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摘 要:赫尔巴特将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但是与科学心理学思想明显不同,他主张的是通过数学等方法论研究特定的对象,他的心理学思想更多地关注于观念和经验,而不是将人作为工具,这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补充。
关键词:科学;统觉团;观念;工具
西方心理学史中这样写道:“赫尔巴特在由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的纯思辨的哲学心理学向费希特、冯特、赫尔姆霍茨等反形而上学的实验心理学的过渡中,起了中介作用。”[1]实际上,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他的心理学思想。赫尔巴特同时代的生物、物理研究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和在对于人心理的分析上,在赫尔巴特得到了一定的体现的主要是
数学。
一、理论架构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中学时代深受沃尔夫和康德的影响。18岁进入耶拿大学受到费希特(J. G. Fichte, 1762-1841) 哲学思想的影响。后来在不来梅大学研究教育三年,结识了裴斯泰洛齐(J. H. Pestalozzi.1746-1827) 。1802-1809年又到哥廷根大学学习七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讲师。1809年接受格尼斯堡大学的任命,继任康德的哲学讲座达24年之久。此时,他还讲授心理学、教育学,并创办实验学校,试验他的教育学说。1833年回到哥廷根大学任哲学教授至去世。[2]赫尔巴特的思想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在于它的稳固的“三大支柱”以及他思想的严密性:自成体系,互为补充。他认为“思想的建立、论证和建构,是一项哲学的任务,并且是最高级也是最困难的。……因为我不能以纯哲学的基础为前提,这原本是我建立理论的应有基础,且主要是心理学和伦理学”。[3]因此,赫尔巴特的思辨哲学观是他建立教育思想的重要支柱。“假如热情的心将感动伟大的、平静的对象,这对象不是特别的、有限的,但却是完全实在的,那么我们必须使一系列过去、现在和不久的将来为我们接触到的人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获得不间断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他们将懂得道德判断的应用,激发对宗教的兴趣,而不使其他审美能力、观察与思辨能力丧失甚至倒退。”[4]因此,在整个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来看,哲学是赫尔巴特建立理论大厦的方式,心理学是工具和材料,而伦理学(实践哲学)是图纸、是目标。三者致力于赫尔巴特对于人的研究和探讨,奠定了其坚实的理论之基。
二、统觉心理学——人的心理机制
对于人心理的研究,赫尔巴特主张从生理学和逻辑学出发,研究观念之间的关系,并用数量关系来阐释心理活动。改变了旧的心理学由官能来说明心理取而代之以观念的运动形成统觉来进行。首先,由观念到多个观念的共同运动,从而在运动中本身具有矛盾,即力,包括静力和动力,在运动的过程中,这些力推动了观念的复合与融合,组成了观念团以及多个观念团,从而以此上升产生了统觉。对于观念的特点,赫尔巴特认为每个人的观念由无限多、无限小且互不相等的基本观点组成,依赖于观念的强度、对象及其联系,在知觉过程中的不同时刻一步步产生。表现是能屈能伸,不被消除,“观念的非削弱部分”即它所表现出来的强度,“继续是观念特有的。当观念成为特定的认识,它们就存在了,直到最高年龄阶段,而感觉与追求交替着,不断减弱。”[5]观念的削弱程度不断变化代表它的不断运动直到达到阈限之上,在精神活动中产生变化。
另一方面,赫尔巴特认为在观念的复合与融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全力”,依据动力和静力原则起作用,使“意识阈限也发生变化”[6]且“一个观念越在结合点下面,另一个观念的帮助性就越有效。”[7]“某一观念通过各种帮助被呼唤出来。因为每个帮助有各自的有效时间范围,因此帮助虽然得到了加强,但是没有得到加速。”[8]那些在力运动的过程中的观念团会不断地互相作用,偏弱的观念团会被强的观念团所统觉,而“这正在统觉的观念团又可以被其他的观念团统觉。”[9]这样“运行的系列受到干扰或处于运动之中,引起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情态。”[10]“如果伴随着心灵的身体状况变化比需要的更快或更强烈,以便对精神运动不造成障碍,这样就产生了生理反响。”[11]比如压力、共鸣和行动。观念作为心理情态支持,有精神与情绪之分。后者“大部分是可以转换的观念状态”。[12]可见赫尔巴特是将人的心理机制看作是人特有的观念,其统觉思想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与他对于人类心理与实践开放性与无限性所相联系的,他认为人类实践总是具有不完善性和不可精确性,人是开放的、发展的意义,既有对于已有经验的继承又有对于未来经验的开拓。因此,这种生长观不仅是生命的基础,也是精神生活的特点:“所有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时间性事件、一种持续的变化、一个生命体上各种不同使命的体现,最后是一种关于我与非我的意识,所有这一切属于不可想象的经验形式。”[13]
三、重要补充
(一)心理学科学与人
赫尔巴特提出心理学要独立成为一门科学,是很有见地的,而他也看到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他看到了科学的重要性,不如说它也看到了科学的局限性。他更加尊重人,从而不允许拿人当工具,这是他对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补充。科学如何划界?科学的工具性意义不是“眼镜”而是“眼睛”,是“与世界的接触点”。赫尔巴特指出一些思想家的弊病:“为了达到科学的统一性,思想家常常人为地误将许多就其性质来说相近的事物勉强包含在一起,推论出相互关系来,甚至陷入这样的错误境地:从知识的统一性中推导出事物的统一性来,而且以前者的统一性来假定后者的统一性。[14]”实际上,赫尔巴特清醒地看到:“学派本身也是时代的一种游戏,在他们得势的时候早就霸占了一切高雅的领域,而他们迄今几乎对于那种看起来似乎卑微的儿童世界不去触动”[15];可见关注儿童与学科自治这就是心理学学科独立的意义。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支柱科学,因为它“首先记述了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16],在这个意义上,赫尔巴特看到了心理机制的自我控制性,认为那种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自我控制是心理机制的理想,从而将经验心理学发挥到了伦理学的高度,“因为这种理想包括了各种观念的耦合和观念的隶属关系”。[17]而且这些观念的和目的的结合能拥有所增加的外部印象。赫尔巴特对于心理学的地位和意义给出了明晰的鉴定:“心理学不应让人感到奇怪,而应该作出解释;它不是猎奇,而是要让人在总体上了解人的本来面貌;既不要把人捧上天堂,也不要把它的精神蒙上擦不掉的灰尘,而是在于开辟阻塞的实验途径。”[18]赫尔巴特认为成为科学的可能性或者说他独立的充分条件是只有“当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并与邻近学科一样有力地说明自己的方向的时候,它们之间才能产生取长补短的交流”。它“自己的方式”欢迎“其他科学审慎地接受它”。作为教育学的辅助学科,表现在其将高等数学用于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他主张高等数学对于心理学的发展,但是与经验物理不同,不能利用人为工具进行实验和计算,“心理学不允许拿人当实验品,它没有人为工具”。[19]然而心理学也具有局限性,所以對于儿童个性的观察仍然不可替代,人的个性只有通过观察被发现,而不能由心理学来推论。赫尔巴特更看重的是人的无限性意义上的观念和经验,更加注重人的无限性,他深知科学的重要性,但也看到了人的重要性,对于人的尊重,正是科学心理学为了达到他们所宣称的那种精确性所抛弃的。但是,后来科学心理学遭到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也正源于此,所以赫尔巴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看到的这一点是很有见地的。
(二)科学心理学与人
有“实验心理学之父”之称的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于1879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企图举起科学主义的旗帜,但是还尚未脱离当时复杂的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影响,他的科学心理学思想还不够“唯物主义”。但是他提出了新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与旧心理学即哲学心理学的对立,对于科学心理学的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近代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开端。在冯特那里,心理的基本规律是因果律、联想律,他摒弃了笛卡尔对于动物心灵的否定,认为应通过经验、观察等手段对这些联结进行研究。这对于心理学的贡献都是巨大的。冯特与赫尔巴特又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都看到了心理学研究的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冯特身上仍然残留着赫尔巴特对他的影响:“我们无法对心理学本身展开实验,只能在它的外围进行实验,也即对那些与心理过程密切联系的感觉和运动器官进行实验。”[20]他们都看到了表面现象的局限性。“而对生命现象本身来说,只有在少数的生命现象里面可以根据客观的现象感知到心理过程,或者根据客观的现象推论出心理过程”。[21]因此,从另一方面上来讲,实际上这和赫尔巴特都有相似性,他们都坚持通过推知心理过程来解释。而事实上,他们都坚持一种内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而与其相似的威廉·詹姆斯干脆提倡一种“坐在椅子上空想的内省”,而铁钦纳则主张通过现象来描述。方法不同,内容相似,都是内省,都注重经验。可见,主张科学性的方面他们仍然深知科学的局限性,这些可以看作科学心理学在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上的发展,以及他们思想的赫尔巴特的
影子。
但是,后来的行为主义到了一个用科学心理学思想将人控制甚至控制社会和文化的时候,就走向了一个极端。比如,华生和斯金纳。到了斯金纳那里,更加注重内部归因分析、神经性分析以及数据分析。斯金纳认为“科学不仅仅是对于事件如其所发生那样的描述,它是一种发现秩序的努力,去揭示某些事件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合法联系。”[22]科学的根基在于发现联系,运用联系,把联系推成更合理的联系从而上升到变成规律的合理性。因此这种秩序和规律变成了一种“一种有可能性的终极产物,它也是一种每个开始必须要遵循的假设。”因为科学的意义“不仅是描述,而且它不是处理过去而是着眼将来。”[23]斯金纳的原则就是通过观察“单一的个别插曲,但是迅速转向总体规划——科学规律”。[24]华生完全将人看作机器,“换言之,为了详细描述过程,比让他在商店里经受所有可能的测验,从而才能知道他是何种类型的人——何种类型的机器。”[25]在华生看来,拿人做实验,人如同机器,实际上就是工具,心理学测验就是一个可以明白此种工具内外构造以及工作原理的事情。华生把人格看作习惯,比如宗教的习惯系统、爱国的习惯系统以及个人的习惯系统等。从而华生给人格下的定义就是:“通过对能够获得可靠信息的长时行为的实际观察的运动的总和。换言之,人格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26]
四、科学与人
赫尔巴特坚持观念、统觉的内部运动对于人的心理机制进行解释,通过数学等科学来提高心理学的科学性,他并没有因为科学的新兴将人淡漠。冯特看到了科学以及实验的重要意义,也看到了科学的局限性。但是行为主义主张完全控制人、将人完全作为工具则走入了极端。他否认了主观人的能动性,抛弃了心灵,内省与精神。将人的情绪完全等同于刺激和反应,从而把人看作指令下工作、生产的活动工具。在这个意义上,华生固然给与了心理学严格性和精确性,但他太注重客观,反而使他们离客观愈走愈远,成为“无心理内容的心理学”、“无头脑的心理学”。
而斯金纳则认为只要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条件,就控制了人的将来。“当行为科学达到处理合理联系时,它遇到了那些对于前近代科学的忠诚以及科学范围之外的观点的抵制。这种抵制并非以一种公开拒绝科学的形式,它可能变形成为一种对其局限性的宣称,而这常常以高于科学的形式来表达。”[27]斯金纳已经看到了将要受到的批评,并从对方角度为自己的缺陷申辩。但是,即便如此,它仍然不能幸免于此,因为本身具有局限性,而加上,其方法论本身具有不完善性,所以,即便对于人进行实验,它也不能完全达到精确性,因为他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测验所有的联系和因果数据。因此,他所希望达到的精确性使他遭受到不精确的批评。正如Stevan Harnard 所指出的那样即便是“科学家和科学的哲学家都普遍认为那些数据不能为数据本身说话”[28]因为关于试验中的控制和非控制因素方面,“那些以某种方式而不是其他的允许反应形成的未观察到的因素呢?还有那些汇聚可允许的反应的形成反应的方式呢?” 事实上,在这种层面上的问题争论的焦点,就不再是科学与人的争论,而是科学本身完善性的争论了。因此,赫尔巴特认为“在拙著中,我对烦躁和敏感的概念作了比目前通常的定义更狭小的限定。我更多地坚持哈勒的观点,因为我无法相信,扩大其概念范围会有助于对事物作出真正的解释。” 赫尔巴特看到了他自己对于当时时代前沿的科学的漠视,其实这种漠视正是源于他对于真理的珍视。
注释:
[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61.
[2]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58.
[3]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4)[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02.
[4]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3)[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42.
[5]赫爾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
[6]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2.
[7]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3.
[8]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0.
[9]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2.
[10]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1.
[11]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5.
[12]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8.
[13]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0.
[14]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3)[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5.
[15]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3)[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1.
[16]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3)[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1.
[17]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51.
[18]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
[19]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
[20]威廉·冯特;李维,沈烈敏.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1.
[21]威廉·冯特;李维,沈烈敏.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71.
[22]B·F·Skinner.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M]. 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LTD.(Copyright 1953 by the Macmillan Company).1967:6.
[23]B·F·Skinner.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M]. 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LTD.(Copyright 1953 by the Macmillan Company).1967:6.
[24]B·F·Skinner.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M]. 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LTD.(Copyright 1953 by the Macmillan Company).1967:13.
[25]约翰·布鲁道斯·华生;李维.行为主义[M].浙江: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67.
[26]约翰·布鲁道斯·华生;李维.行为主义[M].浙江: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71.
[27]B·F·Skinner.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M]. 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LTD.(Copyright 1953 by the Macmillan Company).1967:17.
[28]Harnad Stevan·R .What are the Scope and limits of Radical Behaviorist Theory?[A]Edited by A·Charles Catania & Harnad Stevan·R. The Selection of Behavior; the Operant Behaviorism and Consequences[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465.
[29]Harnad Stevan·R .What are the Scope and limits of Radical Behaviorist Theory?[A]Edited by A·Charles Catania & Harnad Stevan·R. The Selection of Behavior; the Operant Behaviorism and Consequences[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467.
[30]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88.
参考文献:
[1] B·F·Skinner.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M]. 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LTD.(Copyright 1953 by the Macmillan Company).1967:6-17.
[2] Harnad Stevan·R .What are the Scope and limits of Radical Behaviorist Theory?[A]Edited by A·Charles Catania & Harnad Stevan·R. The Selection of Behavior; the Operant Behaviorism and Consequences[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465-467.
[3]車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158-410.
[4] 张厚粲.行为主义[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9-76;343-353.
[5] 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3)[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142.
[6] 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4)[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02.
[7] 赫尔巴特;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6)[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188.
[8] 约翰·布鲁道斯·华生;李维.行为主义[M].浙江: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67-271.
[9] 威廉·冯特;李维,沈烈敏.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1.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