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铖杰
自从科学课学了《蜡烛的变化》后,我对物质的变化有了一些粗略的了解,知道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表现为颜色的改变、沉淀或气泡的产生、发光、发热等现象,如蜡烛燃烧。课后,科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实践活动作业:做一个“醋鸡蛋”,并进行实时观察记录,同时分析鸡蛋变化的类型。
放学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准备实验器材:新鲜鸡蛋1个、白醋1瓶、一次性纸杯1只。实验开始啦,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杯子,缓缓倒入白醋,直至刚好没过鸡蛋。不一会儿,蛋壳表面便裹上了一层细密的气泡。我猜测,这应该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第二天早晨6点,我起床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去观察实验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鸡蛋竟被埋在浓厚黏稠的泡沫里了,杯中还漂浮着一层咖啡色的东西,我更加确信它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但是鸡蛋看不到了,该怎么继续观察呢?这时灵光一闪,干脆换个透明罐子吧,效果肯定好!
第三天早晨再去观察时,我发现鸡蛋壳竟在一点点脱落。我好奇地用笔戳了戳醋鸡蛋,哇,蛋壳都变得软软的!我赶紧把这新发现告诉科学老师。
第四天,醋鸡蛋的蛋壳几乎消失殆尽。
第五天中午,罐子里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怪味儿。我取出醋鸡蛋放在水龙头下冲洗,只觉得圆乎乎、软绵绵的。仔细观察,蛋壳完全没有了,仅剩下一层光洁的蛋壳膜,薄膜里流光隐现(蛋黄和蛋清仍是液体状态)。与正常的新鲜鸡蛋相比,醋鸡蛋的“体型”着实肥大了一圈。
实验圆满成功,同时我上网查得:醋泡鸡蛋可提高新陈代谢水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免疫能力。不过,我更关注的是鸡蛋本身在白醋中的变化。实验也让我懂得,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生活中科学的魅力无处不在!
在这个实验中,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白醋中的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醋酸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鸡蛋成功“脱去”“外衣”,变成醋鸡蛋。弄清楚鸡蛋壳为什么会在白醋中消失不见,才是这个实验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