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院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5-04-30 12:58崔永鹏
软件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全媒体信息化建设

崔永鹏

摘要摘要:全媒体环境下的学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从高校学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探析学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梳理全媒体环境下学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学院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举措,以期对学院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全媒体;高校学院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DOIDOI:10.11907/rjdk.151101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4000803

0引言

“全媒体”是近年来我国传媒业界十分关注并在传媒实践中积极应用的核心概念[1] ,将全媒体的概念引入高校信息化发展领域,关注高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媒介形态整合和信息产生传播的全过程,探索全媒体环境下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新模式,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作为高校二级分支机构的学院,其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在全媒体时代也面临着极大挑战和机遇,探索新环境下高校学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内容和工作模式,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学院在师生与学校沟通过程中的桥梁作用,也有助于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服务。

1高校学院信息化建设问题

1.1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主要载体,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2]。按学科门类与专业特色划分的学院作为学校教学科研重要机构,是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其信息化建设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信息化建设模式与内容也应是丰富多彩的。管理层对学院信息化认识不足,缺乏学院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不能真正理解信息时代学院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模式与工作机理,导致学院信息化建设和实际工作处于较低水平。

1.2相应制度与规范不健全

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顶层设计与统一规划不健全,缺乏总体部署与要求,鲜有具体的管理与实施规范,导致学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状况并不理想。调查发现,学院信息化平台的管理维护工作一般由团委或学生会网络新闻部等部门的学生完成,他们时间、精力等有限,且在信息获取、编辑、发布、审核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与制度,使得工作处于盲目、凌乱状态。

1.3建设与发展理念陈旧

目前,大多数人对学院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有无学院网站”的层面,认为学院网站就是信息化的唯一代表。即便是建有学院网站,也存在建设理念陈旧、版面设计杂乱、用户体验缺乏、网站内容长期不更新等问题。在其作用上强调网站的信息发布功能,缺乏对全媒体时代交流、共享、互动意识与理念的落实,对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体形式的关注和研究不足,认为信息化工作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缺乏长远规划,导致信息化建设效果不佳。

1.4专业管理维护人员与专项经费支持不足

学院的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专业的建设与管理维护人员,在建设初期一般是委托学校网络中心或校外网络公司来制作与维护,信息化平台交付后再对学院信息化管理人员进行简单培训。这种建设与培训往往是一次性的,缺乏后期长效支持,导致信息化平台交付后,许多内容无法及时更新与调整,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外,缺乏经费支持也是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调查发现,很少学院有专门用于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信息化建设因缺乏经费支持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2全媒体环境下学院信息化建设作用

全媒体环境下学院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有利于推动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学院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其服务对象——学生而展开的,学院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院信息化平台成为学生了解教学管理信息、获取课程教育资源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乐园。构建师生互动平台,可畅通交流和沟通渠道,促进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升。全媒体环境下,信息发布系统公布的教学通知、公告有助于学生尽快了解教学实施和运行的基本状况;混合式学习平台的搭建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新媒体平台或软件在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有利于推动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学院是在学科或多个专业基础上组建的教学科研单位,专业领域内的会议动态和研究动向是师生较为关注的,不断提高学院信息化水平,努力将学院信息化平台打造成为业界同行提供最新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发布、相关机构网站链接与导航的多功能平台,为师生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利用团队协作平台搭建云端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为校本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全面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

(3)有利于推动学院各项日常工作的有效开展。全媒体时代,学院日常事务的开展离不开信息化环境的支持,利用学院信息化平台提供的电子邮件、论坛、留言板等,可及时收集和整理学生关于学院日常管理、课堂教学、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反馈信息,第一时间解决相关问题;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与学生互动,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引导舆论,开展全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

(4)有利于促进学院及学生特色活动展示窗口的搭建。信息化平台可以成为宣传和推广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窗口,成为展示学院教学科研成果和特色活动的舞台,成为展现学院整体风貌和师生风采的网上家园,为学生、教师、家长、同类机构和其他社会人员提供权威、可信的信息,建立学院在信息时代的网络名片,不断扩大学院的影响力。此外,可让学院信息化平台成为学生特色文化活动的展示窗口,以更好地展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专业水平,培育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3全媒体环境下学院信息化建设内容

3.1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

学院信息化建设是全媒体时代学院发展中必须予以重视的工作。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成立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工作小组,在全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统一规划与部署。重视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完善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制定信息化工作的管理规范与业务规范,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保证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其效果也并非立竿见影。因此,需制定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计划。在具体运行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多方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扶持学院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3.2基础设施建设

在学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校园网络管理与服务部门及内容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建设模式(租用或自购服务器),利用网络管理与服务部门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监控和网络故障检测,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3.3数字资源建设

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在促进个人学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创新和完善全媒体时代数字教育资源设计、开发、应用与运营的理论、方法与模式,吸收和借鉴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思想精髓和国内外知名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机构和高校的成功经验,建设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利用专业优势和师资资源,建设特色数据库,在选题、建设等过程中遵循相关建设标准和理念,促进数据库资源的共建共享。依托视频精品公开课、MOOC、微课等项目,建设高质量的数字教育资源,推动学习变革与创新。

3.4信息应用系统建设

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包括:

(1)学院网站。就学院网站功能而言,学院网站对外是学院的网络形象名片,起着展示宣传的作用;对内则发挥着学生实践平台、信息沟通、资料服务等功能作用[3]。马辉民等[4]提出以网站建设推动学院信息化进程的思路。全媒体时代,学院网站已成为外界了解学院各项信息的重要窗口,加强学院网站建设,重视不同终端的兼容性与用户体验,有利于扩大学院知名度,宣传学院的教学特色、实践活动和各项成果。

(2)飞信群。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综合通信服务,实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5]。飞信群是针对飞信用户的群组服务,可以实现用户信息的即时传播。建立学院教师飞信群、班级飞信群,可以及时将最新通知、公告以短信息的形式通知给目标群体,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既可以节省信息传播成本,又可以解决学院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不能及时有效传播的问题。

(3)QQ群。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平台,除提供聊天功能外,还有群公告、视频、相册、共享文件、投票、应用等方式的交流[6]。建立学院、班级QQ群,邀请相关人员加入群组,开展在线交流和即时沟通,及时发布公告信息,共享相关文件,为师生的工作学习提供便利。利用投票等功能开展班级内部活动的民意征集,为班级管理民主化进程提供技术环境支持;群相册存储和展示特色活动相关照片,为班级活动留存资料;利用群视频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4)微博。微博是基于用户关系信息传播、分享和获取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据统计,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已超过5.03亿(2012年),日活跃用户数(DAU)为7 660万(2014年9月)[7]。全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刷微博”队伍,用简短文字来表达他们对于问题的看法。微博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生活、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尤其是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挑战。尝试将微博引入日常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研究新环境下教学和管理新模式,着重关注学院官方微博建设和运营状况,利用微博发布相关动态,并积极与“粉丝”互动,加强线上交流,开辟教学管理第二课堂。

(5)微信及微信公众号。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机应用,已超过5亿用户,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微信公众号是微信为企业、组织和机构提供的新媒体服务,分为“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三大类[8]。尝试建立微信公众号,探索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打造校园移动信息传播平台,积极与订阅者互动,收集舆情信息,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根据其提供的“开发者模式”,将其与学院网站建立链接,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与服务模式。

(6)移动客户端。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9]。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发展,门户网站和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客户端,希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高校学院也应积极探索并推出自己的移动客户端,以便将新闻消息、通知公告、教学科研等信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推送给用户。

(7)其它信息化平台建设。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了“网盘”、“云盘”等网络存储服务,可尝试使用这些网络存储服务存储相关文件,既节省运营成本,又具稳定性保障;利用百度贴吧等平台建立学院贴吧,为学生提供新生入学指导、在校生生活指导和毕业生后续关注;利用Teambition等项目协作平台创建个人主持或参与的项目,通过任务板、文件库、分享墙等实现知识和项目管理,在云端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10]。

3.5规范与标准建设

调查显示,高达42.4%的学校没有自行制定技术标准,规模小的学校信息化运行管理标准建设投入力度较小[11]。重视规范与标准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切实可参考意义的规范与标准,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与共建,为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可供检验和评测的标准。

4全媒体环境下学院信息化建设举措

4.1提高管理层对学院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定期召开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信息化发展专题讲座,提高管理层对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树立信息化建设的全媒体观,发挥各媒体的优势作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信息化平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通过协商与对话方式解决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2制订学院信息化建设相关规范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学院内部的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提升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广泛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方协同,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可实施性方案,规范、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服务,不断提高学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质量。

4.3组建信息化建设队伍,加强与网络管理部门沟通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学院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一支年富力强、开拓创新、具备专业素养的队伍。明确分工,统筹协调,健全信息化人才培养、引进及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为信息化平台的正常运转与维护提供良好的人力支持。加强与学校网络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协商解决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4建立专项支持经费

学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业务,不仅硬件建设和软件环境的维护需要资金支持,人才队伍的建设也需要资金支持,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支持服务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只有建立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专项经费,才能保证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并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绩效。

5结语

全媒体时代,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学院信息化平台是高校学院应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的必然选择。其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资金短缺、专业人员不足等多方面问题,做好学生与学校的连接纽带和桥梁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10(6):1316.

[2]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4):1215.

[3]李园园.美国新闻院校网站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4]马辉民,占若愚.高校学院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5,27(3): 9092.

[5]中国移动.飞信简介[EB/OL].http://feixin.10086.cn.

[6]腾讯公司.QQ群简介[EB/OL].http://qun.qq.com.

[7]IT之家.新浪微博发布三季度财报 [EB/OL].http://www.ithome.com/html/it/112516.htm.

[8]腾讯公司.微信公共平台简介[EB/OL].https://mp.weixin.qq.com.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

[10]齐俊元.Teambition简介[EB/OL].https://www.teambition.com.

[11]蒋东兴,宓詠,郭清顺.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5):2730.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孙娟)

猜你喜欢
全媒体信息化建设
关于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