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维西县阿夺底锑多金属矿成因及找矿前景

2015-05-02 08:45张艺瀚张云龙
云南地质 2015年2期
关键词:金属矿热液岩性

陈 希,张艺瀚,张云龙,杨 涛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云南 昆明 650051)

云南维西县阿夺底锑多金属矿成因及找矿前景

陈 希,张艺瀚,张云龙,杨 涛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云南 昆明 650051)

阿夺底锑多金属矿为中、低温热液矿床,矿体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矿体的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沿区域性深大断裂侵入,富含锑铜银的喜马拉雅期花岗岩浆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热液。

中低温热液矿床;构造控矿;云南 维西 阿夺底

维西县阿夺底锑多金属矿是一个北段以锑为主,伴生铅,南段以铜为主,伴生锑、银、铅、锌的多金属矿床。矿区内构造—岩浆—流体活动强烈,喜马拉雅晚期的花岗斑岩具普遍的锑、铅矿化,分布于康普断裂东侧的侏罗系花开左组地层中铜元素普遍高于周围地层。本区锑多金属矿是在花岗斑岩岩浆活动提供良好的矿源背景下,构造作用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叠加矿化富集形成矿产。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藏—三江造山系(Ⅰ级),扬子西缘多岛弧—盆系(Ⅱ级),兰坪—思茅双向弧后—陆内盆地(Ⅲ级),兰坪—思茅中新生代(Ⅳ级)北段,澜沧江褶断束中部。

区内构造主要受西部澜沧江断裂和东部叶枝—雪龙山断裂两条主断裂控制。二者间发育一复式背斜,背斜核部为下二叠统吉东龙组(P1j)地层,两翼依次出露中二叠统沙木组(P2sm),侏罗系花开左组(J2h)地层。次级褶皱多为紧密线状或同斜倒转褶皱。两条主断裂间发育,常见倾角较陡的逆断层。喜马拉雅期该区遭受的由东向西的强烈推覆构造,形成了一系列的逆冲断层。酸性的浅成侵入岩沿南北向区域大断层侵入,带来了丰富的Sb、Cu、Pb、Zn、Au、Ag 元素,在构造破碎带内形成矿化体。

2 矿区地质

2.1 地 层

阿夺底锑多金属矿区(图1)出露的主要地层有新元古界澜沧岩群(Pt3L)、下二叠统吉东龙组(P1j)、中二叠统沙木组(P2sm),中侏罗统花开左组(J2h)。

图1 阿夺底锑多金属矿区地质简图Fig.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Aduodi Sb Multimetallic Orefield

新元古界澜沧岩群(Pt3L):出露于矿区东部澜沧江两岸,岩性为浅灰黑色白云母石英片岩。

下二叠统吉东龙组(P1j):出露于矿区中部,为一套复理式岩层,普遍遭受浅变质作用,上部为灰—深灰色板岩、砂质板岩夹灰岩,中部为浅灰色变质砂砾岩,下部为灰—深灰色灰岩。厚>1806.3m。区内地层多发生倒转,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中二叠统沙木组(P2sm):区内出露于康普断裂的西侧,岩性为浅灰色,黄灰色变质砂砾岩,厚>157.5m。为矿区内主要的含锑矿的主要层位。

中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下段(J2h1):区内出露于巴迪断裂(F2)的西侧,岩性为紫红色的粉砂质泥岩夹砂岩及杂色泥岩,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820m。顶板为含铜层位。

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上段(J2h2):出露于矿区的中东部,走向近北西向,出露稳定。上部为紫红色的砂质泥岩夹砂岩,中部为杂色板岩夹少量灰岩及灰岩透镜体,下部为片理化的灰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517.3m。

2.2 构 造

区内褶皱不发育,主要断裂有三组,近南北向F1、F2、F3、F6、F7、F8;北西向断裂F4、F5、F11;北东—近东西向断裂F8、F9、F10。

近南北向断层:F1(康普断裂)和F2(巴迪断裂)为区域性的主断层。F1断层南北走向横跨整个矿区,为矿区内主要的导矿储矿构造,F1逆断层倾向西,倾角70°~85°,局部受后期构造作用变为缓倾,倾角25°~35°,上盘岩性为二叠系中统沙木组(P2sm),下盘为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上角砾岩多具锑矿化。F3、F6、F7、F8为与F1平行的次级断裂。

北西向断裂及北东—近东西向断裂为成矿后期形成,性质不明,为破矿构造。

3 矿体地质

3.1 矿体特征

矿区以V1锑矿体和V3铜矿体为主要矿体,特征如下(图2)。

图2 阿夺底锑多金属矿0勘探线线剖面图Fig.2 Section of Exploration Line 0 in Aduodi Sb Multimetallic Orefield

V1锑矿体:以锑为主,伴生铅。矿体赋存于F1断层破碎带中,出露标高2 280m~2 190m。控制矿体走向大于650m,最大垂深90m。呈脉状,透镜状产出,总体产状较陡,地表产状275°~310°∠25°~35°,地下为275°~295°∠70°~85°。矿体厚2m~10m,平均厚5m,厚度变化系数85ω%,属较稳定型。平均品位Sb1.2ω%。赋矿岩性为断层角砾岩为主,碎裂状变质砂砾岩。顶板围岩为沙木组(P2sm)变质砂砾岩,底板岩性为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及花开左组上段(J2h2)紫红色、浅灰色泥质砂岩。

V3铜矿体:为以铜为主,伴生锑银的矿体。矿体赋存于与F1断层平行的次级断裂F7中,矿体出露标高2 380m~2 460m,走向大于300m,控制矿体最大垂深80m,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于断层下盘的碎裂岩中,矿体产状较陡,产状265°~280°∠55°~75°,矿体厚1m~2.5m,平均厚2m,厚度变化系数138%,属不稳定型。平均品位Cu1.8ω%,Sb1.2ω%,Ag98g/t。赋矿岩性为蚀变的灰白色碎裂状石英细—粗砂岩。矿体顶板围岩F7断层角砾岩,角砾岩为深灰色泥岩,底板花开左组下段(J2h1)灰褐色砂岩,矿体与底板围岩呈渐变过渡。

3.2 矿石质量

(1)矿石矿物:主要金属硫化物有辉锑矿、黝铜矿、黄铜矿、铜蓝、方铅矿、黄铁矿、褐铁矿、毒砂;次生矿物有锑华、孔雀石、蓝铜矿、褐铁矿。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石、方解石。

(2)矿石结构:它形粒状结构、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聚片双晶和揉皱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纤维状结构。

(3)矿石构造: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星散状构造、脉状构造、皮壳状构造。

(4)矿石自然类型:构造角砾岩型锑矿石、碎裂状变质砂砾岩型锑矿石、硅化褐铁矿化构造角砾岩型铜银矿石、碎裂状蚀变石英砂岩型铜矿石、强褐铁矿化锑矿石、褐铁矿脉型黝铜矿石。

4 矿床成矿规律及成因

(1)矿体的形成受地层的严格控制,矿体产于沙木组(P2sm)底部中的变质砂砾岩及花开左组(J2h)中的砂岩中。就其地层的物理性质而言,沙木组(P2sm)的底部中的变质砂砾岩及花开左组(J2h)中的砂岩性脆,在构造作用下,易产生层间破碎带或沿层剥离空间,为矿体运移、沉淀提供了空间,作为沙木组(P2sm)下伏地层花开左组(J2h)中含有紫红色砂质泥岩,对含矿溶液的运移起到了阻挡的作用,有利于成矿。

(2)矿体受断层构造控制。走向近东西向的陡倾斜深大断裂(如康普断裂F1)既为含矿热液的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同时也为含矿热液的富集成矿提供了场所,而沙木组(P2sm)底部中变质砂砾岩的层间破碎带也为成矿提供了赋存空间,有利于成矿。

(3)矿体中矿物组分繁多,除主要组份铜、锑、银外,尚有金、铅、锌等多种伴生组份。以辉锑矿、方铅矿、黝铜矿、黄铁矿等为主要代表性原生矿物。从矿物组合来看,显示该区矿床为为中低温热液成矿的特点。

(4)矿体南东侧有喜马拉雅期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岩体于地表出露,岩体走向受南北向区域性断裂控制。推测地下深部有岩体的存在,隐伏岩体即为矿体有关的成矿地质体。

(5)工业矿体多以隐伏矿体展示,其周围岩石均有不同程度硅化、碳酸盐化、炭化及褪色蚀变。

综合上述地质特点,说明维西县阿夺底锑多金属矿是与深部岩体有关,受构造及岩性共同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5 找矿远景分析

(1)矿区锑、铜矿化较为强烈,锑元素富集较为明显,锑元素化探异常分布范围大,整体呈带状分布。

(2)化探结果显示,成矿元素在平面上具一定分带性。F1断层东部花开左组(J2h)分布区,Cu背景值较高,西部地区(P分布区)Au、As背景值较高,Sb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J2h、P均分布),平面上由东往西具Cu-Sb-Au、As异常分带。

图3 阿夺底锑多金属矿矿床成矿模式图Fig.3 Metallogenesis Model of Aduodi Sb Multimetallic Deposit

(3)推测剖面上亦有可能存在由浅至深,具Au、As- Pb、Zn、Sb -Cu、Ag-W、Sn、Mo分带性。沿F1断层次级断层,裂隙形成陡倾或缓倾的多金属矿体(图3)。

(4)区内各时代地层中均见铜锑矿化,分布范围受构造控制,对岩性具一定有选择性。

(5)从已有工程控制的铜锑矿化体综合分析,V3铜矿体产于断层上下盘的砂岩中,顶部20m~50m,为J2h2底部的灰岩,为构造+岩性(硅钙面)的成矿模式。且V7以南约1km处发现了同一岩性层位中亦发现了同类型的矿床。推测,南部铜矿带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6)矿区内矿体主要为受侵入地质作用影响,岩性及构造共同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喜马拉雅期花岗斑岩岩体沿F1(康普断裂)侵入,为成矿作用提供热源及成矿物质来源。地表未见花岗斑岩岩体,推测深部存在隐伏成矿地质体。矿体往深部延伸的可能性较大。

(7)矿化样式上存在F1断层两侧为细脉,F1含矿断层为大脉的结构,推测下部可能存在上脉下体结构。成矿空间上存在成矿元素共伴生组合分带结构、特殊岩性层界面结构(J2h1/ J2h2的硅钙面)、断裂和特殊岩性层界面(J2h中灰白色蚀变石英砂岩)、物理条件转换带与韧性和脆性构造构成二元结构。

(8)矿区以南约54km的上怒洛铅锌矿,与F1断层同为康普断裂中矿体,其控制走向长800m,控制斜深200m,为上锑下铅锌的多金属矿体。可为本地区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维西阿夺底矿区为成矿地质体(花岗斑岩)位于断层深部的,受区域构造(F1)控制,存在明显二元结构,浅部已由工程揭露Pb、Sb工业矿体,中深部具Cu、Ag,深部具W、Sn、Mo找矿前景的多金属热液矿床。

[1]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20万中甸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85.

[2]邵兆刚.云南兰坪-维西地区构造动力学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博士论文).9~10.

[3]叶天竺.“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概述[Z].2013.

[4]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云南省维西县阿夺底锑多金属矿2013年总结报告[R].2014.

THE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ITY OF ADUODI SB MULTIMETALLIC DEPOSIT IN WEIXI,YUNNAN

CHEN Xi,ZHANG Yi-han,ZHANG Yun-long,YANG Tao

(YunnanExplorationInstituteofGeology&MineralResources,Kunming650051)

Aduodi Sb multimetallic deposit is a middle,low T hydrothermal deposit.The ore body is in the fault fracture zone.The distribution direction of ore body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regional structure line.The metallogenetic thermal fluid is derived from Himalayan rich in Sb,Cu,Ag granite magma intrusion along the regional macrofault.

Middle,Low T Hydrothermal Deposit;Ore Control of Structure;Aduodi,Weixi,Yunnan

2014-12-11

陈希(1985~),男,湖南洞口县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地质普查及找矿勘探工作。

P618.66

A

1004-1885(2015)2-247-5

猜你喜欢
金属矿热液岩性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碎屑岩岩性识别方法及应用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复杂地层取芯技术在多金属矿区应用取得突出效果
基于石灰石岩性的超近距管沟爆破试验研究
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基于DEM的地形因子分析与岩性分类
南大西洋热液区沉积物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和产酶活性鉴定
秦南凹陷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