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
摘 要:燃煤注汽锅炉属于高温高压耗能设备,且分层给煤装置在出厂时由于设计不合理、无微调装置等,易造成炉排煤层厚度不均匀。对块、沫的自然分离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技术攻关,解决了6项技术难题,完成了分层给煤装置的技术改造,为分层给煤技术在燃煤锅炉上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分层给煤技术;注汽锅炉;炉渣;上煤漏斗
中图分类号:TK22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6.142
QXL23吨燃煤注汽锅炉实现了分层给煤技术的改造,实现了煤仓下煤均匀、通风良好,改善了煤层的燃烧条件,避免了“火口”和“黑带”现象,并减少了燃煤单耗,降低了炉渣含碳量,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达到了节约燃煤的目的。
QXL23吨燃煤注汽锅炉进行了6项技术改造,目前运行良好,可满足蒸汽吞吐注汽的技术要求,炉渣的含碳量降低了5%,锅炉热效率提高了6%,锅炉综合利用效率较高,为燃煤注汽锅炉在油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1 原煤在链条炉排上燃烧中存在的问题
原煤在链条炉上燃烧时,存在上煤堆积、煤层厚度不均、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偏高和排烟温度偏高等缺陷,主要原因有以下6个方面:①黎式上煤漏斗布煤不均匀,易造成上煤堆积,这是由于传输带离心力的作用,形成煤仓内块、面分离的状况,使燃烧中配风困难,煤燃烧不完全,出现跑火等现象,造成能源浪费,炉温达不到设计要求,最终导致热效率下降。②给煤机无微调装置。对分层给煤机进行现场监测后发现,炉排煤层厚度不均匀,最大煤层厚度落差为120 mm(标准为80~100 mm),现有固定式分层给煤机无法实现分段调节,导致炉排上煤层两侧无法完全燃烧,造成大量浪费。③筛分器无调节装置。原给煤机设计无法够根据煤质、颗粒度和煤的挥发分调节煤层厚度和炉排频率,且对煤的适应性差。④炉前无二次喷淋装置。燃煤干燥易造成能源浪费,燃烧时细末随风飞扬,且细末会随飞灰和烟气一起被带入除尘器,使除尘器负荷加大,易造成除尘堵塞和烟气损失,进而增加引风机的负担。⑤配风不合理,造成燃烧不完全。根据燃烧过程的不同,需要合理配风,对注汽流程分析后发现,配风对煤的燃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仪表工与司炉的配合不协调易造成风量和煤层参数的不准确,使煤不完全燃烧或风量过大出现吹风的现象,进而使热损失增多,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⑥注汽锅炉无余热回收装置。对注汽锅炉进行了热态综合测试,锅炉的热效率为75%,未达到燃煤注汽锅炉热效率≥81%的设计指标要求。
2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1 分层给煤机上的煤漏斗设计不合理
常存在布煤不均匀的情况,造成下煤时煤仓一侧大量堆积原煤,使分层给煤机拔棍挡板负荷增加、维修间隔变短,甚至造成卡死无法使用的情况,需要维修工人下到10 m深的煤仓调整,且高空作业的危险系数大、劳动强度高。
改善措施:对原有给煤机漏斗的安装尺寸进行了现场测绘,重新计算了给煤机漏斗与上煤系统之间的夹角,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和论证,在给煤机漏斗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各开了1个下煤口,形成“川”字型结构,并安装了2个煤挡板,以解决上煤时因负荷大、滚筒振动开裂或一侧因离心力的作用而造成停炉的技术问题。
2.2 分层给煤设备缺乏微调装置
在现场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分层给煤机布煤不均匀,厚度落差最大为120 mm(标准为80~100 mm),且块、粒分离情况严重,导致煤层较厚的一侧煤无法充分燃烧,造成燃料的大量浪费。
改善措施:针对分层给煤机布煤不均匀的情况,与锅炉厂家进行了沟通,在不改变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更改,加装了6块微调垄型板,波浪形爪齿可将煤层拉出垄形,而爪齿与底部保持在同一个平面,将局部凸出的煤层拉平,积余在爪齿正面的煤会移向并填平凹面煤层。波形爪齿设计成可翻转机构,可调整爪齿角度,从而达到抬高、放低爪齿的目的,所耙煤层始终控制在炉排上的细煤层部分,且可根据布煤情况调整。改进后的分层给煤机运行状况较好,基本上解决了布煤不均匀的问题,经过调试煤层厚度差可控制在10 mm之内。
2.3 拱前筛分无调节装置
在对拱前炉排布煤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下块煤时易出现炉前堆积、两侧下煤偏少和布煤不均匀的情况。
改善措施:为了达到布煤沿炉排方向呈垄沟型状态,经过多次现场测试,对原有的筛分器进行了改进,加装了8块角型分离板,制作的筛分器可以根据煤层的高度调节煤层厚度和炉排频率,提高了锅炉对煤种的适应性,经过运行试验,效果良好,解决了拱前布煤不均匀的难题。
2.4 炉前无二次喷淋装置
对于炉前无二次喷淋装置的问题,在分层给煤机下方安装了“二次喷淋装置”,内设6个喷头,由阀门控制水的流量,利用水压喷出的水雾均匀地洒落在燃煤上,有效解决了因煤干、湿度不均匀而导致煤在燃烧过程中无法发挥最大热值的问题,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成本支出,解决了冬季燃煤加水的难题。
2.5 配风参数调整不合理
对于燃煤注汽锅炉而言,影响配风的3个主要参数是风门开度、煤层厚度和炉排频率。这3个参数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可运用正交试验找出3个参数的最佳配合,从而确定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以降低排烟容积,达到降低排烟热损失的目的。
2.6 注汽锅炉缺少余气回收装置
结合热注站运行的实际情况,余热回收采用管式空气预热器进行。应用于锅炉冷空气的加热装置进入炉膛助燃,其是由多个支热管组成的管束,中间用隔板分开,使两边的气体不相互混搅,一边可排烟气,这段为加热段;另一边可排空气(给气),这段为冷却段。排气和给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烟气温度,实现热量交换,经济效益明显。
3 应用效果
经分层燃烧技术的应用,锅炉的燃烧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煤层调节均匀、配风合理、燃烧工况稳定,自运行1年多,现场反馈良好,锅炉的日均节煤量为2.08 t,设备的维修次数降低至每年2次以内,基本为日常保养设备,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分层给煤技术的成功应用极大地保障了生产急需,使维修和保养费用大幅降低,且降低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完全符合燃煤注汽锅炉的运行要求,解决了各种生产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徐卫东.35T链条炉给煤装置的改造——谈分层燃烧装置的使用[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6(02).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