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
如今家家都会备个小药箱,碰到寻常小病、慢性病,往往自己掂量着就把药吃了。然而,你真的会吃药吗?
90%的中国公众对如何安全合理用药缺乏了解,甚至存在严重误区,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对一些药品的错误使用,一些习以为常、不经意间的用药行为习惯,可能会导致药品的疗效和功能不能完全为患者所利用,或是长期损害健康,严重者将直接导致死亡。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500万人因服药方法错误而住进医院,其中20万人更因此而丧命;每年500万聋哑儿中有约50万人是因错误地使用而致药物性耳聋。此外,还有很多因服药方法错误而导致的危险,时刻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用药安全问题呢?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
很多人知道婴幼儿不能随便吃药,可是具体哪些药不能吃,如果一定要吃药,该怎么吃,却很少有人了解。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脏器功能尚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都比较弱,因此在用药方面需要更加谨慎。
一些药物会对婴儿带来较大的风险,例如氯霉素,这种抗菌药在大剂量使用时,容易在婴儿体内蓄积,进而发生一种以灰色皮肤、呼吸循环障碍为特征的致命毒性反应——灰婴综合征。
此外,另一些抗菌药物对孩子听力的影响也同样值得重视。氨基糖苷类药物(例如庆大霉素)存在损害听力的风险,而婴幼儿听力的下降与成年人相比又更加不容易察觉,因此需要格外警惕。在2005年春晚表演《千手观音》的21名残疾人艺术家中,有18名是因为在2岁前使用抗生素导致药物中毒性耳聋,因此父母在给孩子用药时要有谨慎的用药安全意识,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另外,孕妇也是用药的特殊人群,许多人不知道孕妇是否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为保护胎儿健康,孕期用药需要谨慎。一些药物可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例如四环素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这样的药物孕妇需要避免使用。
然而,放任疾病不去治疗也会带来很多健康风险。在怀孕期间如果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细菌感染等问题,都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来加以控制,无论如何坚决不用药同样是不可取的。在常见药物中,也有不少药物对胎儿相对安全,例如抗生素中的青霉素和头孢类,这些药物怀孕期间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怀孕期间遇到需要用药的情况时,正确做法是仔细阅读说明书的“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内容,或及时寻求医生指导。
服药的食物禁忌
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条微博:“早晨接到妈妈电话,哥哥前天晚上死于心脏病突发,33岁。悲恸同时希望大家知道,服用抗生素期间或短期后饮酒会起致命的不良反应导致心脏衰竭。医生开药的时候不会告诉你,说明书上也不够明示。”
发生这样的事情无疑让人感到悲伤和遗憾,与此同时,它也暴露出了一直以来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项用药安全隐患——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顾名思义是从双硫仑这种物质开始为人所知的。双硫仑是一种用于橡胶硫化的催化剂,人们发现,接触了这种物质的人再接触酒精,会引起胸闷气短、面部潮红、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这便是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还因此被开发成戒酒药在一些国家上市,以此建立人们对酒精的厌恶。
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不只是双硫仑本身,一些其他药物也能引起这样的反应。这些药物中与我们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是一些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包括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此外甲硝唑、酮康唑等一些其他的药物也可引起类似的反应。
这些药物之所以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是因为它们可以影响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乙醇进入体内后,先会由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将它转化成乙醛,然后再由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而如果乙醛在体内堆积,就会产生不适症状。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就是因为这些药物可以与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使得乙醛不能迅速被代谢,而在体内堆积。有时哪怕只接触一点点乙醇,都可能导致乙醛在体内堆积而产生不适症状。有些特别敏感的人,甚至只是用酒精涂抹皮肤都会出现类似的反应。如果只是局部消毒的话,因为酒精的量很少没什么大碍,但如果全身涂抹用来物理降温就不能保证安全了。
双硫仑反应的严重程度主要与接触的酒精量和个人的敏感性有关。吸收的酒精越多,个体越敏感,症状就越严重。一般来说,这种反应并不会要了性命,只是会让人难受而已,经过对症治疗之后也能很快缓解,否则双硫仑也不可能作为戒酒药被批准。但对于较为敏感的人,或是本身心脏功能就不好的人来说,危险还是存在的,严重时会造成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也正是因为如此,双硫仑作为戒酒药的说明书上也标注了“只适用于有强烈戒酒意愿的人”,毕竟意志力不坚定的酒鬼在用药之后再偷偷喝酒也是有风险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在用药期间,停药后体内的药物还没有完全代谢掉的时候,仍有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可能。因此,在使用这样的药物时,不止用药期间,停药后的1-2周以内也要远离酒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双硫仑样反应,酒精还能够通过其他一些途径和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康复也是有害无益的。因此,无论是生什么病吃什么药,都以不喝酒为好。在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等一些药物期间或停药短期内饮酒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引起胸闷气短、面部潮红、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有时甚至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致命后果。此外,酒精还能够通过其他一些途径和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甚至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无论是生什么病吃什么药,都以不喝酒为好。
此外,有些药物禁忌危害虽然不是很严重,却也值得关注。如今生活节奏快,不少人为了节省时间,在吃早餐时用牛奶服用药物,有人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错误的服药习惯。某些药物(如土霉素、四环素)不可与牛奶或乳制品同服,否則将与牛奶或乳制品中的钙离子结合,严重影响药物吸收。
服药时间vs保质期
还有许多人不知道睡前服药的正确方法。所谓睡前服药,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需要注意的是服药后要稍做活动,然后再卧床休息,若服药后立即卧床,药物有可能滞留食道,引起食道溃疡。
药物服用方法中的“顿服”是一个容易引人误解的词。50.27%的网友误以为“顿服”的意思是每顿饭时服药,但它真正的意思是指将所有(或一段时间内,比如一天)的药量一次性服下,与一日三餐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把它误解为每顿饭都要服药,则会造成用药过量。
此外,空腹服药是指清晨或饭前1小时服,或饭后2小时服;饭前服是指进餐前30分钟服;饭后服是指进餐后15-30分钟服。
硝酸甘油是一些上年纪的人常备的“救命药”之一,硝酸甘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年,但是开封后还是如此吗?50.39%的网友认为不会发生变化。专家指出,硝酸甘油容易潮解,一旦开封有效期就不再是1-2年了,而应在3-6个月内用完,否则药效会打折扣。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眼药水。眼药水无菌要求高,30天内用不完最好弃用,同时还要注意在2-8摄氏度的冷藏条件下保存。
非处方药分甲、乙两类
目前,公众对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分比较清楚,但也有人不知道非处方药还分为甲、乙两类,人们也不知道哪一类更安全。
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处方,可以由消费者自己购买使用,这样的药物都带有椭圆形的“OTC”标志。非处方药的安全等级也有差别,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甲类用红色表示,安全性稍差,使用时要更加谨慎;而乙类用绿色表示,安全性更好。在黑白印刷的标签上,则通过OTC标志右下角的“甲类”/“乙类”字样加以区分。甲类非处方药只能在具有相关资质的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出售,而乙类非处方药也可以在一些经过批准的普通商店中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