结构
乙炔分子中的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即①②③④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其键角为180°。
当乙炔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时,代替该氢原子的其他原子一定和乙炔分子的剩余原子共线。
4.苯的平面结构
苯分子中所有原子(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内,键角为120°。
当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时,代替该氢原子的其他原子一定在苯分子所在的平面内。
掌握了有机物中甲烷、乙烯、乙炔、苯四种分子的空间构型,则可以对由不同结构的基团连接后所得复杂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问题进行分析,即以其为母体模型并将它从结构上衍变,便能准确判断出原子是否处于共线共面了。
二、解题方法与实例分析
分析基础:甲烷的空间构型代表了饱和碳原子的空间结构——饱和碳原子的四个价键呈现向四面体型的空间延伸;乙烯的空间构型代表了以碳碳双键为中心按照基本构型将分子展开;苯环可以围绕单键旋转。
1.直线与平面连接
直线结构中如果有2个原子(或者一个共价键)与一个平面结构共用,则直线在此平面上。
如CH2=CH-C≡CH,其空间结构为,中间两个碳原子既在乙烯平面上,又在乙炔直线上,所以直线在平面上,其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2.平面与平面连接
如果两个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则由于单键的旋转性,两个平面可能重合,但并不一定重合。
如苯乙烯分子中共平面原子至少有12个,最多有16个。
再如,甲苯中的7个碳原子(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和甲基上的一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苯环上的5个氢原子)这12个原子一定共面。此外,甲基上1个氢原子(①H,②C,③C构成三角形)也可以转到这个平面上,其余两个氢原子则分布在该平面的两侧。故甲苯分子中最多有可能是13个原子共面。
同理分析:
萘()分子中10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共18个原子共面。
蒽()分子中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共24个原子共面。
3.平面与立体连接
如果甲基与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则由于单键的旋转性,甲基的一个氢原子可能暂时处于这个平面上。
如丙烯CH3—CH=CH2分子中,共面原子至少6个,最多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