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奥州小道》,又名《奥之细道》,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俳圣”松尾芭蕉所著的纪行文,记述作者与弟子河合曾良于元禄2年(1689年)从江户(东京)出发,游历东北、北陆至大垣(岐阜县)为止的见闻。关于标题的解释,笔者提出了从人生视野的高度重新定义的观点,并通过实例论证了此标题与地理位置、俳句创作没有关系。
关键词:奥州小道;芭蕉;俳句;旅途;人生
《奥州小道》,又名《奥之细道》,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俳圣”松尾芭蕉所著的纪行文,记述作者与弟子河合曾良于元禄2年(1689年)从江户(东京)出发,游历东北、北陆至大垣(岐阜县)为止的见闻。顾名思义,文中多以自然风貌、风雪花鸟等为描写对象。传世佳句数不胜数,字里行间散发着浓郁的日语古典美。此作品不仅堪称松尾芭蕉的杰作,更可视为日本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文学艺术价值自不待言,然而笔者认为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可视为人生哲学。芭蕉踏上旅途的真正理由除了获得俳句创作上的启发之外,更重要的是作者也许是想通过一时的逃离,通过与日常生活迥然不同的世界接触的机会来窥探真实的人生和自我。简而言之,在笔者看来,芭蕉是为了探究并调整人生才踏上旅途。本文主要通过对“奥州小道”这一题目的分析,来探讨作者真正的目的以及作品中富含的哲学性。
关于“奥州小道”这一题目的解释,有两种较为有力的分析视角——地理和俳句。即,“地理”的视角是指远离海岸和城市的地区;“俳句”的视角是指俳句世界的最深处。然而在笔者看来,“奥州小道”更可以解释为:预达到人生最高境地必须克服的苦难和辛酸等消极性因素。而这些消极性因素与旅途同在。换而言之,预达到人生最高境地必须踏上充满苦难和辛酸的旅途。
接下来,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观点。
毋庸置疑,芭蕉的确在旅途中行至“远离海岸和城市的地区”,甚至可以理解为作者所指的根本就是“奥州”这一地方。文中这样提到“奥州小道”。
「かの画図にまかせてたどり行けば、おくの細道の山際に十符の菅有り。」
(循着地图走,看到奥州小道的山边有十株苔草)
很显然,地图上标示出了“奥州”这么一个地方,于是作者才能够循着这幅地图达到位于“奥州”的这么一条“小道”上。如果将作品的题目理解为位于“奥州”的“小道”,那么这条小道必然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理所当然,作者应该会花篇幅对其风貌进行一番描绘,可是作者只是提及了一次它的名字而已。即使继续踏上旅途,已经离开了“奥州”,“小道”的情境应该在脑中挥之不去,它本应该出现在之后的散文和俳句中。然而,作者并没有安排“奥州小道”再出现。由此,笔者认为将标题——“奥州小道”理解为地理性意义是不合适的。
另外,“奥州小道”这一标题似乎与俳句的世界也并没有太大关联。芭蕉为人所知的是他“俳句诗人”的身份,且众多学者是以“寂”、“物哀”等突显日本传统美的词汇为关键词研究芭蕉的俳句。然而,如果仔细品读芭蕉的散文和俳句,不难发现作品中浓郁的日本传统美正是作者为传达人生哲理而营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背景,一切只为使传统劝善惩恶、说教显得委婉。
芭蕉经常将自己关于人生的思考通过作品传达出来。《奥州小道》的开篇便是如此:
「月日は百代の過客にして、行かふ年もまた旅人也。船の上に生涯をうか
べ、馬の口とらえて老をむかふる物は、日日旅にして旅を棲みかとす。」
(日月乃百代之過客,流年亦为旅人。舟上浮浮一生,揽马首而迎老境者乃
累日之旅、栖身之旅。)
开篇就已严明了基本主旨——人生好比旅途,旅途好比人生。由此可知,芭蕉的旅途不仅仅是为其经营俳句的世界,更是升华到了人生境地。船也好,马也罢,不论寄托于怎样的交通工具,芭蕉首次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观,即:一生在旅途上度过。也许作者想说:那些有家有室的人才适合拥有固定的房屋,而自己还是适合将旅途视为家,继续漂泊吧。这里不难看出作者的决绝,同时决绝中又有那么些许的不安。即便不安,作者还是面向“深处”出发了。《启程》中有这么一句俳句:
「行く春や鳥鳴き魚の目は涙」
(匆匆春将归,鸟啼鱼落泪)
这里的“泪”是离别时作者眼里的泪。作者将“深处”视为目的地的此次旅途让作者些许不安。至此,作者已经多次踏上旅途,经历多次离别,然而这次的旅途令作者饱含泪水。作者将人生喻为旅途不是第一次,但这次是最为明确的指出旅途的目的。离别的泪水正是源于作者对今后的旅途和人生的担忧。
「前途三千里のおもひ胸にふさがりて」
(此去前途三千里,思之抑郁凄楚)
芭蕉一边体验着旅途,一边深刻地思考人生。《奥州小道》的此次旅行是作者首次明确其旅行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从人生视野的角度理解“奥州小道”这一标题更为合适。笔者认为,可能作者行至于位于“奥州”的“小道”,猛然发现眼前这条伸向深处、蜿蜒的小道恰似自己的旅途,于是定下这个题目的。换而言之,“奥州小道”是预达到人生最高境地的旅途。
参考文献:
[1]叶渭渠,东瀛美文的一缕缕香语[N].文学报,2003年
[2]熊岚,乐观开朗的旅人芭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3]彭氏子,禅与芭蕉的俳谐诗歌[J].佛教文化,2003年04期
作者简介:王露(1985—),女,湖北宜昌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日语词汇。