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曌
临床随笔
穿越经典 感悟医道
——读《一个医生的故事》有感
文/王 曌
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有一个著名的城市雕像,那是在一次地震中残存于废墟中的图书馆屋顶,灾后重建中它并未被清理掉,化作为一个永久的人类学象征被留存,一个倾斜而残缺的英文单词熠熠生辉——Library。一场灾难,可以颠覆一座城市,可以湮灭众多生命,却永远颠覆不了文明的传承,湮灭不了经典的力量。
一个城市图书馆的规模和品味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品味!令人遗憾的是,随着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技术的改变,图书馆前门可罗雀,纸质经典少有人问津。在享受科技带来的高效率的同时,失去了图书馆中那份时空交错的庄严与宁静,在面对爆炸的信息带来多元化选择的同时,滋生了浮躁、困惑与疲惫。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在多元的选择面前,对于有准则的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对于没有准则的人来说,是一种灾难”。
对于经典,我们要奢侈,不要灾难!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医者在伏首于呵护生命的奔忙后,应该有那种“阴、柔、弱、虚、静”的状态,我们才能于“日往月来,月往日来,日月相推”中坚守自我!
一名医者,即要“为腹”“为目”,更要“为心”。“浮生偷得半日闲”,走入医院的三香图书馆,隔绝窗外的风雨,徜徉于一排排高高的书架旁,用心去仰视与凝望,通过那缕缕书香、花香、咖啡香,倾听一位位大师传来的遥远绝响。轻轻地拉开那扇古朴的书门,默默地抽出那本熟悉的《一个医生的故事》,静静地坐回那个固定的位置,那一刻,窗外那风声、雨声再次涤荡了甚嚣尘上后那份浮躁,原本渺小的身体仿佛与他们被相互遗忘,心中那份空灵无以言表。
做为医者,工作中,我们的行为方式更多依托的是专业经典,却很少有人思考过经典从何而来,不知道经典产生的背后那份对生命的深刻敬畏,不懂得因敬畏而产生对医学的执着求索,没有领悟到经典是专业素质、人文情怀和艺术修养的完美耦合。品读《一个医生的故事》,我曾疑惑:一位位平凡的医者如夜空中一颗颗熠熠闪光的星星,点亮了芸芸众生一盏盏生命之灯,为什么如郎景和一样的医界巨匠却能如一轮皓月,更能给患者以温暖,给我们以感动。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慢慢地懂得:他们的成就不但来源于专业的精进,更来自于他们发自内心对生命的无上敬畏、对医学本源的深刻领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执着践行,因敬畏而“日三省吾身”,因领悟与践行而“知行合一至良知”。于朝乾夕惕中把医学、哲学、宗教、艺术完美融合,通过不断的自我批判达到了“空”与“无”,成就了“实”与“有”,从而著作等身,完成了医者衣钵的传承!“只要选对了路,就不怕路远”,医学技术的进步,太多的经典将被证明是谬误,但医学人文精神将永存,他将永远指引着一代代医学的莘莘学子在漫漫长路上不断求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一个医生的故事》如一棵菩提树,它留给芸芸患者一片片荫庇,留给我们一颗颗智慧的种子;《一个医生的故事》如一面明镜,照见了镌刻在撒拉纳克湖畔墓碑上与特鲁多会议室中那段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照见了善良那医学的灵魂,照见了良心那行医的底线。《一个医生的故事》的结构与著写方式完美诠释了医者成长、成熟、成功、成就的过程:从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做起、从一个个平凡的患者做起;经验的积累、理性的汇集萌生了感悟,通过感悟再去做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再去对待一个个平凡的患者,溪流汇成了海洋、智慧的荧火形成了光芒,有时升华为常常、常常质变为总是、平凡凝聚为伟大。
以郞景和为代表的医学巨匠,以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充分诠释了“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道体之心。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患者,成就了医学,成就了医学人文。作为普普通通的医者,在对他们仰望与膜拜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坚守医道。“人无法改变环境,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和影响别人”,面对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面对当前并不乐观的医患关系,也许我们做不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至少我可以做到坚守自我,敬畏生命,感悟医道。未来的某天,当我们垂垂老矣,回首自己那一个个医生的故事时,曾让“患者信之、患者怀之、患者安之”,那么,我们就已经以我们的平凡证明了医者的价值、医学的价值。
静静地离开那个固定的位置,默默地推回那本熟悉的《一个医生的故事》,轻轻地关合那扇古古朴的书门。窗外的风声、雨声已默默息止,如我的心一般宁静。“吾欲仁斯仁至矣”,蓦然回首,一片灯火阑珊,道亦不远人,道就在心里。
/山东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